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各憑本事(1 / 2)

加入書籤

《泰晤士報》「這個政策有著驚人的效果」,「讓英國和法國公眾對奧斯曼帝國的看法大為改觀」。

與英國人的吹捧不同,老辣的梅特涅親王斷定麥吉德的改革,不過是裝點門麵的小把戲而已。

因為這個花廳禦詔的時間點太奇怪了,正常來說國家改革都會是平穩期才會進行。

而現在馬哈茂德二世剛剛過世,前線大敗,與埃及的戰爭前途不明,周圍更是虎狼環伺,處於風暴中心的奧斯曼居然要改革。

這毫無疑問是一招以退為進,奧斯曼的崩潰顯然不符合英國的利益。麥吉德清楚他此時隻能向英國求援,俄國出兵一定趁機索取更大的利益,那樣奧斯曼帝國就更加被動。

可英國似乎打算按兵不動,那他就擺***英國人動手。而且就算麥吉德想要靠奧斯曼自己的力量,扭轉頹勢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首先奧斯曼帝國已經損失了超過半數的海軍,若是再和埃及發生海上沖突肯定必敗無疑。

其次北線的部隊一旦南撤,俄國、奧地利帝國都可能會參與這場瓜分奧斯曼的饕餮盛宴之中,到時候就算英國出手也搬不回局勢了。

索性直接擺爛,如果英國真不出手,那就和埃及單方麵媾和,畢竟現在形勢比人強,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奧斯曼的體量依然遠大於埃及,隻要給他足夠時間改革,一定可以訓練出一支能打敗埃及人的軍隊。

不過梅特涅也在其中嗅到了一絲機會,也許這位聰明的蘇丹會願意和奧地利做一筆交易,用毫無價值的波斯尼亞換取奧斯曼帝國的和平。

但無論如何,由於花廳禦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奧斯曼帝國,尋求機會,他們希望能在這重生的帝國中獲取好處。

花廳禦詔在奧斯曼國內非天方教的臣民中間掀起了一股參軍熱,無數異教徒和地位低下的少數民族宣布為奧斯曼帝國而戰。

同時大量的遊擊隊在埃及軍隊的後方出現,嚴重地阻礙了埃及軍隊前進的步伐。

阿裡的長子易卜拉欣感到了一絲擔憂,在他眼中遊擊隊要比奧斯曼的軍隊更難對付。西奈半島本就補給困難,如果戰爭持續太久,恐怕埃及的國力會吃不消。

而且英國人、俄國人就像他頭頂上的兩把利劍,讓他始終寢食難安。

而另一方,默罕默德·阿裡也準備好了舞台,他為這場大戲準備十年,現在就等英國人入場了。

法國的代表基左是英國人的舔狗,他一貫認為法國想要崛起必須和英國人搞好關係,所以也極力吹捧起麥吉德的改革來。

梯也爾則是再次催促默罕默德·阿裡,盡早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以免列強乾涉,但他也重申了法國的態度,法國不懼怕英國。

可花廳禦詔的影響,依然無法徹底抵消馬哈茂德二世之死帶來的影響。

英國國內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前景,表示擔憂,畢竟現在戰局不利於奧斯曼,而君主的死亡究竟會給這個古老帝國帶來多大的影響,一切尚未可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飛揚年代:從采購員開始 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芯片 穿越三年,前任找上門 人在綜影,浪到失聯 你是在做夢嗎 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 七零小辣妻,嫁給糙漢後暴富了 海賊之全員惡人 從凡人開始問道長生 次元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