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學論政 上(1 / 2)

加入書籤

太學的建築以縱橫之道而修建,三縱三橫,中間交匯之地,為太學正院。

大院之中。

上有一座開闊之台,周圍石階道道,左右拱護,從大門進來,放眼看過去,這裡不僅僅寬敞而明亮,而且顯得大氣而雅致,足以可容納萬人齊聚一堂。

牧景和蔣路並肩進入大院,此時此刻大院之中,已經聚集了四五千讀書人之多,身影疊疊,人頭湧湧,三三兩兩互相行禮,互相客氣,場景頗為熱鬧之氣。

「如此之盛景,讀書人之幸也,天下難得!」

蔣路看到這一幕,心情很激動,作為一個正經八百的讀書人,他從其量是一個還沒有走出荊州的土鱉,雖荊州也是學術濃厚的地方,但是卻沒有數千讀書人齊聚一堂論政的如此壯觀。

天下也唯有京城之中,太學之上,才會有如此一幕出現。

「其實也就是和我們的大學差不多嗎!」

牧景的目光左右審視了一番,看著一個個讀書人臉上那股激動,熱情,甚至有些煌煌不安的緊張,心中多少有些不明白,喃喃自語:「咱大學的開學典禮可比這個要熱鬧的多了!」

兩者之間的意義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在這個時代,交通不便,讀書人少之可憐,能齊聚這麼多讀書人的場景,根本是看不到了。

「我昨日聽聞,太學早已經不復當年光境,如今看來,還是我太膚淺了,如今太學,即使繁華不如當年,可是學識之論,並不在當年之下!」

蔣路說道。

「兄台,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左邊一個青年,穿著藍色長袍,風度翩翩,他有些自來熟,侃侃而談:「要是往月的儒學論政,能有千人參與,已是盛況,太學,終究不復當年之盛!」

「那今日為何如此多士子參與?」牧景詢問。

「今日可不同!」

藍袍青年說道:「聽說潁川書院的學子要與太學生之間論政,自從太學沒落之後,天下私學頻起,無一不想取代太學在儒門之中的地位,潁川書院更是其中佼佼者,今日一論,必然是龍爭虎鬥之況,京城內之中的讀書人豈會錯過,自然紛紛而來!」

「原來如此!」蔣路雙眸劃過一抹璀璨的光芒:「能見證如此之論,今日不枉此行也!」

儒學論政,這是一個儒門的盛會,一般是同窗而論,如今能見證兩個書院學子同時論學,更是一個難的的盛況,難怪這麼多讀書人激昂無比,即使蔣路此時此刻也頗為激動起來了。

「潁川書院?」

牧景眸光也閃亮起來了,那可是一個在三國歷史上比任何書院都要出彩的一個人才搖籃之地。

「在下盧恆,字伯玉,來自琢郡,還沒有請教二位兄台的姓名!」

藍袍青年主動拱手行禮,結識二人。

「零陵蔣路,蔣昊明!」

蔣路率先回禮,微笑的道:「伯玉兄有禮了!」

牧景有樣學樣,雙手橫疊而拱起,微微的鞠身,回禮報上來歷姓名:「南陽牧景,字龍圖,伯玉兄有禮了!」

「原來二位是荊州而來!」

盧恆聞言,微笑一笑,道:「荊州之地,地傑人靈,多出英豪之輩,想來二位亦然是才學不淺!」

「我們不過隻是鄉野匹夫,尚未出學,正在遊學天下,增見學識,以便日後出仕途,進入京城之後,就來見識一下太學盛景,恰恰好遇上如此盛景,難得之極也!」

蔣路說的很謙虛:「伯玉兄自幽州而來,想必也是遊學而至!」

「正是如此,我雖行冠禮三載,奈何仕途艱難,若無過人學識,無顯赫名聲,難以為之,閉門苦讀,終不如遊學天下!」盧恆說道。

要說起和讀書人交談,牧景這個出身商道,一身銅臭味道的翩翩少年郎始終不如蔣路這個正經八百的讀書人,兩人很快就交談起來了,頗為融洽。

「鐺鐺鐺!!!!」

這時候,一個懸掛在台上的銅鍾被敲響的三響,示意著這一次的儒學論政即將開始。

高台之上,正前方是一排案桌,有三個竹蒲墊下,上麵已經擺著酒水,水果,還有一些小吃,而左右兩列,座位數個,隻是案桌之上,空盪盪的。

三個大儒從內堂而出,他們的身上皆然穿著一身素色儒袍,頭戴品冠,儀表堂堂,氣勢不凡,邁步而上,直接入座前排的三個座位之上,跪坐下來。

「吾等拜見蔡祭酒!」

一眾讀書人開始紛紛行禮,大多膜拜的都是居中蔡邕,也許蔡邕在朝堂之上官位不足,當時掌太學的他,在士林之間的聲望更高。

「他就是蔡邕!」

牧景眸光定格在居坐在中間的大儒蔡邕眸光微微閃爍。

這是他今日要攻克的一個目標。

「吾等拜見水境先生!」

這時候也不少讀書人開始也對著蔡邕左邊的一尊年輕大儒行禮。

「他是何人?」牧景也隨著眾人一起而行禮,但是對於此人他的心中有些疑惑起來。

水鏡先生?

好像東漢年間就一個水鏡先生吧。

「他是水鏡先生司馬微!」

蔣路聞言,低聲的回答:「他應該是潁川書院的博士,名譽荊州豫州的大儒,不可不敬也!」

祭酒之下,就是博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怎麼就成了幕後黑手 荒野之活著就變強 我家後院通神墓 祖傳土豪係統 主公我不想加班 王妃又在鬧和離 鳳策凰謀 情愛散 農門小仙女 豈是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