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 160 章(2 / 2)

加入書籤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朝廷派出來的這一行人中誰是主事人,雖然純親王身份最高,但是畢竟年齡擺在這兒,這位爺估計就是出來玩兒,可能連差事是什麼都不知道。

他們想和朝廷打好關係,自然要從徐大人這兒下手,純親王那邊就由那幾個徽商鬧騰去吧。

都說徽商喜歡投機取巧,看現在這情況,可見什麼名聲傳出來都是有理由的。

沒法和徐大人搭上話就去找純親王,找純親王乾什麼,哄小孩兒嗎?

純親王今年年初才出宮開府,皇上心裡估計還覺得他是個不懂事的孩子,現在答應的再好也沒用,等回到京城被皇上一教訓,許下的好處全玩兒完。

到時候他們怎麼辦,還能去和皇上理論不成?

幾個本地大商心照不宣的對了對眼神,清清嗓子端正坐姿,拿出他們最正經的姿態繼續和老徐大人說話。

他們也不求老大人能給他們開後門,隻求老大人提點他們幾句,幾句提點就足夠,他們不是貪心的人。

小曹同學豎起耳朵聽了幾句那邊的談話,還是覺得他們王爺這邊更有意思,太正經了不適合他,像小王爺這樣和誰都能打成一團的才好玩。

隆禧一點也不擔心他忽悠、啊不是、他一點也不擔心他和在座各位好心人做好口頭約定後會被他們家三哥給否掉,事關他們大清的國庫,他的話很有分量很管用。

幸好他不知道在和老徐大人說話的那些人心裡怎麼想的,要是知道的話,今天這宴席十成十的開不下去。

他哥說出門在外想乾什麼就乾什麼,他哥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他哥說他闖禍了也沒關係,總之不管他現在乾什麼,背後都有三個無條件支持他的好哥哥。

嘿,兄長這種生物的存在意義是什麼,不就是為弟弟遮風擋雨背黑鍋嘛。

一場宴席下來,所有人對今天的交際都很滿意,尤其是純親王和那幾個硬擠進來的徽州商人,出門的時候簡直合不攏嘴。

曹寅一邊笑一邊和徐旭齡解釋他們小王爺為什麼樂嗬成這樣,說實話,如果這事兒能成,他覺得雖然不至於利在千秋,至少讓子孫跟著受益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這種事情涉及到的錢財不少,一旦涉及到錢財,其中必然少不了彎彎繞繞,最後能不能成還說不準。

要是朝廷派人來辦這事兒,不巧來了個不那麼光明磊落的,誰知道那些商人是真的自願掏錢還是「被迫自願」,但凡有一個不那麼自願的,最後就會變成朝廷逼迫商人出錢。

老徐大人深有同感,事關錢財,什麼稀奇古怪的情況都會發生,小曹這話不無道理。

「這麼著吧,回頭和三哥說說,這事兒直接交給我,小爺保證不貪他們的錢。」隆禧停下蹦躂的步子,一本正經的說道,「爺保證每一筆錢的來源和去向都記的清清楚楚,絕對不私藏一枚銅板。」

他!愛新覺羅·隆禧!說話算話!

徐旭齡失笑不語,年輕人的赤子之心,也就隻有這樣被保護的什麼黑暗都不知道的人才說得出這種話。

他相信小王爺自己能做到不貪錢,但是他不敢保證底下人不會陽奉陰違。

得嘞,這事兒最後還要皇上親自拿主意,他們在這裡說再多也沒用,還是趕緊把手頭的事情辦完比較好。

他們要在沿海一帶走一圈,現在才走了一半,還有很多地方沒去,不能再和之前一樣磨磨蹭蹭一個地方待好幾天了。

隆禧樂顛顛的回去休息,養足精神之後很快上路,現在的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騎馬還會被小馬駒顛下來的他,現在的他可以縱馬馳騁三千裡。

反正一路上他最閒,正好趁此機會把策劃做出來,這樣回京城後才好申請立項。

他封王之後乾的第一件大事,不說驚天地泣鬼神,至少要讓滿朝文武都知道他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兒。

如此忙活了好些天,就在隆禧把他精心打造的策劃書送回京城後,得到的回信不是他們家三哥的嘉獎,而是那家夥準備帶著老婆孩子南巡。

南巡就南巡,他還帶著老婆孩子,這又不怕刺殺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京城還沒人攔著他,按信上的說法,他們家瑪嬤都沒說不同意。

這可能嗎?

