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花廳講話(1 / 2)

加入書籤

大薩拉基裡奧宮,花廳。

這裡原本是奧斯曼宮廷甜點師準備玫瑰蜜餞的地方,所以種滿了嬌艷的玫瑰,甜膩的香氣充滿了整個花廳。

這一次來聆聽禦詔的不隻有奧斯曼的官員,還有外國使節和記者(通常他們不會受邀參加這類儀式)。

很快那些西方的使節和記者便第一次見到了,那位傳聞中「弱不禁風」的蘇丹。

十六歲的麥吉德顯得纖瘦,且沒有攻擊性,這為他贏得了一部分人的好感。畢竟奧斯曼曾經是橫亙在歐亞大陸中間的怪物,甚至間接導致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

如此一個人畜無害的男孩,統領這個曾經讓世界忌憚的帝國,對大家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

男孩開口了,他的聲音很輕柔,每一句話都是先用奧斯曼語講一遍,再用英語重復一遍。

這讓很多人看到了一個博學的蘇丹,英國大使坎寧更是稱其為東方世界的「文明人」。

麥吉德覺得此時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一身西裝常服打扮,沒有選擇穿軍服就是為了向西方釋放善意以顯示自己和過去的統治者不同。

可是他說英語,而沒有選擇說其他國家的語言,讓一些官員覺得自己被輕慢了。

花廳禦詔本質上講,是對馬哈茂德二世改革的一種繼續和延伸。它承載了馬哈茂德二世的各種計劃和理念,並且添加了更多西方元素,和麥吉德自己的理解。

與其說這是一份公開的詔書,不如說他是一部憲法,事實上,這份花廳禦詔被人認為是東方最早的一部憲法。

最後麥吉德本人向花廳禦詔的根本理念和議事機構做出的決議宣誓,更是驗證了這一觀點,隻不過最終見證人從上帝換成了安拉。

花廳禦詔確立了奧斯曼國民的生命、榮譽和財產,以及自由和安全都受到法律保護。

經濟上用固定計稅征稅體係取代了落後的包稅製,歐洲諸國大多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廢除了這一製度,奧地利則是在特蕾莎女皇時期改革了這一製度,在約瑟夫二世晚期又恢復了這一製度。

軍事上,再次提出了編練新軍,並且確立了常態的征兵流程,明確了軍人服役年限,效彷普魯士實行普遍征兵製。

司法上,要求審判公正公開,還製定了相關法律,來懲罰未經合法審判就施以懲罰的人。

其中最為激進,也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改革就是:

奧斯曼帝國的所有臣民,不論種族和信仰,都享有相同的權利。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是民族同化政策,也可以理解為是消除了天方教、東正教、天主教徒之間的差別。

理論上,奧斯曼的全體國民在法律、稅收、財產、教育,以及在軍隊和政府部門的選拔中擁有相同的權利。

實際上,第一次亞美尼亞大屠殺很快就會到來。這場屠殺,針對的對象正是亞美尼亞地區的天主教徒。

理由是亞美尼亞人的羊,吃了突厥人的莊稼,並且用糞便汙染河流。

直到一戰奧斯曼徹底解體,亞美尼亞人都沒獲得所謂的平權。

所以弗蘭茨一點都不擔心,奧斯曼帝國的改革會真的讓其重回巔峰。

在場的大使和記者紛紛稱贊麥吉德,是一位仁慈開明的君主,一時間歐洲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刊登了此次花廳禦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