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微服(1 / 2)

加入書籤

今天安排了幾項重要事務,在艾倫--莫泊桑和財政專員黃元清,經濟專員陳才良等人全都離開後,李察依然不覺得絲毫疲憊,站起身來便向外走去。

如今的國王李察,集軍、政、經大權於一身,國內各項重要事務統籌兼顧,事務繁多。

所以,成立了王室秘書處,類似於大唐王國內務大管家的角色,其重要性母庸置疑。

首任秘書長是顧言,此人原本是進士出身,曾任一方七品父母官,官至督察院六品經歷,卻因為得罪了京城中滿族貴人獲罪入獄,千裡發配嶺南。

此人滿腹經綸,年方37歲已經看透了滿清朝廷的黑暗,因緣巧合之下來到了北美謀求發展……

顧言,字「清庵」,現任大唐王國王室秘書處秘書長一職。

「清庵兄,你我二人今日閒來無事,莫如出去微服私訪一番,如何?」李察招手喚來顧言,興致勃勃的說道。

顧言乃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舊官僚,當然不會拂了陛下的興致,恭手笑著說道;「陛下既然如此雅興,清庵自當奉陪,隻是鬥膽請陛下略加掩飾才好,免得驚動了普羅百姓,變得興師動眾反而不美。」

「嗬嗬……且稍等一會兒。」

沒過一會兒

李察再次出來時已經麵容大變,他的身後跟著王室侍從官田滿屯少校,兩人都做普通人物打扮,看起來並不出奇。

顧言對陛下巧奪天工的易容術見多不怪,早已心理免疫,但此時見到依然忍不住驚嘆有加,禁不住多看了幾眼。

「別看了,清庵兄,再看你也學不會,這得打小就練就的一身功夫底子才行,你現在想學也晚了,渾身肌肉都僵了。」

「陛下,神乎其技也!」

「嗬嗬嗬……快走吧,有什麼事邊走邊聊。」

「清庵謹遵聖諭。」

李察雖貴為國王之尊,但小國寡民,宮廷規矩遠沒有東方神州帝國那麼等級森嚴,禮教嚴重,而是能簡化盡量簡化,更偏向於歐式宮廷日常,但又汲取了古老東方習俗,融合為一身。

如今大唐王國人口僅僅70餘萬人,初具一個新興王國的景象,落實放在東方神州,這樣的規模也就是個繁榮發達些的州府。

李察向來不喜歡繁文縟節,自然一切從簡。

出得門來

前行不遠便是一處熱鬧的街市,街市上人流如織,煞是熱鬧,因為氣候宜人,很多是一家老小集體出遊。

女人懷中抱著孩子,男人則邁著四方步走在前麵,或是沿街購物,或是消遣聽戲,隨處都是其樂融融的景象。

李察在街道上邊走邊逛,顧清庵落後一步走在他的身側,田滿屯少校則帶著幾名親衛軍官穿著平民衣服,隔開四五步到十來步的樣子跟在後麵,盡量避免引起別人注意。

李察一邊走一邊看,市麵上的店鋪比幾個月前豐富了許多,商品也很豐富,售賣絲綢布料,漆器瓷器,折扇燈籠,竹筐,竹簍,竹編工藝品,波浪鼓,臘肉粽子幾乎無所不包,真的是大開眼界。

這裡麵的很多商品,都是隨著頻繁往來的北太平洋航線,流入大唐王國的東亞商品,從一個側麵印證雙方貿易的深入。

比如一個竹筐售價15唐元,一個竹簍子12唐元,這個價格比神州大陸貴上十幾倍,但是銷售依然很不錯。

粽子臘肉這種商品肯定產自本地,就比如這種粽葉,用的就是北美特產的寬葉蘆葦,飽滿的粽子一串串紮起來掛在店鋪門頭,看起來極有食欲。

店鋪門口買的人可不少,李察都忍不住給身後的親衛軍官打一個手勢,讓他們買一些帶回鏡湖行宮,這可是家鄉的味道啊!

前行不久

李察竟然發現有一家新開的寧波湯團店,這頓時勾起了他的濃厚興趣,伸手讓了一下說道;「清庵兄,這肯定要嘗嘗啊!不知道有沒有正宗的酒釀桂花湯團,我都記不得有多久沒有吃過了。」

「少東家,我觀此店竟然敢打出寧波湯團店的招牌,想必是有幾分能為,清庵不才,願意為冒險為少東家一探究竟。」

「嗬嗬……如此有趣的事情怎能獨享?同去、同去。」

「少東家請。」

趁著興致,兩人說笑著便邁進了店裡。

寧波湯團店隻是一個小吃店,並沒有飯店酒肆的店小二出來招呼,店堂裡彌漫著一股糕團清香。

做好的糕團有紅的,綠的,黃的,一個個晶瑩剔透的擺放在綠色荷葉上,既可以堂食,也可以買回去慢慢享用。

老板是華人兄弟倆,帶著幾個印第安女人在店裡忙活,其中有兩個印第安女人都懷著身孕,已經顯懷了。

不用說,肯定是在桃源市買的女人。

現在是一天中的清閒時刻,店裡的人不多,李察與顧言兩人走進來坐下,其中一個30多歲的華人店老板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計,拍了拍手上沾染的米粉,滿臉堆笑的走過來問道;

「兩位客官,要來點什麼?」

「嗬嗬……老板你是哪裡人啊?」李察倒是不急於點上一碗湯團,而是饒有興致的問起話來。

這個店老板看了一眼貌不出奇的李察,隻覺得此人眼睛極亮。又看了一眼旁邊一副儒雅氣質的顧言,有點鬧不清兩人是什麼路數,遲疑著沒有回答。

顧言見狀,立馬出言開解道;「小心回話,這是我們少東家。」

顧言雖穿著尋常衣物,但這骨子裡麵透露出來的儒雅氣質怎麼也掩飾不住,再加上年近四旬的年齡,看起來就不是尋常人等。

開門做生意的人,多少都有點眼力勁兒,見這名相貌平庸的青年竟然是少東家,這名華人店老板不敢怠慢,神情恭敬的鞠了一躬,回答道;「回二位客官的話,小的兄弟倆是寧波府人,姓吳,我是吳三,那個正忙著的是舍弟,叫吳六兒,這份糕團手藝都是家傳的本事,不值一提。」

李察未曾想問個話還要借顧言的勢,心中不由的閃過一絲尷尬,旋即便放下了,繼續問道;「這可是份好手藝呀,你們哥倆是哪一年到這兒來的,大多數移民不是包身工嗎?」

「回少爺的話,我和舍弟不是包身工,是去年5月份登陸北美的自費移民。」

「哦,那你們可是很有魄力呀!」

「回少東家的話,舉凡有半點可能,誰願意拋家棄子遠赴海外謀一條生路啊?」

說到這裡,吳三臉上浮現出一抹感慨萬端的神色,認真的回話說道;

「我們寧波吳氏家族世代手藝人,從祖輩兒起就兢兢業業做事,低調做人。幾輩人下來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是殷實人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