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82 章(1 / 2)

加入書籤

*

轉眼間到了冬天,窗外雪花簌簌的落,天寒地凍的,宮裡人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必須得出去也是行色匆匆。

瓜爾佳嬤嬤早早就把冬衣棉被準備好,不等天冷就把他們家小阿哥層層裹住,房間裡炭火不斷,凍著誰也凍不著他們家小主子。

欽天監的測算沒有出錯,今年冬天連續下了幾場大雪,外城和京郊的村子裡不少房屋被壓垮,好在今年的國庫比之往年寬裕不少,戶部在救災的時候給錢給的格外爽利。

康熙皇帝親政之後雷厲風行下了禁止圈地令,還從八旗勛貴口袋裡掏出不少東西來安頓百姓,經過之前的事情,滿朝文武也清楚了他們家皇上是什麼脾氣。

別看人家年紀小,惹到他了那是一點情麵都不給留。

於是乎,京城的百姓難得過了個安生年。

天子腳下,皇帝時刻盯著,沒有人知道皇帝什麼時候會微服私訪,他們隻知道他們這位皇帝不會天天在宮裡待著,越覺得他不會出門他就越會出門。

京城為非作歹的紈絝子弟不敢和以前一樣囂張,貪汙受賄的官員也收斂了不少。

那些人不怕告狀,隻要家裡有關係,彈劾的折子隻要沒送到禦前他們就有法子壓下來,可是一旦被皇上親自撞見,再多關係都用不上。

雪後初晴,街上的積雪被打掃的乾乾淨淨,安靜了好些天的京城再次熱鬧起來,天冷也擋不住八旗子弟找樂子。

正陽門大街,華麗氣派的酒樓連著好幾家,每家的大廚都有不外傳的菜譜,他們也不怕聚在一起被搶生意,酒樓都開在一起,願意來這兒消遣的人反而更多。

大廚們擅長的菜色不一樣,客人愛吃哪家的就去哪家,一家獨大不是好事兒,大家都有錢賺才是真的好。

開在內城附近的酒樓都裝飾的華麗大氣,來往於這邊的不是達官富商就是宗室王親,都是不在乎銀錢的主兒,把那些爺伺候開心了,手指頭縫裡漏下來的賞錢都夠他們重新裝修一遍。

臨街的包廂裡,熱騰騰的火鍋香氣四溢,勾的人口水都要流下來。

福全拿著碗筷給兩個弟弟夾菜夾肉,隆禧和常寧悶頭苦吃,大冬天的,沒有什麼比吃火鍋更幸福了。

常寧最近開始長個兒,飯量蹭蹭蹭的往上漲,一頓吃掉的飯菜恨不得比之前一天吃的都多。不過吃那麼多也沒顯胖,全都長到個頭上了。

隆禧看著他們家五哥長個兒羨慕的不要不要的,他也想長個,但是就是不長,大概等他飯量增大的時候才會和哥哥們一樣猛竄吧。

全家最矮的七阿哥放下碗筷,看看能吃到地老天荒的五哥,喝口熱飲子緩緩勁兒,然後和他們家二哥一起拿公筷給他們家五哥涮菜。

一個人吃飯兩個服務員服務,不愧是他們家五哥。

他們身邊的太監侍衛在其他房間吃飯,這個包廂隻有他們兄弟三個,乾什麼都不怕被別人看見。

隆小禧故意涮了一盤子常寧不愛吃的青菜,仗著自己吃飽喝足不用再吃,搖頭晃腦說什麼多吃青菜葷素均衡對身體好,小孩子不能挑食,挑食容易長不高。

常寧還沒吃飽,沒空和他鬥嘴,隻是抽空白了他一眼,挪到他們家二哥那邊繼續吃。

「不可以挑食,五哥是不是不想長高了?」欠收拾的小屁孩夾著菜追過去,話還沒說話就連人帶筷子被抱去旁邊。

那筷子青菜最終也被塞到了他自己嘴裡。

五阿哥咽下口中的飯菜,毫不留情的嘲笑偷雞不成倒蝕把米的臭弟弟,「隆禧不能挑食,挑食長不高,你是不是不想長高了?」

隆小禧哼了一聲,「小爺本來就喜歡葷素搭配。」

福全敲敲桌子,警告吃飽了就開始搗亂的臭小子安分點兒,然後才慢條斯理吃他自己的。

顯然,七阿哥就不是能安分下來的人,「二哥二哥,隆禧知道二哥喜歡吃哪個,隆禧給二哥夾。」

福全:……

常寧:……

裕親王揉揉弟弟的腦袋瓜,怕他拿不穩筷子再夾出事兒了來,很快安排他去旁邊桌子上玩茶杯,「隆禧的心意二哥心領了,二哥自己能夾菜。」

常寧也不敢插嘴了,他怕他一開口那臭小子就玩上癮了。

七阿哥見好就收,趴在旁邊的桌上玩酒樓新上的玻璃杯。

