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三座城(2 / 2)

加入書籤

春節過後,就是春耕。

去年商民們發現的那群野生黃牛,在虞姬的幫助下,都被成功馴化。

如今,商民們利用黃牛之力,已經在烏蘇裡江兩岸開辟出了大量的土地。

今年種植的五穀,都是經過風曦和琴嫻的團隊進行改良篩選過的。不過糧種的篩選是個漫長的過程,如今時日尚短,產量遠未達到後世應有的水平。

但相比之前還是提升了不少,根據琴嫻的計算,今年小麥小米高粱的畝產都可以達到二百公斤左右,大豆的畝產則可以達到一百公斤。

而麻這個東西被胥餘禁止種植了,因為商民們為了取得麻纖維,做法就是直接把麻梗泡在烏蘇裡江裡,這對烏蘇裡江的汙染十分嚴重。

當然,如今胥餘治下的人口越來越多,人人都要穿衣,靠絲綢那是扯淡,所以麻還是要種的,不過要挪地方。

經過篩選,胥餘的目光瞅準了半島的清津市,這地方在半島東海岸的北部,輪城川河口,離平安邑三百多公裡,走海運十分方便。

胥餘決定在此地建造第三座城市,這座城市主要種植棉、麻、桑等農作物,以紡織業為主。

棉花是去年從美洲帶回來的,經過培育,已經產生了足夠播種的種子。

這座城市被命名為織邑,城主由康侯擔任,康侯家族原本在箕國是主持禮樂的,來了平安邑之後,也派不上啥用場。

如今要創建織邑,胥餘想著穿衣啥的倒是和禮樂能搭上兩毛錢的關係。而且康侯整天在家摳腳也不是個事,一甩手,就讓他當城主了。

除了抽調五百商民作為骨乾之外,完成城牆修建的數千奴隸也都跟著康侯到了織邑,他們將在當地完成城市的建造工作,胥餘打算在織邑建造完畢之後,就給與他們自由民的身份。

種地的農民則以朝鮮人為主,他們本來就是農耕民族,培訓起來比較方便。不過延邊的朝鮮族是不能動的,煉鋼的任務更重。那就隻能去劫掠。

胥餘把騎兵撥給了康侯,讓他自己去半島南部劫掠人口。不管他劫掠來多少人口,胥餘都認賬,糧食管夠。

但這時候南宮修卻跑出來說不行,騎兵派不出去。

胥餘一臉懵逼,這好好的騎兵,最近都閒得在家摳腳,怎麼就派不出去了?

南宮修一解釋,胥餘才知道原來這兩年騎兵出動太過頻繁,馬蹄都快磨穿了,在馬蹄長好之前,這批馬是用不了了。

胥餘一拍腦袋,這麼重要的事,怎麼給忘了。連忙畫出馬蹄鐵的圖紙,送到延邊,讓魯啟依圖打造。

不過馬蹄鐵就算打造出來,這批老馬也是暫時用不了了。

那就隻能去捕新馬了,東北地區自古就產名馬,隻不過這兩年一直在埋頭搞基建,沒顧得上這事。

既然如此,胥餘隻好把鹿騎兵派了出去,讓他們向西北進入鬆嫩平原,去尋找馬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三國建座城 開局流放:帶著異能空間種田 混在賽博世界當醫生 四合院傻柱:一個也不能少 團寵空間:首輔悍妻忙種田 禦使指南 替嫁後,植物人老公竟是熱戀男友 龍象金身功 NBA:1號前鋒 都市歸來第一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