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敘往事 你該問自己,你的《羿神訣》是……(1 / 2)

加入書籤

客人來了又走了,園中隻留下那朵豆綠的牡丹倚牆開著。

宋蘭真原地立了許久,卻忽然不很明白。

但轉念又想,自己何時明白過?正如昨日劍台春試,明明劍首已唾手可得,可生死之際,她卻偏偏要舍命與張儀一搏。就連武皇的金鈴為她響徹,那般萬眾矚目的時刻,竟也不見多少歡欣,隻是獨個轉身走遠……

沒有人能理解周滿,她似乎也不需要旁人理解。

直到那一刻,宋蘭真才隱約察覺:所有人,包括他們這些年輕一輩的世家驕子,所渴望、所爭奪、所夢寐以求的劍首,在周滿眼底,或許與年幼稚童手裡爭來搶去的彈珠毫無區別。在他們鬥得頭破血流時,她早已從他們身旁走過。隻是誰也不知她究竟要去哪裡……

高執事小心地候了好一陣,才上前問:「小姐,我們現在?」

宋蘭真終於回神,隻道一聲:「走吧。」

桌上放著蘭花的那隻匣子,在短暫的沉默後,被一隻手輕輕合上。

青鳥駕著鸞車,振翅飛向雲外。

學宮中最後一批屬於世家的修士也撤走了,隻在夕陽微紅的艷影裡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跡。

劍頂之上,岑夫子等人佇立遙望,皆肅穆不語。

太陽的影子沉入西山,夜幕輕紗似的罩了下來,劍閣飛簷下飄盪的鈴音,也隨之變得溫柔和緩,仿佛在低低地向人訴說著什麼。

劍閣內,傳來一聲壓抑的咳嗽。

望帝坐在昏暗的牆角,用那皺如橘皮的手攏著案頭那盞油燈,慢慢將燈芯點亮。一小簇火苗,頓時「啪」地輕輕爆了一聲,燃起來,將閣中那尊高大的武皇造像照得亮了一些。

這時他聽見了腳步聲,於是轉頭看去。

那名自鈴響後便消失了整整一日夜不見蹤影的年輕女修,從外麵走了進來,身上狼藉一片,殘血未乾,甚至還濺了不少泥點。但她帶了一朵牡丹,一朵看上去比她好不到哪兒去的牡丹。

焦黑的花瓣,像是在烈火裡燒灼過。

她便將這一朵牡丹,獻在武皇座前,仿佛重逢了故人一般,抬起頭來,望著那尊造像俯視蒼生的雙眼,久久沒有言語。

望帝也看了許久,直到壓不住喉嚨裡又一聲咳嗽,才打破沉寂:「這時節,蜀地之內,隻宋氏避芳塵園中才植有牡丹,但鏡花念及昔日與武皇的舊恨,怕早一把火燒之而後快,難為你還能尋來這樣一朵。」

周滿道:「有更好的,隻是我不想選。」

猶記得,前世也是這樣寒酸的一朵,武皇未曾嫌棄,在隕落三百年後,依舊在絕境中為她開了一條生路。今生一切倒轉重來,她原想換一朵世間最好的牡丹,才往避芳塵去借。可真到要摘下那朵豆綠時,卻覺世間再無一朵比焦土裡的那一朵更好。

她低喃道:「武皇陛下均天下、等貴賤,料來不會介懷。」

望帝卻道:「世人皆道金鈴響徹,是武皇終於選出了自己的傳人。全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艷羨你,可我看你,好像並不高興?」

周滿想,原是高興的。

畢竟耿耿於懷之事終於得解,誰能不心懷大暢?但過後思量,卻不禁要想,或許不承認自己的,從來不是武皇的金鈴,而是那個吃過太多苦以至於不相信半點有甜的自己。

劍閣聞鈴,原來並非響在耳畔,而是響在心底。

她並非不高興,反而是因為放下了心結,有所了悟,所以更為復雜,更難對外人道罷了。

周滿轉過身,隻道:「今日劍閣金鈴固為我響,可一想到從此以後,不知有多少人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想要殺我而後快,又怎麼高興得起來?」

這話出口,已褪去了先前的沉重,甚至帶點打趣的味道。

望帝似乎沒有想到:「你竟然知道。」

周滿與這位老者足夠熟稔,此時灑然在他對麵坐下,拿起案邊的酒壺,就給自己倒了一杯,便道:「昔年武皇宰執天下時,三大世家俱要伏首於前,想來是對武皇恨之入骨,否則也不必在武皇隕落後,四處搗毀她舊年造像。金鈴選的既是武皇傳人,第一個容不下我的便是三大世家。其中鏡花夫人與武皇更有貶謫瀛洲的深怨,連滿園牡丹都都要遭她毒手,我豈能幸免?更何況,還有泥盤街、明月峽的舊仇在……」

話到這裡時略略一頓,腦海裡甚至浮出了張儀那張平靜的麵孔。

早在方才來的路上,她就已仔細想過。

前世她拿起倦天弓時,王殺於劍閣悟道突破,金鈴驟然響徹聞於天下。王殺有神都公子之名,是天下公認的聖主,又得天人張儀輔佐,她那時再狂妄也不會去想,金鈴是為自己而響。

但有這一世對比,前世便顯得疑點重重。

金鈴究竟為誰而響,暫未可知;可昨日張儀為金鈴的力量所傷,卻是她親眼所見,而前世,對這一細節,她從未有過任何聽聞。

是前世此事從未發生?

