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章(1 / 2)

加入書籤

秋穗對趙植,是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對他這個人是欣賞和敬重的,但也的確多少會顧慮到他已娶過妻且也有了嫡出長子這件事。

既然是要成親過日子的,那必須得日子好過才行。若婚後盡是糟心事,秋穗也不想淌這趟渾水。

所以,她心中也自有自己的考量在。

她做不到立馬就答應,這到底關乎著她的一輩子。而今日之所以願意來相看,也是因為是馬夫人說媒,她是必須要給馬夫人這個麵子。

她本心中也不是因為喜歡才相看的,她這會兒頭腦清醒也很理智,所以趙植的這番承諾,對她觸動不大。

但感動還是有的,畢竟能看出他對自己的真心實意。所以秋穗忙起身,朝他略一福身後,模棱兩可說:「多謝趙大人的看重,隻是婚姻之事,還全憑家中父母做主。」

餘喬氏也是實誠人,索性實話實說了,道:「其實憑大人的品貌和身份,馬夫人能把你說給我家秋穗,實在是我們家高攀了。但我們雖是莊戶人家,卻是極疼這個女兒的。大人……聽說縣丞大人同結發之妻伉儷情深,先夫人病逝後,大人也是沉痛了許久才算能漸漸從悲傷中走出來。夫妻情深,這原是好事,對結發妻子情深意重,這原也是大人你重感情。隻是,對後頭續娶的夫人來說,卻並非什麼好事了。」

「大人說,若我把秋穗托付給你,你必會珍之重之,這話我信。隻是上下牙齒挨在一起,難免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這後娘……也的確是不好當。」

餘喬氏是壯著膽子說的這些話,畢竟是關乎女兒之後大半輩子的幸福,她不能糊塗。

而趙植聽後,卻沉默了。

在他心中,發妻雖已病逝,但必然會永遠有一席之地在。畢竟是少年夫妻,她是陪著他一路走到今日的,他也做不到有了新歡便忘了舊愛。

但故人已逝,他既然不能甩手同去,自然是要好好過接下來的日子的。

既有了想續娶的意思和態度,他自然也想娶一個他想娶的人。而對續娶的夫人,他自也會一心一意待之,並不會厚此薄彼,畢竟他是懷著善意要結這門親的。所以,此番對餘家母女做的這些承諾,自然也都是真。

但餘夫人所說的這些問題,也確實都存在。

餘夫人的意思他明白,但若要他娶了新婦後就把先頭的兒子放在之後,他也確實做不到。

趙植的意思,自然是二人一樣重要,不分輕重。又或許,未必不能在日後的相處中,成為真正的一家人。

趙植是真看中了秋穗,竭力想定下這門親。所以,沉默過後,對餘喬氏提出的這些,他也十分誠懇的一一都給了答復。

餘喬氏聽後,卻笑了:「大人這是誤會我的意思了,若大人真是娶了新人就扔下先頭的兒子不管,我們反而會覺得大人是品性有問題。大人對先夫人的這份情意,其實我們都是深受感動的。我的意思是,自古以來有些矛盾就是天然存在的,是不可調和的。或許正如大人所言,日後相處中能十分和睦,處成真正的一家人。但若不能呢?」

餘喬氏始終笑著,起初還有些拘謹,但這會兒適應了後,卻不卑不怯。

「我的意思是,既有這些問題存在,我們必然會顧慮到。今日一見,對大人這個人是極滿意的。但卻不必急著定下,我回頭後也還得同秋穗她爹商量商量。」又看向馬夫人,問她,「不知夫人,您意下如何?」

馬夫人就是一個牽線的,雙方若能互相看得上,自然皆大歡喜。但若不能,她也不會橫插一手。

畢竟若日後結了怨,她這個媒人不討好。

所以馬夫人說:「我覺得餘夫人所言甚對,畢竟是姑娘家一輩子的事,我也是有女兒的,我懂夫人的心。」又看向身旁趙縣丞,笑著揶揄,「聽說你之前也相看了幾個,但卻一個都沒瞧上。真沒想到,你是稀罕餘家娘子這樣的。」不免也會趁機誇餘家幾句,「餘夫人你也別說你們家配不上趙縣丞,要我說,你們兩家是門當戶對。雖說餘家郎君如今還未能為官,但憑令郎那樣的才學,日後入仕為官不是遲早的事嗎?你們家出了個十三歲的秀才,這在咱們整個葉台縣,都是出了名的。」

餘喬氏心裡高興,但嘴上卻謙虛著:「馬夫人您實在是過獎了,安兒一個秀才,又如何能同聖上禦筆親封的進士相提並論?或許他日後能有這個前程,但如今卻的的確確是比不上的。」

馬夫人知道相看一事算是談得僵住了,再繼續談下去,怕隻會談崩,所以,她便聰明的趁機轉了話頭。

「一直隻見過你家大郎,你家二郎還未曾見過。聽說……也有十六了吧?」

「過了年十七了。」餘喬氏笑著答,「這些年一直在縣裡書院讀書,除了家裡書院兩邊跑外,他也不去旁的地兒。」

「過完年十七……」馬夫人在嘴裡碎碎念著,「那也不算小了,該說親了吧?」

餘喬氏還是覺得小兒子的親事不著急說,等日後身上有了功名在,再說不遲。所以,看出了點馬夫人也有要給小兒子說親的意思後,餘喬氏婉拒道:「他自己的意思是……想再等等,再等個兩三年,爭取中個舉人再說,這樣也不算辱沒了人家女郎。何況,他哥哥如今親事也還未定下,自然也就先不急他的。」

