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變化(1 / 2)

加入書籤

張仙姑不大開心,祝大也不大開心,他們兩個這陣子都沉浸在了即將要有自己的新房的喜悅中,很想除夕的時候一家人好好地喝頓酒,張仙姑還讓杜大姐到時候一起上桌吃個飯。

「一個人在門房裡不冷清啊?」張仙姑這麼說。

杜大姐在祝家這麼些日子,也差不多了解了這家人的性情,知道張仙姑這不是客套。仍然說:「您就當我想歇一歇。」

張仙姑道:「哎喲,是呢,都沒給你個假。」

杜大姐道:「大娘子,我不是這個意思。」

張仙姑又開心上了:「哎,等新房子有了,老三說,還要再雇個廚娘來,你就能更鬆快些啦。你倆輪著乾,也能歇兩天了……」

祝大也說:「過年有好幾天假呢!燈節又有假。老三能在家多歇兩天,咱們也好合計合計新房子怎麼弄。」

花姐則在心裡默算家庭的開支,她和張仙姑手裡的儲蓄加起來想蓋個祝纓說的房子還是差一些的。祝大有私房錢,據花姐冷眼旁觀,都算進來也不多。估計祝纓手上應該還有一部分。那就應該差不多了。

各人有各人的盤算,都想祝纓回來一邊吃飯一邊聊,祝纓回來說她要值夜。

祝大道:「怎麼今年你還得值呢?輪也得輪著別人了吧?」

張仙姑道:「是啊!才回來多久呢,就又要值夜了!為什麼呀?」

祝纓道:「我自己排的,咱們要過年,別人也要過年的。再說了,平常大家夥兒也沒給我使過什麼絆子,我這一天值個夜也沒什麼。」

張仙姑有點失望,說:「我說不過你,我看看廚房有什麼吃的,到時候叫你爹跟著你送過去。今年總不好再支使金大兄弟給你送過去。」

祝纓笑道:「我都準備好了。」她已然有了經驗,無論是除夕宴還是早飯都準備好了。又額外準備了一些紅包,預備發給今年一道值班的吏員們。

祝大本來也失望的,現在卻突然很有興趣跑這一趟:「哎,就算外頭準備好了,自己個兒不得再捎帶些東西去?我給你送過去!哎喲……皇城……」

花姐極輕地咳嗽一聲,杜大姐也看出來了,這位老封翁是因為兒子當了官兒,就想到兒子做官的地方晃盪——他也想看看皇城呢。

張仙姑這回沒罵他,其實她也挺好奇的。張仙姑心中有一種驕傲:我生的閨女,做官,在皇城裡。她也想看看皇城,隻是不太好意思提。現在祝大說了,她也說:「要是東西多,我也跟著送。初一早上咱們再去接了你,順道就拜年、逛街了!」

他們倆又不生氣這個值班了,開始想著大年初一百官朝賀什麼的,他們一大早過去,是不是就能夠圍觀到十分壯觀的官員隊伍了?

祝纓也由著他們樂。

還沒到除夕,祝家就忙了起來,今年又有杜大姐幫忙,張仙姑就可了勁兒的煮羊腿、煮雞湯、燉肉、準備好幾個大瓦盆用來裝菜。這樣過年期間就不用再特意下廚,想吃什麼就盛一碗出來,熱一熱就行。皮凍等下酒涼菜,瓜子兒糕點等零食更是熱都不用熱的。

