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妹紙收割機(1 / 2)

加入書籤

根據劉大郎拿到的第一手資料,今年,也就是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達到了157億台。

這個數據是比他記憶中的要多14億台,但總體相差不大,而華夏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9億台。

比原本的43億台要多,並且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近三分之一,足以證明華夏市場有多大。

盡管星雲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拓展受到了阻力,但他們在華夏、印度市場的發展卻蒸蒸日上。

尤其是在印度,星雲手機占據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了40%,隻要他們想,甚至可以突破到50以上。

但沒那個必要,現在的情況已經和幾年前不一樣了,諾基亞那種壟斷市場的模式不適合星雲科技。

印度官方也不會允許再有一個超級大品牌壟斷他們的市場,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國內友商合作。

聯合起來,一起把華夏、印度兩大市場給吃下來,在保證自身發展的前提下,再逐步提升產品力。

一些主流媒體宣稱的「新六大廠商」,在整個2015年,出貨量加起來占到了華夏市場一半以上。

排名第一的依舊是蘋果,5760萬台的銷量高居榜首,用事實證明,手機可以既賣得貴又賣得多。

星雲科技以及各大廠商的阻擊並沒有給蘋果帶來任何實質上的威脅,把國產廠商的臉都打腫了。

「果然,想要把蘋果趕出華夏市場,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不過一次的失敗,並不能代表什麼,劉大郎始終認為,星雲科技做得還不夠好,還有上升的空間。

出貨量排在第二的是華為,第三則是小米,第四是星雲,出貨量分別為4537、4329、3628萬台。

第五第六則是oo、vivo,分別為3535、3531萬台,差距非常小,不過出貨量並不能代表什麼。

華為和小米的出貨量最高,但在平均售價上卻比不過其他四個廠商,小米手機平均售價是最低的。

華為略低於oo、vivo,但三者之間相差不大,星雲手機的平均售價毫無疑問是國產品牌最高的。

最重要的是,星雲手機的銷量並沒有把大郎手機給算進去,如果算進去的話銷量直接能排到第一。

但這種算法並沒有什麼意義,就像是小米一樣,把紅米手機的銷量算進來,乍一看的確是個大廠。

可產品力上,就有點競爭不過其他幾個廠商了,雷布斯也明白這點,正在調整著小米的發展策略。

按理來說,星雲手機的銷量不應該有這麼高,因為他們發布的機型沒幾款,不玩機海戰術那一套。

但很有意思的是,星雲手機中有一千萬台左右的銷量,明明是在華夏出售,卻流到了國際市場上。

所以說,這算不算是另一種打開國際市場的方式?不管怎麼樣,產品賣出去對星雲科技就是好事。

相比於星雲科技的激進,華為、oo、vivo的低調發育模式,顯然更符合一家商業公司的作風。

而小米已經不是低調了,連劉大郎都不知道最近的雷布斯在搞什麼飛機,難不成是在準備小米x?

反正不管準備什麼,星雲科技和小米在今年之後,就不會再是純粹的敵人了,合作關係會更多點。

盡管星雲科技搶了其他國產廠商不少市場,但這都無所謂,他們的競爭已經把很多對手打了下去。

比如2013年的聯想、酷派,還有老牌通信廠商中興,最重要的是,三星的市場份額在急劇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是2015年除了「新六大廠商」和大郎外市場份額最多、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廠商。

難道小廠要崛起了?劉大郎也判斷不準魅族能不能把這種優勢保持下去,並且帶入到新的一年中。

少了一個強力的國際巨頭競爭,五大國產廠商的活動空間變得更大了,而且目標開始逐漸清晰。

那就是蘋果!不光星雲科技想乾倒蘋果,其他四個廠商同樣也想,他們更眼饞蘋果的高端市場。

可惜的是,自身的實力不夠,為了增加產品競爭力,他們都開始借助星雲科技來發展自己的技術。

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星雲、小米、華為、oo、vivo五個廠商已經先後開了三十多次合作會議。

而會議的內容主要是,他們希望能通過星雲科技的技術,來形成統一的戰線占領國內的手機市場。

具體的合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soc、傳感器、鋰電池、屏幕、存儲元器件…還有非常多別的內容。

不過為了防止同質化嚴重,每個廠商都會保留一些自己獨門技術,比如華為的麒麟、通信技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諸天萬界:開局一條龍 牛頭山不動產 支教十年被曝光了 都市:西遊歸來的龍王 麻醉醫生在路上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