隆禧覺得不太可能,他出門的時候瑪嬤就不太樂意,怎麼到他們家三哥那裡待遇就不一樣了,三哥比他穩重嗎?

才沒有!

皇帝要南巡的消息一傳過來,隆禧也沒心思跟著徐旭齡在沿海考察民情,隻想插上翅膀飛回京城。

直到他發現信上寫的是明年南巡,才把立刻回京的打算給消了。

明年啊,那沒事兒了。

今年還沒過一半,明年的事情誰說得準,沒準兒朝中大臣都在等明年再勸諫,現在就勸有點早,萬一現在勸了到時候皇帝又起了心思,他們還得費盡心思再勸一遍,多麻煩。

他倒不是不想讓皇帝南巡,皇帝出行那麼大的事情不是說說就能走的,提前肯定要安排的妥妥當當,以他們家三哥的脾氣,這話既然已經說出口,不管別人怎麼勸他都會走這一趟。

以江南如今的情況,也不一定會有那麼多大臣會反對。

他就一個想法,好歹等他回去再出發,他也想成為南巡隊伍中的一員。

三哥帶上老婆孩子,又怎麼能不帶上弟弟。

京城留二哥監國,他可愛的弟弟們還能順便幫他看孩子,一個弟弟帶一個崽,完美。

遠在京城的承瑞、承祜還不知道他們已經被他們家小叔安排的明明白白,兄弟倆從開始上學開始每天都過的非常充實,上午下午晚上都有安排,等到上課的師傅休息,他們家汗阿瑪又帶他們去園子裡看稻米是怎麼長出來的。

小叔說的不錯,他們汗阿瑪的確很喜歡種地,要不是生在皇家小小年紀做了皇帝,沒準兒他們汗阿瑪會長成一個優秀的田間老農。

「汗阿瑪,這裡的稻子比其他地方長的更好嗎?」倆小的都聽過他們家汗阿瑪在這園子裡得到「天選稻種」的故事,心裡相不相信暫且不說,反正不能傻乎乎的直接說出來。

康熙說起這個眼睛都亮了,這滿園的稻穀都是他辛勤勞動的成果,是他的辛勤勞動再加上一點點的上蒼庇佑,所以才有現在的禦稻種,他這個大功臣當然有資格嘚瑟,「等你們再長大些,讀完四書,到時候就可以找農書來看看。漢人的農書編的很好,《農政全書》、《天工開物》,都很值得研讀,正可惜現在的讀書人大多對那些不感興趣,用到的更是寥寥無幾。」

也是,那倆書編撰完成的時候老朱家的江山都換主人了,自然沒什麼人關注這些。

好在有他這個麵麵俱到的皇帝在,前朝完不成的事情他來完成,前朝拿不下的事情他來拿下,雖然老朱家的人都不在了,但是在給老朱家添堵這件事情上,他還是很有興致。

宮裡最能看得進書的非他莫屬,即便算上朝中那些大臣,也沒幾個能和他一樣堅持每天讀書,更不要說這種對士大夫來說有些偏門的書。

不久前他還問過法蘭西的傳教士,們那邊是怎麼種地的,不問不知道,問了之後才發現還不如他們。

西洋人不光不會選種,甚至連肥田都不懂,種地的時候輪流耕種,全靠時間來恢復土地的肥力,聽著就浪費。

然後,他就在法蘭西傳教士的真摯請求之下,給他們的皇帝陛下寫了封信來交流這方麵的心得。

想要農書嗎?

這不得意思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康熙:小錢錢小錢錢小錢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秧子棄療後全員火葬場 死去的前男友突然開始攻擊我 為你情根深種[快穿] 最深念想 月亮捕手 獻給仙君的be美學 非典型救贖[快穿] 我早就不喜歡你了,狗皇帝 娘道文對照組女配[民國] 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