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遠征軍中東兵團(1 / 2)

加入書籤

伏波市位於紅海之濱,地處埃塞高原的北部,平均海拔1780餘米,常年氣溫保持在16~25度之間,陽光明媚,雨水較多。

李察一行抵達的時候,剛剛下過一場雨。

從大戰硝煙彌漫的歐洲來到和平的雲中省,哪怕再遲鈍的人也能察覺到其中截然不同,立馬就會愛上這裡。

在這

整潔而寬闊的街道上綠樹成蔭,繁花盛開,道路兩邊一排排的店麵繁華喧囂,處處透露出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氣息。

這裡沒有朝不保夕的恐懼,沒有每天眼一睜開就麵臨著飢餓,寒冷和食物短缺,沒有死亡的陰影籠罩,沒有令人恐懼的槍炮聲。

在這裡

警察騎在高頭大馬上維持秩序,有軌電車和各種汽車穿梭在街道上,道路兩邊有清真寺,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還有佛寺和道觀。

大唐帝國臣民可以自由的信仰任何一種宗教,別人不會去乾涉你,最多是遭遇到一些白眼和排擠罷了。

空前寬鬆的宗教氛圍,造就了這座紅海明珠城市繁華鼎盛,很多歐洲人都可以在這裡自由置業,並且受到法律保障。

與帝國公民不同的是,外國人置業需要多繳納一份他國公民固定資產購置稅,且隻限定於一處自用住宅,多了便違反法律規定。

而且他國公民不可以購置牧場,土地和種植園,不可以從事金融業,不可以擁有工廠企業主要的股權,也不可以擔任企業法人,不具備在政府機構任職的資格。

要達到相關的資格,必須要具備擁有大唐帝國公民權一定年限的標準。

所以,移民雲中省的很多歐洲白人紛紛加入大唐國籍,這也是該省人口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街道上巡視的騎警一般兩人一組,大多是一名華人一名白人,基本上可以應付絕大多數情況。

增加招募白人警察也是為了現實需求,因為很多伏波市的白人新移民來自不同的歐洲國家,有英國,法國,德國,也有意大利,比利時和西班牙,即便是白人警察也不能夠應付這麼多迥異的語言。

作為一個人口接近200萬的非洲大城市,扶波市是整個非洲最大,也是最發達,最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相當完善。

該城市有充沛的電力供應,每到晚上就變成了一座燈光璀璨的不夜城。

夜晚的伏波市燈紅酒綠,人潮摩肩接踵,黑膠唱機裡醉人的歌曲樂聲回盪在大街小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這一切的一切,與戰火硝煙彌漫的歐洲形成了巨大反差,吸引著大量歐洲白人移民趨之若鶩的來到這裡,享受難得的和平生活。

李察一行抵達伏波市以後,秘密入住了北郊行宮,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

聞之聖祖太上皇駕到,伏波市乃至雲中省上層瞬間沸騰了。

大唐帝國半島總督陳舉恩,東非總督鄭凱,雲中高官胡雲川,紅海軍區司令長官李明華中將,帝國遠征軍中東兵團長官朱國勝中將等一乾要員紛至遝來,請求覲見聖祖太上皇陛下,聆聽聖訓。

李察在行宮正殿一一接見了這些方麵大員,聽取了關於中東和東非局勢的最新匯報,勉勵其為帝國拓殖事業再建功勛。

經歷唐乾宗時代的蟄伏時期,在第3任皇帝唐業宗時期,大唐帝國再次重拳出擊,經歷了向南美的巴西,東非馬拉維和莫桑比克,阿拉伯半島地區的大幅殖民擴張進程。

由此帶來了大唐帝國新一輪的對外殖民熱潮,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極大的振奮民心,提高了帝國民眾凝聚力。

唐業宗因此廣受帝國民眾的崇敬,皇權聲譽進一步高漲起來。

但不管怎麼說

大唐帝國皇權始終在開國皇帝李察限定的範圍內,形成與帝國政府,帝國議會和最高法院四權分立的局麵,不可能一家獨大。

聖皇太祖陛下立下的規矩,由貴族院和皇家宗親會的雙重製約,唐業宗也不可能輕易的突破,任意而行。

因為頭上還有一個大唐皇室老祖宗,身邊有幾十位皇叔和藩王鉗製,隻能在有限的皇權範圍內輾轉騰挪。

李察在很久之前就下了定語;

狂妄無度的德皇威廉二世純粹是個眼高手低的蠢貨,輝煌的德意誌帝國將在他的手中轟然倒塌,隻剩下遍地瓦礫。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才能也不足以支撐其勃勃野心,同樣是敗家子一個。

這樣貶低的評價在世界各國高層引起廣泛反響,曾經讓德皇威廉二世暴跳如雷,引發了兩國關係的波折。

正是因為顧慮到皇權獨裁對國家的嚴重影響,李察才會極力推動君主立憲製,社會法製化和全民普選等重要舉措,形成權力的新製衡。

這樣一來

大唐帝國就不會因為某一個首相或某一個皇帝的野心而走上崎途,這就是全力製衡的好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