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終於可以修煉了!(1 / 2)

加入書籤

「城中哪座釋家道場會為亡者做法事?」蕭閻看著眼前一臉認真的小師弟,莫名其妙,「你突然問這個乾什麼?」

「這不是今日在江邊遇見一漁夫不幸溺水身亡,師弟我救治不及,心中有愧,所以想著幫這家人張羅一下葬禮的法事!」

楊遇安半真半假地解釋道。

「你還真是跟師傅一模一樣,愛多管閒事……」蕭閻無語地翻了個白眼,「喪葬法事的話,道門也能辦,給主持法師的車馬費還少一些,為何那漁家偏要選那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禿驢?」

「若是他們不拘小節,咱們後土祠也不是不能承辦,譬如你師兄我……」

麵對蕭閻一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模樣,楊遇安早有腹稿,搖頭道:「那家人自稱世代拜佛,不興天尊老爺那一套的。」

聽到此事沒有油水可抽,蕭閻頓時沒有了興趣。

敷衍地給楊遇安指點幾處道場,便離開了。

其實城中哪家道場辦事最地道,性價比最好,楊遇安比他還要清楚。

之所以多此一問,不過是為了明日單獨行動找個借口。

以防自己帶僧人到江邊的時候被看見,回來百口莫辯。

原來,仆蘭沖的遺願非常簡單,就是請僧人給自己做一場法事超度,以期死後脫離苦海。

實際上這也不僅僅是他臨死前的願望了。

早在他為周武帝東征西討的時候,就存了這個心思。

他篤信佛祖,奈何皇帝宇文邕卻對釋家十分厭惡,曾經效仿北魏太武帝,掀起一輪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

仆蘭沖作為皇帝近侍,自然不能忤逆天子意誌。

不過到了今世開皇朝,情況就不一樣了。

隋皇楊堅對釋家十分優厚,民間傳言他出生於佛寺,曾被一位比丘尼撫養了一段時間。

故而當下找僧人做法事,並不困難。

有錢就行,糧食更好。

「看來是時候動用那些『儲備』了……」

……

次日一早,楊遇安與蕭閻在城門口拜別後,沒有急著去找僧人,而是先轉出城外,扌莫到一處山野隱蔽洞穴。

一陣挖掘後,他從地裡撈起了一樽用泥巴封死的陶罐。

刮泥,開封。

蓋子揭開後,一陣穀物香味撲鼻而來。

「大概三十斤陳糧,沒有腐壞,應該足夠支付法事了。」

楊遇安滿意點頭。

這次藏糧地來自於他先前收獲的一段記憶。

記憶主人是個行商,因為江南曾經動亂,不得不外出避禍。

臨行前將珍貴錢糧分散藏好,以圖將來再取回。

這裡正是其中一處。

當然,既然他的記憶被楊遇安獲得,自然是已經死了,沒有什麼將來可言。

實際上在楊遇安獲得的記憶中,還有大量這樣的「藏寶點」。

有南來北往的行商,有積穀防飢的平民,有賺取不義之財的盜賊。

這裡麵,既有金銀珠寶,也有糧食穀物,甚至兵器盔甲。

不過遺憾的是,絕大部分寶藏都在江都城外,甚至長江對岸。

他雖然知道準確地點,卻暫時鞭長莫及。

金銀等死物可以長久保存,倒也不著急,將來總有機會挖出來。

關鍵是糧食有保質期。

若是他十多年後才能離開江都,糧食早就腐爛不能吃了。

「那些糧食寶藏往後得想辦法利用起來,不然就浪費了……」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完成仆蘭沖的遺願,解鎖《建德十式》。」

……

僧人們初聞一個道童打扮的少年哭著要為家中長輩做法事的時候,心中便有幾分疑惑。

待對方將他們引到江邊一處明顯年代久遠的遺骸時,就更是感覺怪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夜霧 我那見鬼的平靜生活 [梁祝]蝴蝶飛飛飛走了 缺德美人,賺爆豪門 今天也隻想當鹹魚[異能] 旋木盡頭 萬寵千嬌在八零[年代] 陣營反轉後我成了警視總監 繼承亡靈天賦後我爆紅了 哭包美人不想當萬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