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稻花香(1 / 2)

加入書籤

「我就是田永太,請問你們是?」一位五十來歲,皮膚黝黑的男子出來問道,他的膚色和趙洪章、袁老一樣,一看就知道是經常下田風吹日曬的結果。

「田站長您好您好,我是惠農集團的李未!是袁研究員介紹我過來的!」李未拿出袁老的介紹信遞給田永太。

眼前這位在行業外名聲不顯,但是在後世行業內卻廣為人知,人們如此評價他的貢獻:袁老培育出了產量最高的大米,而這位則培育出了全中國口味最好的大米!日後五常大米的名號響徹全國,原因就在他身上。

五常大米的口感雖然比不上響水大米、禦田胭脂米、萬年貢米等米屆頂級奢侈品,可這些大米動輒就要幾千塊一斤,普通老百姓那裡吃得起?五常大米雖然比普通米要貴,但勉強還在老百姓的承受範圍之內。

「是搞雜交水稻的袁研究員?」聽到袁老的名字,田永太頓時肅然起敬,將他們迎進去倒好水之後,說了聲抱歉,然後便拿著袁老的書信看了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huanyuana】

「當年去外麵開會的時候,聽過袁研究員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啊!現在袁研究員又給我們幫了這麼大的忙,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感激了!」看完書信後田永太說道,書信的內容很簡單,除了介紹李未的身份之外,就是說李未願意在肥料、設備、資金上給他提供幫助,讓他能夠擁有更優握的研究條件。

「設備和肥料已經在路上了,這兩天就能送過來,袁研究員的研究結果已經證明,緩釋肥確實可以提高稻米的產量,計算機輔助也可以幫助您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至於資金方麵就更沒問題了,您需要多少說個數就行,我這邊無償提供給您,不需要任何回報!」李未笑嗬嗬說道。

「這怎麼好意思呢!」田永太如今隻是鄉農業推廣站的站長,啥時候遇到過這種好事?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這也是我們惠農長期堅持的項目,我們不止給您提供幫助,同時也在給袁研究員、搞小麥育種的趙洪章趙委員、搞玉米育種的李登海李老師提供類似的幫助,您就收下吧!要是還不放心,我去找咱們市的領導談!」李未現在拿出全國政協委員和工商聯副主席的身份去找當地領導,他們肯定一百個支持。

「袁研究員的話我肯定是信得過的,不過我們畢竟是國家單位,要乾什麼肯定得通過領導的批準。」田永太心動了,但是他還是有些好奇,「李老板您找袁研究員、趙委員、李老師這些育種專家合作,我可以理解,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但我隻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個農業推廣站站長,您找我有啥用啊?」

如今的田永太和袁老、趙洪章、李登海等人相比確實不算啥,但是李未知道,他馬上就會培育出一種超級好吃的稻米,五常大米日後能名震全國幾乎就全靠這種大米,所以他怎麼可能錯過?

「您可太謙虛了!我來之前已經打聽過了,您對咱們五常大米的貢獻那可是太多了!能為您這樣的專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也是我的榮幸!」李未客客氣氣說道,「不過我之前隻覺得五常大米好吃,名聲響亮,但五常大米為什麼好吃,我還是有點不明白,您能幫我介紹下麼?」

「這我就太清楚了!首先是我們這兒的水土好,好水好地才能種出好米來!」田永太自豪地說道,「咱們五常三麵環山,盆地開口朝西,東南部山脈擋住了東南風,而西部鬆嫩平原的暖流可直接進入盆地內回旋,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係縱橫、水量充盈;土壤類型主要以沙壤土和草甸土為主,土壤酸鹼度、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適中,最適合種植大米。」

「這種氣候條件使當地收獲的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飯粒油亮、香味濃鬱,水稻中乾物質積累多,營養成分高,可速溶解的雙鏈糖含量高,所以吃起來香甜;另外由於支鏈澱粉含量高,米飯油性大,清澹略甜、綿軟略黏、芳香爽口,我現在就讓食堂開始準備,待會兒大家一起嘗嘗。」

「其實早些時候,五常大米還沒有現在這麼好吃,咱們五常人為了種出好大米,也是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田永太給他們講起了五常大米發展的歷史,「雖然在清朝時候五常大米就被列為貢品,但那時候隻有少數地方能種。」

「解放後,我們在侵華日軍留下的水利工程的基礎上修建了龍鳳山水庫,並建設了配套渠係,讓牤牛河沿岸的水稻種植麵積一舉突破了十萬畝大關,並且隨著新水裡體係的建設,種植麵積不斷增加;但是那時候的種植方式還比較粗放,實行的漫撒籽,淺翻地不施肥,後來從朝鮮族同胞那裡學會了插秧技術,五常大米的產量和質量才有了質的飛躍!」

「第二次飛躍則來源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時候中日剛剛恢復邦交,雙方關係非常好,於是咱們省政府就和日本農林水產省進行合作,請日本專家來幫助我們提高水稻耕作技術水平;日本派了山本一輝、冬國雄、福田三位水稻專家來幫我們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包括水稻機械化、大棚盤育苗、化學除草、機械化收割、脫粒等等,這些援助的作用非常大!」

李未邊聽邊點頭,他還知道這些援助機械都是日本久保田提供的,這也是久保田第一次在中國北方推廣和應用,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東北人就認準了久保田這個牌子,今後時風想要和久保田競爭,估計壓力不小。

「另外在育種方麵,我們也做了不少工作,69年的時候五常遭遇到低溫早霜的自然災害,咱們龍鳳鄉的水稻減產非常嚴重,於是我和好多人都開始琢磨,要是能讓水稻早熟,就可以避開早霜的威脅了!最後一名老農告訴我們,要是遇到大災早霜年份還能發現有成熟的稻穗,就把這個稻穗保留下來育種,這種稻穗就是我們要找的早熟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就是富二代! 從逆練辟邪開始 諸天:從四合院治禽開始 重生1983:回到妻女死亡那天 我的動漫之王物語果然沒問題 遊戲王降臨全球 反派:從舔狗開始逆襲 女配超強卻拿了戀愛腦劇本 人在吞噬星空,剛加入聊天群 同時穿越了諸天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