又或者,是有人瞞天過海,故意向全天下隱匿了此事的消息呢?

周滿忍不住要算,前世自己之所以對王氏、對神都,一再克製,甚至願意壓下剔骨之仇不報,有泰半緣由,都在於顧念那位神都公子乃是武皇金鈴選中之人,而自己深受武皇大恩,怎能反對武皇的傳人出手?可若金鈴之事,從頭到尾都是張儀與王殺聯手炮製,冒名頂替,那這二人於人心的了解之深、算計之毒,實在使人感到可怖。這一世,想必也不會是什麼好相與之輩。

一念及此,她竟笑起來,一口飲盡杯中酒。

燒春烈酒,入喉滾燙,卻將雨中淋了一日夜的寒氣驅散。

周滿隻道:「總而言之,劍閣今日聞鈴,放在我周滿身上,非但不是求不得的幸事一件,反而是滅頂的大禍一樁。從此以後,全天下怕找不出幾個不想殺我的人了!」

話中之意,分明十分嚴峻。

然而觀其唇畔笑意,卻哪裡有半點在乎的模樣?

望帝於是想,若非有這般過人的膽氣,武皇又怎會選中她?可緊接著,撿起燈盞旁那半支殘箭,竟道:「從此以後,大半個天下要殺你不假;但金鈴真正要選的,卻未必是武皇的傳人……」

周滿一怔:「什麼?」

望帝卻先未回答,而是慢慢看過那半支殘箭後,抬首望向閣中那尊造像,才道:「三百年前,青帝、白帝、武皇,還有我,四個人先後封禪證道,為當世最強,時人遂以『四禪』名之。可實則,我四人各在一方,交集甚少,性情也全不相同。青帝封禪最早,向求長生,最是灑脫;其次是我,醉心武道,寡言少語,久在蜀中,極少外出,更趨利避害一些;武皇封禪在望帝之後,但好周遊天下,結交群豪;白帝悟道最晚,但進境最快,且以人身修出龍形,驚世駭俗,則向來孤僻桀驁。若一定要說有什麼相同之處,便是我四人皆一心向道,於世俗權勢從來無心……」

這竟像是憶及了往昔。

可周滿聽到此處,心中一凜:望帝既命邱信使來尋自己,自不會是單純要與她追憶往昔,恐怕接下來要說的事,樁樁件件都與金鈴有關。

她可記得清清楚楚——

武皇後來分明壓服了世家,統禦六合,豈是與世俗權勢無關之人?

果然,望帝的話鋒緊接著便一轉:「但有一年,武皇自海外雲遊歸來,本來已隻差一步邁入天人境的修為,竟然自此停滯,再無寸進。我等皆道,修煉皆有瓶頸,誰都一樣,初時也並未在意。可誰想到,忽有一日,她閉關出來,竟然發信邀集我等,說自己雲遊中得了六枚金烏遺骨,想要在天下六州,鑄造六枚劍印,均平各州靈氣。」

周滿當即道:「有劍印之前,天下靈氣從來西多東少,尤其三大世家所在的神都,更被譽為靈秀之地。而涼州靈石礦脈最多,也早在世家掌控之中。鑄造劍印,旁人或許兩可,但世家必定絕不容許。」

望帝點了點頭:「不錯,我等當時,也是這般顧慮。果然,消息一經傳出,三大世家便齊齊反對,聲稱靈氣分布自是天定,人力改之未免有傷天和,勸我等慎重。」

周滿心道,那恐怕是沒勸住。

望帝說到此處,蒼老的麵容上也終於浮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後來的事,你想必已經猜到。武皇這個人,雖好結交群豪,可自負修為,而彼時三大世家中,道陵真君王玄難、鑒天君宋化極與不夜侯陸嘗,不過區區渡劫期修為,她豈會將三大世家放在眼中?對方既然不服,便先打上神都以一敵三,放下狠話;而後回到齊州,乾脆將玉皇頂一占,連山下弟子三千的巨派儒門一並打了,強行收歸到麾下,又廣收羅門眾,建起自己的道場。勢力一路西擴,逼向神都,連當時列在『四絕』之中的琴奴王襄,都因不願與鏡花成婚,反投到武皇麾下,三大世家才知自己抵擋不住。但其時,宋化極與陸嘗仍有一戰之意,是王玄難力排眾議,主動登上岱嶽玉皇頂求和,從此消弭了爭端,至少在名義上臣服於武皇……」

周滿聽到「王玄難」三字,眉頭已然大皺。

望帝卻是續道:「自此,再無一人敢反對鑄造劍印之事。武皇於是再邀集我等三人,先進儒門強為青帝取了他最饞的聖賢酒,又將江北瞿塘峽口劃給白帝,為其建城,才換得他們出手。」

周滿忽然問:「那您呢?」

望帝恍惚了一下:「我?」

周滿道:「要鑄造劍印,均平天下靈氣,想來絕非一人之力便可。武皇既邀請您與青帝、白帝三人,必是要集四人之力才有成功的希望。她一定也想方設來勸您了吧?」

青帝好酒給酒,白帝要城給城,沒道理把望帝忘掉吧?

周滿自然以為武皇也投了望帝之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七零嬌妻海島甜寵日常 菟絲花女配(快穿) 異世天災之我有盲盒係統 我的幻獸能進化 因緣庵 愛你時瘋 養生少女在娛樂圈爆紅 我綁定了育兒係統(清穿) 發現熱戀十年的丈夫出軌後我重生了 笨蛋太子妃養成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