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進退維穀(1 / 2)

加入書籤

與平靜的倫敦不同,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是一片暴風驟雨,波爾克總統臉色鐵青的訓斥眾人,矛頭正是西路遠征軍的失利,還有讓人難以接受的丹佛慘桉。

如今「丹佛慘桉」這個石破天驚的消息沒有外泄,被政府嚴格封鎖。

誰都知道,一旦丹佛慘桉的消息爆出來,必將產生重大影響,引起社會層麵的躁動,甚至危及到政黨選舉連任。

「……

把所有戰敗的理由,全推到該死的瘋子國王身上,並不能抹煞你們的無能和愚蠢。

讓我猜一下

最初踏上西征的斯蒂芬-卡尼上校所部1700餘名美軍官兵,已經超過半個月沒有傳回任何消息,是不是也全軍覆沒了?

不用瞞著我,對此我早有心理準備

加上弗蘭克·吉爾胡裡將軍前線遭受的損失,西征軍傷亡總計已經不下3000人,如此慘重的傷亡,你們現在還有臉跟我說;

大唐王國是一個區區土著武裝?

我給了你們想要的一切,而你們回報的是什麼?

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還有讓人觸目驚心的丹佛慘桉,800公裡的運輸線被敵人生生截斷,7000多人的部隊坐困愁城,我哪兒還有援軍給你們?

上帝啊!看看你們都做了什麼?」

沃爾克總統的憤怒事出有因,當前美國同時發動南侵墨西哥和西征大唐王國兩場戰爭,國內經過兩次全麵戰爭動員後,軍隊規模擴大到15萬人之多。

這其中,陸軍由8700餘人擴展至42萬人,海軍由36萬人擴展至105萬餘人。

在南侵墨西哥的主要戰場上,美軍泰勒將軍麾下雲集32萬大軍,正在墨西哥東部布埃納維斯塔地區,與墨西哥總統聖安納率領的數萬墨軍主力對峙,戰場形勢一觸即發。

美國海軍在總司令斯科特將軍率領下,計劃於1847年初,在墨西哥灣掃清一切障礙,從韋拉克魯斯地區大舉登陸,將戰爭優勢轉變為勝勢,一舉擊潰墨西哥政府頑強抵抗的決心。

加上西部遠征軍的近萬人軍隊(1700餘人加上7900餘人),美國現在可以說是全盤壓上,若不進行第3次軍事動員,國內能夠抽調的兵力不足千人,處於極度空虛的狀態。

波爾克總統說的沒錯,現在根本就無力給西路軍增援。

除非從南線戰場抽調兵力,或者從準備登陸墨西哥灣的美軍中抽調部隊,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美國海軍擴張至10萬人之眾,表麵看起來似乎兵強馬壯,但這其中,美軍艦隊水手占據了接近一半。

大型風帆戰列艦動輒1000多名水兵,護衛艦也需要三四百名水兵編製,林林種種需要4萬多名艦隊水兵。

保持如此強大的海軍力量,一來用於防範大西洋上加拿大一側的英國皇家海軍,二來用於登陸墨西哥灣,二者缺一不可。

美國海軍除此之外,還需要分兵把守東海岸炮台要塞,水警區和海軍基地以及海軍倉庫碼頭等重要設施。

例如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紐約港,費城海軍要塞等地區,這又需要數萬兵力。

剩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加緊訓練,目標是於1847年初登陸墨西哥灣,與泰勒將軍率領的地麵陸軍主力遙相呼應。

墨西哥畢竟是美洲大國,總麵積超過400萬平方公裡(注;含新墨西哥地區,亞尼桑納和下加利福尼亞省。)總人口超過600萬。

僅靠著泰勒將軍率領3萬多人從德克薩斯州一路打過去,即便順風順水,到墨西哥城直線距離也有1400多公裡,那得打到猴年馬月?

所以,南部墨西哥戰場是水陸並進,兩線作戰的鉗形攻勢方桉,最終匯兵於墨西哥城下。

於情於理

波爾克總統都不可能抽調南線戰場的主力部隊,用於增援西線戰場,這不是舍本求末嗎?

那麼,援軍從何而來?

美國是民主國家,總統和議會的權力互相製衡,想要擴大戰爭規模,進行第3次全麵戰爭動員,必須要得到議會批準。

問題在於

當前美國南北矛盾極為深刻,在西部前線連番遭遇失利的消息傳回後,各種無政府主義和獨立主義甚囂塵上,社會動亂加劇。

議會中,以南方代表為首的反對戰爭聲音高漲,這給美國政府推動第3次戰爭動員議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議會表決通過阻礙重重,前景不容樂觀。

美國聯邦政府擁有二千萬人口和63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國土,然而卻劃分成矛盾極深的南北兩大陣營,無法形成合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