好酒也搬出兩壇子來。

隻要不拜年,在家關起門來想怎麼吃喝就怎麼吃喝。

除夕這一天,酒樓送來祝纓訂的席麵。自家兩桌,帶去兩桌。張仙姑道:「我們哪吃得了這些?」祝纓道:「也是放著,明天我回來咱們還接著吃呢。」

不想金良這一天又來了,說:「今年還是我送你。」他也帶了一份吃的。

張仙姑就把祝纓托付給了金良,說:「你又惦記著她了。我們也想一道送她過去,也順便看看景兒。」

金良道:「就一道牆,有什麼好看的?你們也進不去呀。就在外頭,看幾個禁軍攔門了。天還怪冷的。」

祝大和張仙姑仍然是想去開開眼的,祝纓道:「他們車都雇好了,咱們一道走吧。」

金良哭笑不得:「行,想走就走。」

花姐上回走近皇城就遇著了一件膈應事兒因此不太想去,推說在家看家,萬一再有人拜年。張仙姑很猶豫,花姐道:「我上回看過了。」

張仙姑才不推讓了。

張仙姑和祝大坐在雇來的車上,嘰嘰喳喳的。兩人見離皇城越來越近,竟有無限遐想。祝大道:「不知道幾品官兒能進宮裡吃席呢?老三得什麼時候才能進去呢?」張仙姑道:「才六品,且得等幾年吧。」

聽得趕車的車夫直咧嘴,這京城的官兒啊,挺有意思的,官眷就更有意思了。

一會兒功夫就到了皇城,張仙姑和祝大當然是進不去的,他倆控製不住地踮著腳尖往裡看。這時,一個人說:「想看就大大方方的看。您二老踮腳不踮腳,也隻能看到那一些。」

「阿嶽?」金良看到溫嶽吃了一驚,「你怎麼也在?」

「今天輪到我當值了。」溫嶽攤手。

有他在,很快就安排好了把祝纓帶的東西給搬進去。三人又約好了今年去鄭府拜年之前先碰個頭,一同去鄭府。

金良道:「今年你家的帖子,還是我給送吧。你這個呀,說你多少回了?仆人還是沒有的……」

張仙姑道:「就快有了!」

金良不客氣地說:「總是這樣說的呢,沒個幫手,耽誤多少事兒?虧得他還知道雇一個杜大姐來幫著大嫂,不然吶,可真是……」

張仙姑道:「是真的要有了!咱們籌劃蓋新房子,仆人住的房子在哪兒都想好了。」

聽說祝纓要蓋房子,金良和溫嶽都說:「恭喜恭喜,可算是在京城安下家來了!」

又問為什麼是蓋不是買?買個差不多的房子,稍作修整就能住了,蓋,那可費心費力還耗時。祝纓道:「花錢少。」

金、溫二人啞然,祝纓道:「我上京才幾年?又做了幾品的官?放眼全京城的官兒,在我這個年紀能自己置個院兒的也沒幾個。我這就算很好很好的了。都是窮鬼,可不得精打細算的?」

金良道:「要幫忙說一聲。」

「放心,不會饒了你的。」

溫嶽對金良道:「三郎這樣最好。」

金良道:「大哥大嫂,咱們回去吧。家裡帖子準備好了吧?我回去拿上,明天就順便代他送了。」張仙姑和祝大又把那朱紅的宮牆、光閃閃的禁軍看了好幾眼,才有點遺憾地走了。

——————————

祝纓是溫嶽親自送進去的,她說:「你晚上一起來不?我訂了席麵了,不喝酒。」

溫嶽笑道:「來的!不過要先巡查,再與弟兄們一道吃幾口。」

「你要是忙就不用來,別客套。」

「你還不知道的麼?我要在那裡,他們還吃不痛快呢。」

兩人講定了,溫嶽先跟手下打個花胡哨,就到大理寺來聚一聚。

祝纓還照著經驗,提前派了大理寺的吏員去各衙請人來吃席。今年跟她一同當值的卻不是老黃老關了,而是老吳的兒子小吳,以及另一個看守庫房的小黃。他們出去了一陣,回來都說:「他們都答應來的,回說,勞您惦記。」

