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大工程(2 / 2)

加入書籤

華夏是窮苦人家出生,做事情喜歡精打細算,華夏覺得粒子對撞機將耗費巨大的資源和勞力,隻是用來做幾個質子的對撞實驗實在太浪費了,如果能形成一機多用該多好啊!華夏是機電工程碩士,馬上想到了一個用途——高斯動能炮。對,就是這種利用磁場力代替*推力的動能攻擊武器。

一般的高斯炮之所以威力不大,是因為炮管太短了,而利用大型加速器管道對彈頭進行加速將變不利為有力。華夏設計的粒子對撞機加速管道總長270公裡,比地球上最大的加速器LHC大一個數量級。這些環狀管道將被設計成活動型,也就是說環狀管道的任何一個位置可以通過主控電腦實現自動脫開,然後拉直,這時候,對撞機將成為一門孔徑3米,長度270公裡的炮管,而且當用作高斯動能炮時,可以讓子彈在加速管裡不停地循環加速,這樣可以把彈頭加速到恐怖的地步,理論上可以把彈頭加速到接近光速。

由於相對論效應,那時候一顆靜止質量1千克的彈頭將重達幾億噸。當需要發射時把束管斷開,彈頭將沿著管道切線方向射出去,以這樣的速度飛行的彈頭,其打撞擊目標所產生的能量爆發將超過小行星撞地球時的能量。

為了增加彈頭的硬度和減輕彈頭的質量(這樣可以縮短加速時間),華夏打算用碳納米管編織子彈。碳納米管力學強度是鋼的100倍,密度卻隻有鋼的六分之一,所以目前隻有這種材料能湊乎著用,而且納米材料技術也在華夏的能力範圍之內。

華夏使用碳蒸汽凝結法製造碳管的,這種方法效率很低,但是沒辦法,華夏目前隻知道這種方法,不過這種子彈不到關鍵時刻不會使用(比如攻擊敵方旗艦或者母船),所以並不需要很多數量。這種子彈成型後將是一個直徑1厘米的空心球,壁厚3毫米,由數千萬層的碳納米管交織而成,其強度可想而知,但質量卻不到10克。

華夏在納米球心裝進衰變物質,這些衰變物質很不穩定,會發出帶點離子,這些被球殼屏蔽的離子將在磁場中產生洛倫茲力,驅動碳球環管高速運動。

除了大型對撞機的建設,華夏還需要一架大型望遠鏡。這時候距離「替身」出發已經過去460年了,華夏想看一看他們到哪了,還在不在?到時候轟炸星門的計劃成功與否也要通過這架望遠鏡確認,所以這架望遠鏡的分辨率至少要達到能在63光年(45+18)外觀察到一個33米長的物體,這樣級別的望遠鏡口徑要多大?華夏經過計算得到的數字是:4300米,這個口徑是哈勃望遠鏡的1000倍。

華夏將用拚接法來製造這架望遠鏡,不但鏡片被拆分成46225塊,連鏡筒也可以拆掉裝進飛船帶走。

現在華夏有三項大工程在建設中,一是灰衛戰鬥堡壘,二是大型粒子對撞機,三是巨型太空望遠鏡。至於紅色星球那邊的機器生產,現在已經走上正軌,隻需設計好程序,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重復操作,就像無人作業汽車生產車間一樣,這倒為華夏節省掉了不少腦力,因此接下來的數百年,華夏會常年待在工程現場的回歸一號裡,這樣可以避免指令延遲。

望遠鏡是最早完工的,隻花費了40年,這個時候距離「替身」出發剛好過去了500年,如果那11個機器人還在的話,應該隻走了09光年,也就是說距離華夏54光年。

可是當華夏通過望眼鏡觀察西天球時,除了那幾顆星星卻空無一物。華夏調到紅外線模式,結果還是一樣,不過有一個細微的差別被華夏覺察到了:有一顆星星似乎有點不正常…(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漁色大宋 金鸞喜嫁 重生1991打造頂級財閥 諸天從暴打封於修開始 諸天:開局給風清揚講笑傲 盛世狂花 春閨夢裡人 多情王爺專屬妃 魔葬九天 強悍太子莫逼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