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給朱家當兵有媳婦(2 / 2)

加入書籤

我不信!!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狠意。

我陳國瑞都把自家田地拿出來了,希望你們不要不識好歹!

……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朱元璋有再多的計劃,也要等揚州分田之事結束。

待分田之事剛結束,朱元璋就要回到應天坐鎮,徐達和常遇春也要率兵繼續爭奪地盤。

陳標卻主動要求,不準備回應天。他要在揚州大展拳腳,在朱元璋最沒安全感的時候,讓陳家立下更多功勞。

應天中,秀英夫人之名已經遠播。

在朱元璋麾下麾下多出了兩個女將。這兩個女將最初是護送女子運糧隊,往返與各個戰區之間。

在打過幾次遭遇戰之後,朱元璋用一些將領換下這些女將,讓女將們去攻城了。

被換下的將領中中,有一人名字叫又喝酒誤事的湯和。

這個時代普遍認為女子不如男,特別是戰場上。

結果剛加入朱元璋麾下的兩位女將居然領兵出征了,湯和這個跟著朱元璋一路走來的老心腹居然被丟去護送運糧。

湯和:我真的,哭死……

陳標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笑得在床上滾來滾去。

不知道這次打擊,能不能讓湯叔叔戒酒,可笑死我了!

朱元璋這兩位女將軍祖上不是無名之輩。

當年南宋且戰且退,最後的戰場就是福建。直到至元年間(公元130

0年左右),福建莆田、清流一帶仍舊有轟轟烈烈地抗原起義軍。

許夫人名陳淑楨,許夫人的父親和丈夫都為南宋戰死。公元1279年南宋覆滅後,許夫人繼續高舉抗元旗幟,招募義軍,於公元1282年戰死。

之後許家族人被元朝圍剿,多數遁入山林中躲避。響應馬秀英的那位黑壯女子,便是許家後人,為承先祖遺誌,改名許淑楨。

另外一位女將軍則自稱清流著名抗元英雄「火星女將軍」的族人。

火星女將軍與陳淑珍一樣,先和丈夫一同抗元,在丈夫死後繼續高舉抗元大旗,壯烈戰死。因家人都被屠戮,導致姓名和生平都不祥,隻有一稱號流傳在世。

這位女將軍與許淑楨結拜後,因仰慕許夫人,改姓陳,自名「陳火星」。她是不是火星女將軍真正的後裔有待商榷,但她繼承了火星女將軍的名號,也繼承了那位火星女將軍的事業和為將才華。

兩位女將軍指揮才能一流,且極具個人魅力,否則也不能成為山寨主。

湯和被「趕」去當運糧官反省的時候,居然生不出嫉妒和不滿之心,隻能抱著裝滿了醋的酒壇子哭唧唧。

湯和跪在朱元璋麵前指天發誓:「我這次一定戒酒!」

朱元璋全程冷漠臉:「哦。」

湯和見朱元璋不為所動,訕訕爬起來:「大帥啊,你還真讓標兒一個人留在揚州?他怎麼說服你的?」

朱元璋還未說話,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征,現在居然還跑來看湯和笑話的徐達道:「標兒拿出了他身為陳家家主的架勢,逼迫老大同意。哈哈哈,你沒看到那一幕,簡直樂死我了。」