祝纓道:「你們也有一席,單為你們叫的。也請你們的朋友一道吃吧。」

小吳笑道:「不愧是小祝大人!黃老伯以前說過,跟小祝大人當值最舒服了。」

祝纓道:「那時我手頭緊,可沒給他吃多少好的。」

「老伯說很好。」

到了晚上的時候,各部得意的、不得意的人都來了。祝纓等人還是推吏部的那位當值的郎中坐上座,當年一起吃席的田羆現在也不在吏部了,據說是謀了個外任,祝纓認識的陰郎中也不是今天的班。

這位夏郎中說:「祝丞春風得意,還用在今天當值嗎?」

祝纓笑道:「用不用的,輪到了就來了,排到了我再不來就太刻意啦。」

夏郎中一笑,說:「祝丞年輕,前途無量呀。」

「借您吉言,也不敢輕狂。請。」

她品出味兒不太對,今天這席吃的比之前那一局稍嫌冷淡了一點。聯係夏郎中剛才說的話,似乎大家不太把她當成「同類」了。她知道可能是與自己近來稍出風頭有關,官場中的機靈鬼們鼻子最靈了,很容易就劃分「同類」、「非同類」。

出身是一種劃圈的方法,仕途是另一種,又有性情、利益等。就像是個九宮格,橫豎都有數種分法。具體要不要認這個同類,看場合。

如果對著百姓,那他們官員就是同類。如果對著地方官員,那麼京官也是同類。如果是對著蔭官,那考上來的又是同類。對著一些「升職有望」的,則混吃等死的才是同類。

她剛進大理寺的時候,左、王還是評事,就沒覺得她是「同類」。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一同好好乾活,關係才好了起來。

眼下也跟當時差不多,這些人對自己也沒什麼惡意,就是沒有那麼隨意親近了。官場上「仕途前程」才是最大的分類。就像一杯混合了泥沙石子兒的水,攪一攪,自然而然就沉澱出幾層,各層跟各層玩兒。

以後得調整一下與人結交的方式,重新劃圈兒了。

但她眼下隻當什麼都不知道,依舊是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與這些「前輩」們閒聊,還跟上回吃席一樣,看起來沒有絲毫的改變,一點也沒有得誌之後的輕狂樣子。又請教京城的生活,還說起田羆。氣氛在一個會哄人的神棍的經營之下重新熱絡了起來,夏郎中等人看她仿佛又有了一點同類的味兒。

夏郎中道:「他?謀了個外任,發財去嘍!」

官員群體而言,大部分的京官,尤其是小官,還是比較艱難的。外任就不一樣了,肥缺多。

祝纓道:「這是我聽到的第二個外任的消息啦。」

「外任的人多啦!你說的是誰?」夏郎中說。

祝纓道:「陳大公子。」

夏郎中道:「哎,親民官,趁著京中有人出去也不是壞事,隻要到時候能調回來就成。資歷也有了,以後再往上走,就沒人能挑出理兒來啦。上頭用的時候也放心,說他知道民間疾苦。」

他們都一起笑了起來。又說起「上頭有人」,就有人沒喝也醉地打趣祝纓。祝纓道:「別,人家那是親爹。」

夏郎中道:「你也不差呀!大理寺裡你能做半個主啦,也能發財。」

祝纓道:「可不敢這麼說。多管點兒事,收成能好些。可要是想長久地有收成,就不能做得過分,得利益均沾。一旦克製,日子就緊巴。我這整天能沾點,又不能沾太多,為的是細水長流。隻好平日多燒香,求菩薩讓我不要太心急上火。」