冬天天冷,窗戶在有客人的時候輕易不會打開,坐在窗戶邊兒上也沒法看熱鬧,隻能聽見街上人來人往的聲音。

京城什麼時候都少不了熱鬧,最近的熱鬧就是台灣鄭氏那邊的事情,因為過於熱鬧,連茶館裡的說書先生都開始把那邊的事情編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講給大家夥兒聽了。

要說其中沒有他們家三哥的手筆,隆禧說什麼都不信,那種缺德的點子尋常人想不出來,也隻有他們家三哥會那麼乾。

說書先生出來說書肯定不隻是愛好,人家最主要的還是養家糊口,如果有人花錢指定他們講什麼,他們肯定不會拒絕。

京城的百姓一般不會關心別的地方的事情,台灣離京城太遠,除了經常走南闖北的商賈,其他人大多隻是聽個熱鬧。

但是現在,京城周邊的三歲小孩兒都能說兩句台灣鄭經有多可恨。

——話說那鄭經雖名不見經傳,其父鄭成功卻是難得一見的大英雄,那是前朝的國姓爺,帶兵打跑了欺壓百姓的紅毛番的有功之臣。

——鄭成功如何如何暫且不提,隻說那鄭經,這名字取的不好,他可太不正經了。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但是到了鄭經這裡,就成了虎父生犬子,白白敗壞了國姓爺的好名聲。

——聽說國姓爺當年去世的突然,其中隱私如何旁人不敢多說,但是有一點,肯定和他鄭經脫不了乾係,那家夥不光和弟弟的乳母通奸生子,還屢屢違抗父命,甚至煽動將士來讓國姓爺下不來台。不少台灣那邊過來的將士都說國姓爺死的冤,那是被親生兒子給活活氣死的啊。

——諸位要是不信,國姓爺的親弟弟鄭襲可以作證,鄭氏的家事旁人不好多說,但是國姓爺死的冤,平頭老百姓沒法給他報仇,也得把那鄭經乾過的禽獸不如的事情公之於眾。

——可憐台灣那邊的老百姓,本來以為趕跑紅毛番就能過上好日子,誰能料到前有狼後有虎,趕跑了紅毛番還有個鄭經,那鄭經在台灣橫征暴斂養兵,百姓的日子比紅毛番在的時候還要艱苦啊。

——都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那鄭經通奸生子氣死生父,如何能治理好台灣?

……

說書先生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些專注於鄭經通奸生子,有些專注於鄭經欺壓百姓,有些專注於朝廷誠心招降,還有些就是純粹的湊熱鬧,聽說朝廷在台灣府周圍的小島上安了不少火炮,成天就說鄭經麾下的士兵聽到炮響後如何如何。

鄭經麾下的士兵如何如何隆禧不知道,他隻知道京城的百姓吃瓜吃的挺開心。

順治年間朝廷開始海禁,民間的反清主力集中在台灣和沿海等地,朝廷為了防止百姓勾結亂軍,嚴禁商船民船私自下海貿易。

犯禁者不論官民,一律處決,船上的貨物盡數沒收,犯人的家產全部賞給告發人,一旦出現犯禁者,地方文武官一律革職,從重治罪。

康熙元年的時候,鄭芝龍的手下又給鰲拜出了個平賊五策,鰲拜什麼脾氣他還不了解,那就不是個精細人兒,讓他耐著性子分析這條可行那條不可行比登天還難。

於是要命的遷海令來了,從山東到廣東,沿海一帶所有的百姓內遷五十裡,百姓商賈一律禁止出海,沿海的村落城鎮盡數焚燒。

美名曰,他們用不了,也絕對不給亂軍留。

隆禧:……

他想撬開鰲中堂的腦殼,看看裡麵是不是全是水。

剿滅亂軍歸剿滅亂軍,一下子讓那麼多百姓內遷五十裡是想乾什麼?還讓不讓海邊的老百姓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秧子棄療後全員火葬場 死去的前男友突然開始攻擊我 為你情根深種[快穿] 最深念想 月亮捕手 獻給仙君的be美學 非典型救贖[快穿] 我早就不喜歡你了,狗皇帝 娘道文對照組女配[民國] 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