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派件區域(1 / 2)

加入書籤

永和街的整個街區,包括一個像雞蛋形狀的大學就是我的派件區域。

盡管這在後來我還覺得小了,但一開始,對一個人生地不熟的門外漢來說,已經算是疆域遼闊的了。

我還記得,快遞伊始,我竟感到自己是偉大的(我是說這是建立在為人民服務的基石上的),我甚至還莫名聯想到,這種令人振奮和自豪的感想,將需要持續不斷的勤奮和汗水來澆灌的這一事實。

但後來就談不上什麼偉大了,乾脆什麼都不是,那所謂的偉大,分明是建立在人性之惡上的——隨心所欲的投訴,慘無人道的罰款,如此而已。

從地圖上看,我的派件區域正不偏不倚地處在一個縱橫交錯的田子形平麵上,總體形狀就像是個正方形的吐司蛋糕。

這裡有一排排高矮和規格近乎病態相似的小樓房,整體如一地排列在這樣的平麵上,形成一條條小巷子。

巷子,不如說是迷宮一樣的通道,也正因此故,後來便吸引來一批批牛頭馬麵、不務正業等社會人士,那些人在這裡招蜂引蝶,尋花問柳,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他們藏汙納垢,或諸多黑暗事件集會的地方了。

每座樓房的屋頂布局也相當拔萃,就是說本不能再起一層,而實際上,沒有一家不再起一層的。

仰躺在涼椅上的本地人,為最大化的坐收租金,大都爭相效仿,恨不能將那幾乎小的可憐的樓頂,甚至包括公共廁所等,都改成小臥室來供租。

幾乎每座樓房的底層都是小商鋪,而緊挨學校大門口的,竟連每層閣樓都改成了商鋪,以至整個樓身都被廣告包裹了——小吃的,超市的,紋身的,美容養顏的,賓館的等等。

我初來永和街時,碰巧趕上了秋天最熱的幾天,因此在我這吐司蛋糕形派件區域裡,隻要有巷子裡一整條街都是賣吃食的,那麼這種巷子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一條地地道道的旱廁的入口處——通往哪裡,自然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巷子裡,每隔十餘米就會有一個地下管井口裸露——井蓋下落不明;在高溫的蒸騰下,地下的剩菜殘羹發黴發酵,迅速釀漚成一股股濃烈的二氧化硫、硫化物,甲烷等有害氣體噴薄而出。而除了那不堪入鼻的有害氣體外,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竟還能聞到菜品被烹出的陣陣香氣。

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那叫人難忘的特殊氣味外,大概就是這裡的燈紅酒綠的少男少女了。

沒錯,這裡曾一度是成都出了名的紅燈區。

特殊的並不引人矚目的舊式居民樓,迷宮一樣四通八達的網狀巷道,象征性的治安管理,以及旁鄰它的那所頗有名氣的大學等因素,共同造就了這樣的永和街。當然我是說在我初到這裡時,也許此前它還盛極一時。

在這吐絲蛋糕形的永和街,一到晚上就熱鬧了。

一排排閣樓底層的門麵燈火輝煌,門前的巷道被照得像白晝一樣。

晚上人們大都出來散步,幾乎是傾巢而出的,像是趕著去哪裡看戲一樣。

這期間,一群群著裝打扮都頂時髦的少婦少女們開始忙著穿街走巷,為招攬生意來著。

她們從這家酒吧裡竄出來,轉而又挪進旁側的ktv,從ktv裡竄出來,又挪進一家酒吧去,如此如此。

她們進去時往往是一群,出來時就寥寥無幾了,即是說在大多時候,她們都碰上了好『生意』。

當然也有進進出出都是一群人不增不減的情況,爾後,她們又會轉去另一家,企圖叫那些『貴賓』把她們看中。

永和街內盤踞著的兩條巨龍——正是這些時髦少婦少女們所賴以生存的酒吧和ktv,它們作為娛樂的最大平台和諸多黑暗事件的紐帶而閃耀在永和街的陰暗一隅。

新時代的年輕人在這裡對酒當歌,蹉跎歲月,或尋歡作樂。除此而外,我幾乎每天都能目睹到那些不同省市牌照的豪車,沿酒吧和ktv一條街的狹窄的小巷子風塵仆仆地趕來,爾後又目送它們雷厲風行地匆匆離開。

永和街內除了那些金碧輝煌的酒吧和ktv,除了燈紅酒綠的少男少女,當然還有一類很不起眼的人——『守夜者』。

他們以「租房子,租房子」這樣的口頭禪被人們所熟知。

這類人起早貪黑,兢兢業業,很早就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乾出了實際上並不平凡的骯髒的事業,同時也蹉跎著他們的寶貴青春。

他們幾乎全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喜歡仰躺在涼椅上(冬季便換來軟綿綿的沙發照例仰躺不誤),像偵察兵一樣蹲守在每條巷子口——閃閃躲躲,鬼鬼祟祟,但很有耐心,他們等待著那些可能需要『幫助』的人。

他們在有限的生命中躺賺著無限可能的財富,他們一天從早到晚,直到翌日佛曉;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坎坷,不畏風吹雨打日曬,長年累月地堅守著這份苦差事,並以此為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反派又讓文崩了 我靠打工爆紅娛樂圈 暗戀有聲音 隨身帶著房子混異世 穿成虐文女配後我本想撕碎劇本但怎麼會修羅場了呢? 不動心的白月光(穿書) 科研榮光六歲啦[快穿] 雙生太子寵妻手冊 繼母不慈 掌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