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優待土人條例(1 / 2)

加入書籤

其實對於馬仲英開出的人頭交換糧食的條件,陳布隆和瓊州軍內部的官員很是有些不解。

從這一年來和清軍交手的經驗來看,明明是綠營兵最強,蒙漢八旗次之,滿洲兵最弱,可偏偏馬仲英開出的價格卻是完全相反。

對此馬仲英給出的解釋是,廣西土人因為久居深山,並不知道清廷的實際情況,甚至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永歷二十年那會,以為滿洲八旗依然是他們所想象的「滿洲不及萬,滿萬不可敵。」同時如果滿洲兵在土人的襲擊下表現的不堪的話,也會讓那些綠營兵看出滿洲八旗的虛實,如此一來,一直被被他們當作炮灰的綠營定然會生出看不上滿洲兵的心態,這樣隻會有利於瓊州軍更好地收編綠營兵。

而用首級換糧食的意圖就更明顯了,因為馬仲英知道,躲在山林裡襲擊清軍的土人,是不能又機會去割清軍的首級的,所以書記官的進駐,就是瓊州軍整個廣西土司的一個陽謀,因為他們所有的斬獲都需要書記官記錄,隻要土人能在瓊州軍手中獲得足夠的利益,他們就會視這些書記官為衣食父母。

用糧食交換人頭,也是經過馬仲英深思熟慮的,因為有安南黎氏提供的三十萬石糧食,瓊州軍糧食短缺的問題已經緩解,拿出一部分糧食用來鼓動地方土人對清軍發動攻擊,完全沒有問題,在馬仲英看來,即便是這些土人將入寇的清軍全部殺光,他拿出的糧食也不過是七八萬石糧食,用這點物資換這麼多清軍首級,完全值得。

梧州和潯州土人的態度在第一時間送到了梧州,馬仲英也迅速給出了反應,就是下令餘思明在梧州挑選了幾十個識字的書生,充當土司處的書記官,又令馬三德精選了一百內衛隨行,以監督他們的記錄情況。

與此同時,馬仲英還以明朝廣西提督的名義,頒布了《大明優待廣西土司條例》。

「以土司治土民。」這是馬仲英定下的基調,條例規定,凡表示同意歸順大明的土司,其司法、財政、行政、兵事都由當地土司一體所決,大明兵不會乾預,而且南寧和梧州兩府下轄土州,所有官吏也由土人自行推舉,大明政府隻會對土司之間生出紛爭的時候,進行調解,另外,若是土人願意下山開荒種田,那廣西提督府還會提供土人所需的種子和農具,以及土人必備的物資。

梧州知府餘思明首先表達了對這條政令的不解,他道:「大帥咱們是不是對他們太過優待了,要知道有明以來,朝廷雖然對西南土司多加撫恤,但依然反亂不斷,天啟時期,奢崇明和安邦彥之亂,差點動搖朝廷在西南統治的根基,直到崇禎朝,朝廷耗費了四省十八萬軍隊,才勉強平定了水西之亂,如今咱們把權利完全下放給他們,卑職擔心將來這些土司會尾大不掉!」

「是呀,大帥,咱們如今不過控製了三府之地,管轄範圍內的百姓算上土人,一共才四十萬,若是對土人放任自流的話,咱們哪來的人口替咱們種糧食?哪來的人口補充戰損?」

南寧知府程藎也很是疑惑,他不明白一直致力於收攏人口的馬仲英為什麼會對廣西土司采用懷柔的手段。

「不優待,還能怎麼辦?我瓊州軍草創,周圍群狼環視,嶽樂十餘萬大軍兵臨城下,咱們若不籠絡梧州和潯州的土人,難不成等著他們奉清狗的號令,充做攻打我梧州的急先鋒?不錯,西南土司當初是時常反復,但也有很多土人堅定地站在大明這一邊,秦良玉,湖廣的田氏,還有當年赫赫有名的廣西狼兵,咱們現在的目的,就是拉攏一切能拉攏的力量,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彰泰大軍,你二人立即將這個條例明發南寧和梧州下轄土州,看看能不能助陳布隆招募一支土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寶可夢之妖精醫師 基因狂徒 苦境:過氣前輩想退隱 我隻想低調一點 近身狂婿 重啟混元 某科學的古武無雙 起源密碼 係統要我挖牆角 人鬼仙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