馬夫人卻道:「若緣分到了,不管哥哥弟弟,先定下也是可的。」又想到自己女兒來。

馨蘭已過了及笄禮,再有兩個月,也十六歲了。女郎十六歲……便是再想留她在家,也該先把親議上了。

馬縣令夫婦這輩子攏共就得了這麼一個閨女,極其疼愛。也沒想過日後要閨女上嫁去攀什麼高門,就想著,若能擇一戶差不多的人家,家裡婆婆姑子好相與,郎君也出息,也盡夠了。

她對秋穗的品性很看重,是欣賞的。如今又見到了餘夫人,雖才相處不久,但也能瞧得出來她是一個溫和善良又講理的人,日後必然不會苛待了兒媳,所以,馬夫人便隱隱動了這樣的心思。

但今日畢竟是趙縣丞和餘娘子相看,且她心裡也隻還是粗粗有個這樣的想法,並沒最終下定決心,故而也就沒提。

她想的是,蘭兒婚嫁畢竟是大事,回頭晚上她同老爺先商議一番,若老爺也同意,之後再央人相說也不遲。

馬夫人一早便讓府上廚房備了好飯好菜,中午誠心留了餘家母女用了頓飯。飯後因秋穗母女還得趕回去,所以便匆匆向馬夫人告了辭。

馬夫人原就是個挺親和的人,如今心中又起了要結親的想法,待秋穗母女自然更是客氣又周到。親自派了車送她們回,又站在門口目送她們離開,直到馬車漸漸消失在了視野後,馬夫人這才折身回去。

回去的路上,餘喬氏便問起了女兒對此事的看法。

畢竟郎君是極好的,唯一的短板,就是娶過妻,且發妻還留了個七歲大的兒子。

秋穗始終都很理智,她的意思和母親一樣,大可不必著急應下。此事,也還得回去後先同父親再商議商議,然後再做定奪。

趙縣丞自是好的夫婿人選,論門第,是她高攀了。但秋穗卻同旁的待自閨閣的女郎不一樣,她把婚姻之事看得不是特別重,所以即便年紀大了些,她自己心裡也並不著急。

就算之後爹爹娘親同意了,真到了談婚論嫁那一步,她也還有些別的話要同趙縣丞說。若他不答應,或是應得勉為其難,那她想,這段姻緣也大可不必繼續走下去。

有些事,秋穗也是這兩天才悟過來的。那趙縣丞同結發妻子伉儷情深,其先夫人病逝之後,他花了一年多才算漸漸能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如此的情深意重,本可不再續娶,就隻守著亡妻和兒子過完餘生的,可他卻又突然答應了相看,願意再續娶一房。

這是為什麼?

自然是他需要一個賢內助幫他打理內宅一應事務。

他選中自己做這個填房,定然是有他的考量在。他覺得餘家如今門第不高,自己這個人又性情還不錯,且還在大戶人家呆過、做過老太太身邊的女婢,日後幫他打理內宅教養兒子,自然是一把好手。

且他們餘家雖門第不高,但卻也不至於太低。日後但凡父親兄弟其中一人高中為官了,同他也可相互幫襯。他是在餘家微末時娶的餘家娘子,日後餘家發達了,肯定會念著他這個好,不會壓他一頭。這樣一來,家中既有賢內助操持家務,幫他將家裡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外又有翁舅可幫襯,護扶護助,簡直是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盤算了。

所以,他才會棄了富商鄉紳之女這樣自帶萬貫家財的女郎,而一眼擇中她這個莊戶人家的女兒。

富商鄉紳之女,都是自幼嬌慣著長大的,吃不得一絲一毫的苦。他日後在外為官,想來也是擔心這樣的人做了填房,會在家薄待了他的兒子。

而她就不一樣了,她是自幼吃苦長大的,又賣身為奴過,肯定不會有大小姐脾氣。且年紀也略大些,又跟在侯府老太太身邊見過些世麵,為人處事上肯定更圓融和得心應手些。所以不管哪一方麵,她應該都是他續娶的上佳人選。

秋穗知道,這樣妄自揣度人心不好,或許人家內心也並沒有這樣的彎彎繞繞,是她想多了。但畢竟關乎著她的後半生,她不能不把方方麵麵都考量到。

即便是以惡意揣度了別人,也總比傻乎乎的一頭鑽進去,然後受一輩子苦強吧?

父母生養她一場不容易,自己能顧慮到的,就不想爹娘為她操心。

所以,既趙縣丞是想娶個賢內助回去,而她若並不能如他願做這個賢內助的話,想趙縣丞也不會同意。

秋穗自然不甘於隻拘於內宅相夫教子,她自始至終都有自己的向往和憧憬。

而這份初心,她是不會為了任何人改變的。

*

餘秀才的意思也一樣,並不急著先把事情給定了,想著再觀望一番也未嘗不可。

餘家對此事的態度並不太熱衷,但趙植那邊卻是比較堅定和著急的。餘家母女從縣衙離開後,趙植又親自去尋了馬夫人一趟。

馬夫人也隻是個牽線搭橋的,隻是給雙方相看提供了個機會。至於之後成不成,可就不是她能決定的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致我最討厭的你 穿成科舉文男主他堂哥 野馬 國師怎麼還是黑化了 不露聲色 真酒是最強遊戲製作人 太宰連夜爬上崆峒山 雄蟲99%都是人類 璀璨人生 達達利亞是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