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北之敵(1 / 2)

加入書籤

高澄被高歡推出來當惡人,但他的手中還握著崔暹這麵擋箭牌。

任他漫天箭雨,統統射向崔暹便是,小高王自是巋然不動。

了解了高澄的心意,崔季舒離開渤海王府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飄的。

老侄子崔暹躍居考功曹郎中的那點不滿,也早就煙消雲散。

世子的一番話,言猶在耳:宰輔不黨,卻不能沒有人望。

得罪人的事當然不能讓他崔季舒去做。

而崔暹最先得罪的不是高黨勛貴,而是考功曹吏員。

考功曹設立之初的目的是考核政績,以作升貶。

但隨著停年格的推行,哪還需要這麼麻煩,徑直將官員名錄翻開,按照資歷升遷便是。

也是這個原因,原本吏部六曹中最緊要的考功曹,反而最是清閒,又因為職權關係,油水也夠。

這麼多年養尊處優,早就是人浮於事的狀態。

而崔暹任職考功曹郎中,第一項命令便是讓吏員們整理官吏過往政績,習慣了舒適圈的眾人頓時遭了難,背後對他也多有議論。

若光隻是議論便也罷了,高澄就從來不懼人言,但偏偏還有人消極怠工磨蹭事。

見微知著,高澄對於因停年格頒行多年來,元魏官場所形成的懶政風氣,深感憂慮。

當即授意崔暹在考功曹中狠抓典型,不用擔心缺了人手。

高澄往鄴城一行,河北大小豪族塞給他的青年才俊數不勝數,身邊並不缺能用之人。

崔暹得到高澄吩咐,大力整頓考功曹風氣,抓出幾人將其開革,又有高澄派來的河北士人填補空缺,一番殺雞儆猴後,眾吏也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在隨意可被替換的危險下,考功曹上下一改往日憊懶作風,個個滿懷高度的熱情,為大魏燃燒自己的光芒。

通過對官員政績整理,既有了往後官員升降依據,又嚴肅了考功曹內部作風。

高澄很滿意崔暹的作為,但這注定隻是前菜,真正的考驗還在正式推出新的官吏升遷標準。

就在高澄為指定新的升遷標準而整日與幕僚商議的時候,來自晉陽的指示讓他暫時放下了吏部,轉而過問起外交。

高歡授意由高澄組建使團,出使蕭梁、柔然,分別與他們議和。

先後鏟除阻隔在山西與關東之間的紇豆陵伊利、以及劉蠡升勢力,保障了糧道安全,高歡也開始著手他統一北地的進程。

一個魏國,怎麼能有兩個朝廷。

大魏忠良賀六渾絕不允許有野心家妄圖分裂自己的祖國。

而在此之前,自然要解決梁人與柔然的後顧之憂。

其實在高澄看來,派遣使團結盟議和,並沒有多少用處。

柔然無信,尋利而來,得利而去。

而對於南梁來說,蕭衍太老了,暮氣沉沉的他癡迷佛教,早就沒了早年的銳意進取的心氣。

無論北方打成什麼樣,對他來說派去小股部隊扌莫獎,復刻陳慶之奇跡當然最好不過,縱使失敗,也無傷筋骨。

用曹操的話來形容就是塚中枯骨。

更何況自從目睹高歡崛起的經過,至少高澄是不在相信盟約這種事情。

就算東魏與南梁成功議和,一旦高歡勢如破竹,蕭衍有心阻止高氏一統北方,也能夠輕易毀約背盟。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政治信譽都向高歡看齊,高澄雖然不抱多少希望,但也姑且一試。

關於出使南梁使團的人選,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幕僚溫子昇。

溫子昇有一個優點,蕭衍十分推崇他的文采,甚至將他比作曹植、陸機。

想來,有他在,使團在南梁也能順利許多,關鍵也是高澄不相信蕭衍能乾出扣留使節這種不要臉麵的事情。

其實高澄也想去看看江南人、物,可他的身份注定要麼飲馬長江南岸,要麼敗亡之後,或囚、或逃,才能走進建康城。

把溫子昇喚來,高澄告知道:

「父王起意派遣使團南下與梁人議和,梁主素愛你的文采,鵬舉可願為我往建康一行?」

話一出口,高澄就感覺各種怪異,六百年後,有一個嶽鵬舉,反對議和,力主抗金。

而如今溫子昇頂著鵬舉的表字去議和,未免辱沒了鵬舉兩個字。

「仆並非能言善辯之士,唯恐誤了高王與世子的大事。」

溫子昇推辭道。

高澄卻不容他拒絕:

「襄陽片石,遍傳江南,上至高門名士,下至販夫走卒,無一不盼能一睹鵬舉風采,此行非你不可。」

所謂襄陽片石,是當初高澄初見溫子昇,命他作《記襄陽破陳慶之》一文,於襄陽刻碑立石,記錄自己的文治武功。

文章傳至江南,被江南文士爭相傳頌,譽為襄陽片石,昆山片玉。

哪怕隻是一塊石頭,因其所記載的文章,也能堪比美玉。

這件事情被高歡知道後,特意從晉陽派來信使,命溫子昇作文,紀念自己在韓陵以弱勝強,大破爾朱氏的豐功偉績,並同樣在韓陵山下刻碑立石,還美其名曰:韓陵片石。

這不要臉的模樣,兩父子是湊到一塊了。

見高澄態度堅決,溫子昇隻能被動地欣然領命。

高澄又問道:

「梁主問起江北人物,鵬舉應該如何言語?」

溫子昇當即奉承道:

「江北多英雄,首推高王與世子。」

出乎溫子昇預料的是,高澄居然搖頭否定道:

「父子兩代英雄,恐梁人疑慮,不願與我和好。」

這下溫子昇可不敢自作聰明地貿然作答,而是詢問高澄道:

「仆愚鈍,還請世子明示。」

高澄沉吟後,說道:

「你且記住,但凡梁人問起江北人物,便要誇贊父王,旁人問及澄,你需要神色間帶上幾分輕視,卻不能作答。

「期間假作醉酒,與人密語:『鮮卑小兒,仰仗其父得以身居高位,賢士輔佐才能稍建功勛。

「『領軍征伐,軍務皆由慕容紹宗主持,安定地方,政事交由幕僚處置,高子惠卻竊以為己功。

「『其人居功而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卻輕賢,封賞隨心,身側多有幸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術法書冊 海賊:七代目漩渦鳴人參上! 食戟之零 從DNF關服開始當神豪 休夫後帶著手機嫁你弟,讓你追悔莫及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