朱元璋冷漠道:「你不是被樂死了嗎?怎麼還不去死?」

徐達趕緊捏了一下嘴唇,示意自己閉嘴。

朱元璋道:「我命令朱文正和李文忠為揚州守將,宋濂和葉錚為屯田官,李貞也在揚州,他們都會聽標兒指揮。比起已經鐵桶一般的揚州,應天更危險。」

朱元璋回應天後,立刻下令,因揚州之事的觸動,不忍奪別人香火,讓義子們紛紛改回原本姓氏。若不明自己姓氏的,可暫時跟自己姓朱。他會幫義子們尋找原本祖籍。

這一舉措的理由太冠冕堂皇,再加上現在人人都在吵井田製,所以沒有掀起任何小水花,義子們都紛紛改名。

比如朱文忠就改成了李文忠,陳英沒當多久朱文英又改回了陳英,就朱文正還是朱文正。據說是陳國瑞親口提議,這侄子姓朱挺好的,他們陳家子嗣興盛,不差這一個。

懂的人都懂朱文正沒改姓的原因。不懂的人……好了,朱文正是陳家對朱元璋表達忠心的「質子」一事實錘。

朱元璋頓了頓,道:「夫人現在事務繁忙,每日都會出門。雖然做了偽裝,但仍舊很容易被標兒撞破身份。」

湯和訕訕道:「大嫂啊……大嫂真是太厲害了。」

徐達鬆開捏著嘴唇的手指,道:「不隻是大嫂厲害,大嫂一號召,軍中弟兄們的媳婦們都變得好厲害。湯和,你媳婦不也很厲害?」

湯和嘴欠道:「那是,比你這個沒媳婦的人厲害。」

徐達:「嗬嗬。是啊,比你這個又喝酒誤事的人厲害。」

湯和不說話了。兄弟就是哪裡受傷,就用刀子戳哪裡是吧?

徐達又道:「其實可能她們之前就這麼厲害,隻是沒機會展示自己。」

朱元璋輕輕點了一下頭:「的確如此。讓夫人全力施展拳腳試試。」

在朱元璋的全力支持下,馬秀英更大膽了一些。

她召集懂文字的女子走

出了應天城,手持井田製的政策,在來往商道必經之路上建起免費茶棚,宣講政策,並發傳單。

這是陳標給馬秀英出的主意。

來往商人是這個世道傳遞消息的最主要渠道。無論他們是否同意這個政策,隻要他們知道了,井田製的相關內容就會跟著商人們的腳步,傳遞向華夏每一個需要商人的角落。

陳標認為,朱元璋麾下不缺將領,甚至文官也不是現在所急缺的,可以臨時培養。

朱元璋領地缺少的是能種地、能交稅、能充當兵源的百姓。

隻要流民和其他領地生活過不下去的貧苦百姓知道朱元璋的「井田製」能給他們分田,他們就會湧入朱元璋的領地。

特別是女性。

這個時代青壯男人隻要從軍就能混口飯吃,但死亡率超高,經常一個村莊隻剩下老弱婦孺。

老弱婦孺都要耕地,都要為占領那個地方的軍閥老爺們交稅。但她們都算「非法耕種」,別人想奪走她們的田,隨時都可以奪走。

反正都要種田交稅,為什麼不去朱元璋的領地,至少那田地是自己的?

亂世之中,女性地位低賤,不被當做人看,卻是重要的「資源」。

若一個地方女性多,就會吸引更多的青壯年,也會有更多的人口增長。

朱元璋原本沒發現這件事。

分別領兵出征的常遇春和徐達來信,說途中許多山匪水匪和零散兵勇聽見他們是朱家的兵,納頭就拜,非要投奔。原因竟是天下貧苦女子紛紛往應天來,給朱元璋當兵就能娶到媳婦。

納頭就拜的抱著常遇春和徐達的馬腿嚎:「秀英夫人說了,朱元璋的領地什麼不多,種田織布都是一把好手的女人多!朱元璋的兵隻要人老實,沒惡習,能善待這些好女人,媳婦她包介紹!」

朱元璋接到常遇春和徐達書信後,學他兒子歪了歪腦袋。

還能有這事!

朱元璋再次傻眼。

自從他家馬夫人變成秀英夫人之後,領地欣欣向榮,一掃謝再興叛逃的陰霾就罷了,怎麼還能有這種效果?

更讓朱元璋傻眼的是,應天征兵處也天天有人問,什麼時候再招兵。

「聽秀英夫人說!當兵立了功勞,介紹媳婦呢!」

朱元璋撓撓頭,再撓撓頭。

現在不急,等今年糧到位了再看看能招多少。

唉!別急!你看徐達徐大元帥都沒媳婦,你們急什麼!明年再娶媳婦不也一樣!

