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蓴菜鱸魚羹(二)(1 / 2)

加入書籤

屋外大雨瓢潑,那誦經的年長僧人不是別人,正是大相國寺的弟子隨緣大師。隨緣念完一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發現眼前的青年滿目漫不經心,心已不知飄散何處。

隨緣搖搖頭,雙手合十,「求緣,你生來便是不應殺生之人,佛要渡你,你應早日放下屠刀。」

求緣是方丈親自給謝肅北取的出家人的法號。

因後劉(朝代名)將那幽雲十六州拱手讓給契丹以來,中原一直戰火頻生。剛開始有黎朝開國大將鎮守西北,遼人的鐵騎才沒有南下踏破黎朝山河。可是一代代傳下來,傳到如今黎朝兵力已大不如前。文臣中庸無能,偏偏把持朝政,次次烽火燃起之時便力主求和。

謝肅北的父親便死在五年前的求和中,那是謝肅北第一次上戰場,父親在峽穀中埋伏敵人卻無援軍相助,帶領數百兵將,殺了對方八千精兵。臨死前,他把十四歲的兒子放上汗血寶馬,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給他肅清追敵。

謝肅北回去之後做了一月的噩夢,浴血的夢中,始終有一對血色的眼眸注視著他。他日日勤練武藝,終於在十七歲那年帶兵上陣,一口氣把遼人攆到了八百裡之外。然而那次他也受了重傷,醒來後從此日日夜夜飽嘗剜肉剔骨之苦,頭如刀鑿之罪。

謝肅北脫下了頭上的僧帽,扔掉木魚,清淡的眉目射出淩厲的光,「叫我謝侯!你日日跟屠戶說放生有何用?屠戶殺生難道是為了取樂,若不殺生他何以求生?要我放下手中的刀,你何不放棄心中的佛?」

佛經是念給太平盛世的人聽的,不是念給他這種人聽的。謝肅北褪下了腕間的佛珠,輕輕捏碎。

佛珠是壓住他命中邪祟的寶物,它是相國寺召集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僧人對著檀香木誦經三個月,由方丈親自開光而成。佛珠捏碎後,謝肅北渾身傳來一陣劇痛。

隨緣愕然地注視著眼前的青年,他的額頭漸漸浸出汗珠,整個人劇烈地顫抖,蒼白如玉色的手肘臂膀青筋隱隱浮現,鴉青色的僧袍泅出一灘深色的水漬。隨緣仿佛能聽見他的骨頭在扭曲的聲音,他在忍耐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

這種痛苦於謝肅北來說卻是幸事,他勾起唇擦掉額間的汗,他不必再龜縮在這大相國寺了卻餘生。他可以離開京城了……

「佛經不好聽,日後我不會再聽。」

隨緣愕然,連忙搖頭嘆息,「阿彌陀佛,謝侯——」

這是兩年來他第一次沒有叫他「求緣」。

……

劉府。

何珍饈捧著掉落的蓴菜鱸魚的羹圖譜,仿佛明白了什麼,定是她的家人走街串巷把今日的包子全賣光了。她望了一眼屋外瓢潑的大雨,驀然一股熱流不斷地沖擊著她的心。

他們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地努力著,她也要發揮出自己十二分的水準。

何珍饈眼裡換上了從來沒有過的認真,穿上圍裙、細細洗手。

取一條最肥美鮮活的鱸魚,擇出最脆嫩的蓴菜,鱸魚剔骨去皮,改花刀,薄薄的刀片劃過魚身,留下如指甲大小魚片,片片厚度誤差不過紙片。

鱸魚抹上花椒、鹽、花雕酒、蛋清上漿醃製,鍋中水沸魚片焯熟,水沸再焯蓴菜。蓴菜、鱸魚片、熟雞絲、金華火腿絲依次放入大碗中。精選上好老母雞一隻,去皮取其最精華的部位煮沸,鍋中滾滾地散發出濃濃的香氣,待這一刻取出雞湯沖入碗中。鱸魚的鮮味融入雞湯中,火腿絲輕輕勾勒出有層次感的口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 一不小心上了清華 在年代文裡當攪家精[七零] 落日化鯨 天下第一怎麼還是我 所有人都以為假千金深有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