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皇子 第七十九章 進言(1 / 2)

加入書籤

且在罷免陶青之後,天子劉啟大筆一揮又是言道:「丞相乃百官之首,眾卿以為何人可接任丞相」。

群臣是麵麵相覷,皆是言道:「聖明無過於陛下,還望陛下選賢任之」。

能做丞相在漢家之朝臣看來自然是無比榮耀之事,但如今被袁盎搞這一出,令丞相代天子受過,朝臣便有些不敢諫言,怕剛一做了丞相也如陶青一般被免了相位,如此不是要貽笑大方。

見此,天子劉啟望了一眼殿內跪坐兩旁的朝臣,淡然一笑道:「朕以為桃侯劉舍乃是方正賢良之士,可為丞相,卿等以為如何?」。

劉舍何人也?算起來還應該是項羽的堂侄,當年他父項襄便是出賣其堂兄項羽得以被劉邦重用,並賜以劉姓。劉舍與其父一般皆是漢家皇室忠實的狗腿,隻要是天子所言,皆是無不遵從。

聽聞老爹言道劉舍是賢良方正之士,劉榮差點便要當場笑出來。滿朝文武自然更是知道當今這位天子,不喜強勢丞相。才會將丞相之位從一個天子的應聲蟲陶青,又交到了天子的另一個應聲蟲劉舍手中。

如此「天降橫福」,令劉舍一時有些發懵,還是一旁的竇嬰拽了下他的衣袖,劉舍才連忙起身言道,謝陛下天恩。

一下了朝議,陶青手持頭冠,有些失落的從宣室殿中往外走,陶青此時對袁盎的印象也是壞到了極點,一出殿外便攔住了正與竇嬰交談的袁盎。

怒氣沖沖道:「袁絲為兩朝老臣,今日怎能在殿上直言此為我之過!」。

袁盎聞此竟然是撫須大笑,這更是令陶青氣憤,指著袁盎道:「袁盎你到底何意!!」。

袁盎不急不忙的轉身望著陶青,言道:「開封侯身為為丞相,天子無過,此自然是丞相之過也。

且能代天子受過,乃是普天之下最榮耀之事」,又笑問道:「難道開封侯不願做代陛下而為之?」。

袁盎此番話一出口,陶青是啞口無言,憋了半天隻說出一句:「公之言……大善」。

於是,轉身便離去……

隨即便是天子劉啟下詔,昭告天下,此乃因丞相不賢而至天生異象而警示之,固此下詔罷免丞相,以承天意

之後,不過數日後,天子劉啟又在未央宮中召見了晁錯,與其商議良久後,便決意,要行那削藩之策!先削楚國之地,以試探吳國之態勢。

待到翌日,早朝之時,天子劉啟一入宣室殿內坐定,晁錯便起身言道:「臣禦史大夫晁錯有要事啟奏陛下」。

「禦史大夫何事?」。

「啟稟陛下,臣接到禦史言奏,數月前太皇太後大喪諸侯王來奔喪之時,楚王劉戊來朝竟帶來諸多楚國之歌姬奴婢。

且在大喪期間在其府邸之中與這些歌姬淫歡作樂,此乃是大不敬之罪,還望陛下治其罪,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晁錯一番言論,頓時在朝中炸開了鍋

,枳侯薄戎奴更是氣的火冒三丈,立即是起跪地道:「陛下,求陛下治楚王之罪」。

薄氏外戚之尊容皆是因出了這一位太皇太後,今聞言楚王劉戊竟如此膽大妄為,自然是大怒之。

更是有數位博士言道,求天子治楚王大不敬之罪,若不然便要到高廟稟報高皇帝之在天之靈。

在劉榮看有些博士似乎隻知道隨聲附和,全無學士之風。

博士者,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

戰國時所設學官名,秦代六經、諸子、術數、方技等皆立「博士」。漢初為太常屬官,掌管古今史事,恃問及書籍典守。

然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初,為得天下人心,曾在山東六國中招募博士七十二,入鹹陽宮中為博士,不想,不僅未能得到這些個博士之效忠,卻埋下了禍害。

這個山東六國所招募而來的所為名士,一麵接受了秦廷所授予之官職利祿,又一麵對秦庭嗤之以鼻。更是無一日不懷念其故國。

其中以儒學最甚,當年荀子曾西來遊歷秦國,一番勘察之下,雖對秦之民風淳樸有所感慨,但卻是對秦無儒之是嗤之以鼻

當秦始皇東巡之時,欲在泰山封禪,卻不想路遇大雨,這些個博士竟然當場譏笑。

後來至始皇晚年,博士淳於越又嬴政進言:臣聞之,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支輔。而今陛下雖混一天下,而子弟為匹夫百姓,若卒有田常、六卿之所患,在朝中又無輔弼,何以相救?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吾未之聞。今青臣等又麵諛以重公也,非忠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玄幻:授徒萬倍返還,為師無敵了 逮捕嬌妻總裁別太壞 活死人墓裡的蝴蝶夢 農門錦鯉:福妻降臨 曠世神胥 最強女仙帝 全民領主:開局百倍增幅 生骸 縹緲尋仙路 大道無為之夢魘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