來人急了:「徐大元帥是心氣高,天下未平不肯成家。我們都是俗人!那能一樣嗎!」

扮做征兵處小吏的朱元璋嘴張張合合,忍不住辟謠道:「屁!徐大元帥沒說過這句話,他說的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肯成家!」

來人紛紛鄙視朱元璋:「你懂徐大元帥還是我們應天人懂徐大元帥!聽你口音根本不是應天人!外來的人閉嘴!不準侮辱徐大元帥!」

朱元璋氣笑了。我他媽當然不是應天人!我是濠州人!徐大元帥也是濠州人!

怎麼連徐達那傻逼玩意兒,都能被神化啊!

朱元璋非常期待地問道:「你們都很崇拜徐大元帥,那朱大帥呢?」

來人敬仰道:「那是上天派下凡拯救咱們的神仙!」

朱元璋樂了:「那你們就錯了。朱元璋可不是什麼神仙,他就是一地裡刨食的農民,當過和尚,當過乞丐,所以才知道咱們老百姓吃的苦,願意站在咱們老百姓這邊。」

來人沉默。

聽到朱元璋這句話的人統統

沉默了。

許多人發現這裡沉默,紛紛詢問原因。在聽了別人轉述的原因之後,也一同沉默。

現場逐漸鴉雀無聲。

那些人都用疑惑卻又明亮的眼睛看著朱元璋,看著這個疑似征兵處小吏的人。

「大帥,你在這裡乾什麼?李先生到處找你呢。」湯和大大咧咧走過來,拉著朱元璋就走,「最近事情太多,可別惹李先生生氣。他要是生氣撂挑子,你從哪再找個任勞任怨的人幫你收拾爛攤子?」

