第2章(2 / 2)

加入書籤

此後,鐵木真又經過幾次戰鬥,陸續消滅了蒙古高原其它與之為敵的部族,收編了無數部落,統一了整個漠北草原。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頭召開了庫裡爾台大會,鐵木真被推舉即位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語的意思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君主」。從此,草原各部統稱蒙古,建立了大蒙古國。

相關鏈接:

孛兒隻斤:應讀作bo er ji jin,音同「博爾濟錦」。一說意為「藍眼睛」,曾為蒙古尼倫諸部之一,此後,孛兒隻斤逐步變成一種姓氏名稱。元朝滅亡後,東北地區孛兒隻斤氏多改姓鮑或包,西部孛兒隻斤氏多改姓奇。截至目前,內蒙古巴林右旗仍有此姓。

聞風喪膽:成語,出自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麵招撫回鶻使製》:「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比喻聽到一點消息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勢力極端恐懼。

可汗:又稱大汗,或簡稱汗。最早出現於3世紀鮮卑部落,初始為部落對首領的尊稱。後北亞的鮮卑、突厥、女真、柔然、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建立的汗國,其君主和政治首領皆稱可汗。類似於漢字的天子。

中國古代紀年法:中國古代紀年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從漢武帝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金朝和南宋曾共同統治中國不同區域,故存在兩種紀年方法。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會民眾由若乾血緣相近的宗族、氏族結合而成的集體。形成於原始社會晚期(即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較明確的地域、名稱、方言、宗教信仰和習俗,有以氏族酋長和軍事首領組成的部落議事會,部分部落還設最高首領。

圖騰: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與本氏族有血緣關係,把它們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有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並且可以獲得它們的力量和技能。常把它們當作自己族群的標誌和象征。

身懷六甲:即古代稱女子懷孕。因傳說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個甲日,是上天創造萬物的日子,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稱女子懷孕為身懷六甲。

人心渙散:成語,出自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元紀?順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渙散,遂至天下騷動。」形容人心散漫,沒有凝聚力。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封建王朝,完顏阿骨打(完顏旻)所建。西與西夏、蒙古等接壤,南與南宋對峙。共傳十帝,享國119年。

輜重:zi zhong,古代泛指人們外出時攜帶的包裹箱籠,後經沿用、演化,係指軍隊攜載的物資。

漠北草原:漠北又稱嶺北,指中國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廣大地區,中國人稱為「極北」,基本上被視為蠻荒地帶。

號: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簡稱號,與名、字無聯係。號是人的別稱,所以又叫「別號」。號的實用性很強,除供人呼喚外,還用作文章、書籍、字畫的署名。

庫裡爾台:突厥語的意思是「聚集」,蒙古語可解作「會議」。是古代蒙古的一個政治及軍事議會,負責推舉部落的首領及可汗。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死靈飛車 我像是反派? 這日月河山 重生蛇的修真路 重生後傻白甜逆襲成大佬 全民抽卡:對不起,我是歐皇 三國:我給華佗當徒弟 網遊:我是神級散人 原罪:凝望深淵 戰神女兒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