夏郎中等人都笑:「都說你是實在人,是真的誠實啊。」

正說著,溫嶽也來了。他們又招呼溫嶽,溫嶽也坐了下來。坐下來一張望道:「還好,沒有酒。」

夏郎中道:「怎麼?」

「上回過年,禁軍有人當值飲酒,」祝纓說,「虧得是被施相公遇到的。」

這個除夕當值過得不如之前,祝纓與溫嶽在第二天早上都交班回家,二人說話又比以前更親近了一些。張仙姑和祝大來接祝纓,也與溫嶽打招呼,溫嶽也給他們拜年。

回家的路上,張仙姑和祝大都喜氣洋洋的,說:「這個房子也不錯,咱們弄個這樣的門樓吧……」

祝纓道:「怕得匠人出個圖紙才好。到時候請到了人,把咱們想要的問問他們,看能不能造出來,搭不搭。」

「不能造就換人造唄……」祝大說。

祝纓道:「不是的,您看旗杆兒,一般人家就不配立。還有屋子的間架數之類。」

祝大這才想起來,得講究個等級。

回到家裡,花姐指著一堆帖子說:「早上好些人從門縫裡塞帖子了。這一疊是大理寺的,這一疊是別的衙門的,這一疊是同鄉的,這一疊是鄰居的,這一疊是些商人的……」

祝纓翻了一下,認識的品級之官的帖子她也都送了,這些人也有帖子給她。心裡默想了一下,挑出幾張帖子來,這是她沒有送而別人送給她的,馬上又補了幾張,讓杜大姐一會兒跑一趟。至於商人們的帖子,她就不用回了。

這個年過得與她沒開始管大理寺庶務的時候確實不一樣了,帖子收得多了,禮也收得多了。張仙姑看花姐一筆一筆的記賬,道:「咱家是得有幾個幫手了。」

到了初六日,大家一起去鄭府,大理寺裡六品及以下的官員堆裡都推祝纓打頭了。鄭熹也還與往年一樣,說幾句吉利安撫的話,請大家吃個飯,然後散席。

祝纓這一年在鄭府拜年也與往年不同,她不但參與了鄭府「自己人」的聚會——這一回是沒人開她玩笑叫磕頭拿壓歲錢了。還她與端午五傑一起,又單獨見鄭熹。

鄭熹這個時候也是很放鬆的,問他們過年如何,又問祝纓當值怎麼樣。祝纓道:「都挺好的,阿嶽除夕也當值。」

祝纓與藺振、薑植至今也不太熟,與他倆搭話就少,他們倆之間倒是頗為熟稔的樣子。

鄭熹看著自己手下也分了幾派,無奈地歪歪嘴,鄭奕見狀不由笑了。鄭熹道:「你笑什麼呀?」鄭奕道:「你笑什麼我就笑什麼。」

堂兄弟倆也逗上了趣,此時甘澤進來,說:「小娘子、小郎君要去外婆家了,來跟您辭行。」

「帶進來吧。」

除了鄭家兄弟倆,坐著的人都站了起來。鄭熹道:「你們站起來做什麼?」

溫嶽道:「我該迎一迎小娘子和小郎君的。」祝纓道:「阿嶽都站起來了,我再坐著,看他都得仰著臉兒了,那可不行。」

鄭熹罵道:「你就隻剩一張嘴能說。」

罵完了又對剛進來的一雙兒女說:「來,見過諸位叔伯。」

鄭奕笑道:「哪來的伯父?」

一雙兒女先對他行禮,叫他「十三叔」。

鄭熹道:「你們幾個,坐下。」眾人此時才坐了下來。

鄭奕給他們介紹其他人,藺振、薑植二人年紀略長些,奔三去了。溫嶽、邵書新和鄭奕的年紀相仿,都是二十五歲。祝纓年紀最小——按年紀她也該排最後的。

祝纓看鄭熹這一對兒女長得都挺不錯的,白皙粉嫩,一看就是沒受過苦的樣子。他們看著不笨,但又很從容,與小戶人家那種機靈完全不同,與鄭熹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小姑娘已經有了小少女的模樣,男孩兒卻隻是個孩童的形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選擇性小白臉[無限] 我的領域父愛如山[主文野] 喪係美人,被迫營業[穿書] 七個月的旅行 穿成龍傲天的貓 二次人生從萬人迷開始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主角的白月光 馬甲使用指南 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 攻略對象有了多周目記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