朱元璋被湯和拉走後,現場的聲音才逐漸恢復。

人群喧鬧,聽不清在說些什麼。

不知道從何人開始,有人麵朝著朱元璋離開的方向下跪。然後,現場就撲通跪成一片。

那群人的臉緊緊貼著地麵,淚水和泥土混成一片。

葉琛穿著一身短打,一手持著炭筆,一手持著冊子,就像是隨處可見的小吏。

宋濂和葉錚留在了揚州,王褘、葉琛帶著葉錚的三個徒弟,留在應天給李善長打下手。

在馬秀英號召女子們用實際行動支持朱元璋的時候,他們受馬秀英的請求,也加入了這場運動。

那些曾經在青樓樂坊賣藝的女子如今口中所唱歌詞,多是他們所做。

葉琛家中世代精通史學,從葉琛起,才修理學。

但葉琛來到應天之後,卻細心的記載下應天的變化,主動成為這段歷史的記錄者。

葉琛手握粗陋的炭筆,在粗糙的紙張寫下了今日的故事。

「百姓曰:朱大帥乃神仙下凡,拯救萬民於水火。

一小吏笑曰:朱大帥乃貧苦農子,曾為僧、為丐,嘗盡民苦,方知民苦,方解民苦。

百姓啞然。

此時,湯和到來,口稱「朱大帥」,將小吏拉走。

百姓沉默,跪地麵向朱大帥離開方向,淚流不止,虔誠遠勝求神拜佛。」

記好這段後,葉琛深深舒了一口氣,然後笑著喊道:「好啦,大帥都走很久了,趕緊起來。要當兵的先登記,等征兵的時候優先找你們!」

百姓們趕緊從地上爬起來,不顧臉上泥濘,湧向葉琛身邊。

「唉!排隊,排隊!別擁擠!來個人維持秩序啊!」葉琛差點被擠地上去,趕緊叫道。

周圍紅巾軍趕緊上前維持秩序,將擁擠的人群排成一列,挨個登記。

……

揚州城中,成功獨自留下的陳標坐在桌子上,看著麵前一堂哥一表哥,表情嚴肅極了:「你們倆能行嗎?要不讓宋先生和葉先生當主事,你們倆輔佐?」

朱文正趕緊道:「標兒啊,這事你可要幫我們倆。這還是我和文忠第一次主鎮一城,關係我們倆的未來!」

李文忠也難得請求道:「標兒……」

陳標嚴肅地揮揮小短手:「好啦好啦,我幫你們就是。隻是宋先生和葉先生會同意你們亂來嗎?」

朱文正立刻激動搓手手:「放心,宋先生和葉先生是好人,何況他們都忙屯田的事呢。」

宋先生和葉先生都知道自家標弟是神仙童子了,絕對不會反對。何況他們倆也存了試探標弟這個神仙童子有幾分斤兩的心態吧。

朱文正雖魯莽,但不蠢。

特別是在打仗的時候,朱文正算得上心細如發,直覺敏銳。

不過他一般不愛用腦子而已。

現在朱元璋把陳標托付給他,朱文正趕緊把腦子撿起來,擦擦灰塞進頭骨裡。

陳標捏了捏自己的肉下巴:「好吧,既然你們倆都

這麼說了。那我給你們出主意,能做多少,就看你們本事了。」

「吔!」朱文正和李文忠二人擊掌。

有標弟幫忙,這次鎮守揚州的大功勞穩了!

可惜陳英要隨徐元帥出征立軍功,熟悉軍旅征戰。這大功勞,他撿不到啦哈哈哈!

兩個第一次被委以重任的小將樂得合不攏嘴。

陳標盤坐在桌子上,開始給兩個傻哥哥下命令。

「堂哥,你板著臉的時候很凶,你去負責勞動改造。」

「表哥,你性格溫和,老百姓不會怕你,你負責老百姓中的輿論。」

「我已經把陳家的戲班子師傅和曲藝師傅都叫到揚州來了,宋先生和葉先生也在閒暇時收集了揚州許多真實的故事。現在咱們的輿論戰要正式開始反擊了。」

陳標露出軟乎乎的並不冷酷的冷笑。

名妓唱歌,才女寫詩,文人們發文罵街就叫輿論戰爭?

蘇杭那群人肯定以為秀英夫人那一出就已經是輿論反擊,現在已經開始鬆懈了吧?

不好意思,那隻是開始!

我穿越者被比穿越者更激進的朱大帥和大帥夫人一刺激,現在才剛要發威!

樣板戲了解一下?

陳家培養的藝術人才們背著自己的行當,來到不遠處的揚州,開始召集人教戲。

他們召集的人,居然是青軍中的人。

青軍的人傻眼。我屯田就罷了,怎麼還學戲?

朱文正呲牙笑:「你們要攢工分換良民身份。唱一台戲算一個工分。種一天田才算一個工分。你們來不來?」

青軍的人立刻變了臉色:「來來來!唱戲我最在行!我以前沒給張明鑒當兵的時候,村裡每次紅白喜事,哪次不讓我上去唱一首!」

朱文正拍拍手:「好了,排隊,驗嗓子,開始選拔。」

朱文正被陳標惡趣味的戴上了一頂鴨舌帽,手中拿著「開始」和「結束」的紙板,從朱小將暫時變成了朱導演。

李文忠則來到了百姓中召集演員,特別是女演員。

他本以為會耗費許多口舌,哪知道隻說了「秀英夫人讓人演的那種戲」,農婦們紛紛擦乾淨臉,湊上來問「我可不可以」。

「演好了能去應天見秀英夫人嗎!俺不求啥,就想見一眼秀英夫人!」

李文忠:「……我會安排。」

然後,李文忠差點被一群粗壯婦女給踩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三國!開局一張嘴,發家全靠吹 左道修仙:我靠模擬無敵 鮮肉那不識好歹的後媽 全球卡牌,我加載了萬能尋卡地圖 獵戶家的小嬌嬌 重生在國民女神的演唱會 惡靈騎士的諸天裁決 文娛騰飛 夢境遊戲看門人 我怎麼會成了反派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