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家宴(二)(1 / 2)

加入書籤

嚴祺豈不知道韋襄的心思,隨即道:「大王實過譽。小女鹵莽,闖入獵苑,能得世子救命,乃是她的福氣,豈敢反而居功?至於認作義女之事,實不敢高攀,還請大王見諒。」

「高陽侯又來自謙,嚴氏乃南陽望族,又是文德皇後血脈所係,何言不敢高攀。」韋襄卻笑了笑,向皇帝道,「陛下,臣以為長沙王所言有理,女君以一己之力,為太子和世子擋下一場災禍,無論如何也該有個獎賞。且除此之外,臣還想起了一人,思忖亦暗合其中道理。」

皇帝看了看他:「哦?卿想起何人?」

「便是前太史令餘峙,」韋襄道,「不知聖上可還記得他留下的千字書?」

皇帝的目光定了定,其餘人,包括嚴祺在內,皆麵麵相覷,不知他意欲何為。

說到餘峙,自是無人不知。

他通曉天文地理,尤其擅長觀測星象,活了百歲,須發皆白,無病無災而亡,在朝野之中被傳為神仙一般的奇人。

據說,當年先帝曾經為立儲之事,向餘峙問計,希望他觀測星象以窺天意。無人知道餘峙對先帝說了什麼,不過先帝從太史局出來之後的第二日,就把當年的皇帝立為了太子。

而更讓人傳得玄乎的,則是另一件事。餘峙在臨終之前,曾經留下一篇千字讖言,便是韋襄所說的千字書。

隻聽韋襄道:「那千字書中,有一句,曰『紫微七子,朱雀成雙,琴瑟和鳴,國壽永昌』。臣當年看到時,百般琢磨,不得其解。而那日聞得長沙王要將嚴女君認為義女之事,忽覺茅塞頓開。」

皇帝露出些感興趣的神色,問道:「怎講?」

「紫微,乃天帝居所,正應陛下。陛下如今共有皇子公主共計七人,正合紫微七子。至於朱雀,其乃南方之意,以地理論,正應長沙王。以前文推論,長沙王當有二子。可如今長沙王隻有世子一位,還缺一子。」他說著,看了看嚴祺,微笑,「若嚴女君成為長沙王義女,豈非就合了這讖言?如此以來,後文那『琴瑟和鳴,國壽永昌』亦為大吉之兆,豈非祥瑞?」

漪如聽著他這些話,知道他此番是有備而來。

這番鬼扯,想必花了不少功夫,連餘峙那去世多年的人都被扯了出來。

皇帝當年因為餘峙的一席話而坐穩了太子之位,自然對餘峙的話推崇有加,繼位之後,還特地下旨翻修了餘峙的墳墓。韋襄顯然是考慮了這一層,沒有提到長沙王那便的什麼高人讖言,而是直接搬出了這尊大神。

漪如懷疑,這韋襄說不定順便也拿了長沙王的好處,一個為了惡心嚴家,一個為了惡心皇帝,一唱一和,狼狽為奸。

不過說實話,如果長沙王不是長沙王,漪如並不介意給別人做義女。隻要能借此被皇帝看不上,破了文德皇後的遺願,她給人做義孫女都無妨。可惜,這長沙王不是善類。

漪如救下他,隻想讓他跟皇帝鬥個痛快,自己則好趁機拉著嚴家遠離皇宮爭鬥,而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

嚴祺顯然

聽得這話,嚴祺的麵色已然劇變。

不等皇帝等人開口,他譏諷:「汝南侯所言,某聞所未聞,莫不覺牽強?太史令那千字書,先帝尋了多少精通玄理之人來解,無人可說出個所以然,倒是汝南侯,言之鑿鑿,竟比那些飽學之士更似得道高人。」

韋襄笑了笑,不以為意,卻看向皇帝,道:「臣所言亦不過愚見,今日家宴,權且一說,鹵莽之處,陛下勿怪。」

皇帝的神色仍舊平靜,沒有絲毫起伏,卻看向長沙王:「汝南侯之言,子誡以為如何?」

長沙王微笑:「臣以為,此言不無道理。為社稷安穩計議,還望陛下成全。」

看著皇帝的神色,嚴祺心中登時生出不好的預感,忙道:「陛下……」

「朕亦覺此事可遂長沙王之意。」皇帝打斷道,「嚴女君為太子和世子擋下災禍,乃大功一件,長沙王為表謝意,誠心之至,文吉不必推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一婚到底 重生七零:團寵娘親萌寶多 我的學生絕不是學渣 又見古劍 漫威之老爹古董店 暖婚甜寵 我在鬥羅治國理政 新五胡明月 婚短情長,再愛請排隊 我的絕色大小姐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