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米裡加砂(1 / 1)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三十六章米裡加砂

王穿一聽,其實心裡已有答案,自福王在鳴翠樓說過之後,王穿也細想了此時賑災的辦法,畢竟糧食有限,所以要想全部把這些災糧救濟下去,必然要走不尋常的路。

「回皇上,微臣並沒有什麼良策,卻有個餿主意,當著這麼多重臣在,小子也不敢再說,怕再惹得大家嘲諷。」

王穿此時也是小心多了,而且明知朱由校想知道,也想通過自己的口來說一些其它朝臣不敢說的事,可他還是故意賣了一個關子。

因為他此時想講的確實是一相餿主意,自己都沒有把握也沒有充足的理由。

塔讀小說a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畢竟賑災一事非同小可,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朝廷和皇上的形像。

像王穿這樣的現代青年來說這當然是一個難題了,也是一個考驗,畢竟現代社會就算有災他也沒有救濟的經驗。

「哈,哈看來你學得挺快的,不過朕卻並不喜歡你這樣猶豫怕事的性格,朕之所以重用於你,是因為你不與眾同,雖然有時說話分寸把握上有所欠缺,可你總能找到問題的關鍵。qqxsΠéw

對於賑災之事當然慎重一些也是好的,但今日來此的都是我大明天啟的重臣,是良臣,而且都經驗豐富,縱然你說的是餿主意,相信他們也不會嘲諷於你,你就放心吧。

畢竟若說他們年輕之時,就像此時的朕一樣,誰還沒有一些餿主意呢,但說無妨,也讓朕見識一下你的奇思妙想。」

朱由校此時興致很高,剛才那些憂慮之事似乎已然得到時解決,所以此時說起話來也是語氣輕快,看不出半分內憂外患重壓下的樣子。

王穿一聽,也是環視了坐著的這些重臣,說實話這些人此時對於王穿到也是十分佩服,而且打心裡也尊重王穿的膽識,大家表情都帶著期盼。

從另一方麵來說,皇上都已經這樣說了,已然做好準備接受王穿更荒唐的餿主意了。

「回皇上,小子覺得若是救濟糧準備充足之後,在下發之時應該在糧食中加入一些砂子。」

王穿此時頓了一頓還是把話說完了,此時話一出口最先笑起來的竟然是朱由校,而非其它朝臣。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歡迎下載a免費閱讀。

「王穿呀王穿,你剛才所說還真是餿主意呀,你還真是讓朕對此大開眼界。」

朱由校說完也是像聽笑話一樣,止不住笑。

既然此時皇上朱由校都自己嘲笑起來,那麼其它朝臣自然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可王穿看了看,所有人中就連皇上身邊的王體乾與魏忠賢都麵帶嘲諷之意,雖然他們不敢公然笑出聲,但滿臉的嫌棄之意卻是掩飾不了的。

但趙南星卻並沒有笑,反而一臉嚴肅,似乎在想著王穿的話。

趙南星此人心思十分慎密,從這些日子來看,他對王穿也是十分了解,對王穿的認識也更客觀一些,對於剛才王穿所言比之剛才加稅初聽還更加荒謬一些,但剛才隻一解釋,似乎所有事情也合理許多,他也不得不承認王穿的主意是解決此時大明王朝的一個直接有效的良策。

而此時對於賑災來說,在大米或是其它糧食裡加砂子,這是一些奸商都不敢做的事,但凡有人敢這樣欺詐百姓,必然會被抓起來治罪。

而在大米裡加砂子這種奇思妙想,這種荒唐的事王穿一定不會如此隨便,除非王穿真的是一個愚蠢之人,可王穿卻並非這樣的人。

「皇上,統領大人總是語出驚人,雖然在大米或是救濟糧中加砂子會貶損朝廷榮譽,也會給天子蒙羞,折扣天子威儀,但想來此時國庫空虛之時,統領大人所想應該會更長遠一些,縱是笑話也不妨再聽一聽,若真是無稽之談不予采納即可,想來統領大人忠君愛民之心可覽,不會無的放矢的。」

趙南星還是十分嚴肅的為王穿辯解著,同時提醒朱由校剛才說不嘲笑可是他,而他是天子,怎麼能出爾反爾呢。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當然趙南星的話說得十分隱諱,並不直接犯忌。

「好好好,趙愛卿提醒得對,朕是天子,怎麼能公然嘲笑朝臣呢,王穿快說說為何要在賑災糧中添砂子。

此事到也蹊蹺,你當也食白麵大米,自然知道若是添了砂子,吃在嘴裡是什麼樣的感覺,可你卻依然提出,說明你當是有不一樣的理由,此事朕更是興趣斐然了,可不準再吊著朕的味口了,允許你一次說完。

若朕覺得可行,縱然再荒唐之策朕也會應準。」

朱由校喝了口茶,也是正了正語氣,恢復天子形像,說話也是客觀公正多了。

「好,其實這個主意也非小人所想,是汲取了一些經驗而已。

此時我朝天災人禍,但無論何朝何代隻要涉及賑災,自朝廷發放下去之後,必要經各層官員。

小子不敢亂議朝政,更不敢胡言這層層官員是否清廉,但一般情形,朝廷所發救濟糧最後若是十有八九能落到受災百姓手中已是難得了。

若是再嚴重一點,想必到災民手中的救濟糧會更少,那麼皇上及朝廷的好意到災民手上就會大打折扣,原本萬擔糧食可救濟的災民,我怕要幾萬擔才行。

可若是在糧食之中滲了砂石,就可以避免兩件事。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一是防止層層盤拔,另外這些官員之所以會盤拔救濟糧無非是要拿出去倒賣而已,借此天災之時發國難財。

而若是糧食之中滲了砂子,就會與其它糧食不一樣,隻要派人去米鋪糧鋪一查即可知道。

這樣一來皇上也可以通過此次賑災查處一批有違大明律令的貪官汙吏,同時也不會冤枉無辜之人。

就算是這些官員知道米中有砂子,想要剔出來再賣那也要費不少事,他們自然不願意也不敢了。

其二,滲了砂石的糧食更是難與保存,隻有馬上分發救濟給災民才更有用,而若是長久拖延,那麼這些大米糧食就會發生黴變,如此一來,對於遇事不決,拖延救濟的地方官員,皇上當可有據可查,而這些官員就不敢找理由拖延了,糧食能更快到百姓手中。

如此一來有此一招,這些地方官員誰還敢貪汙,誰還敢拖延發放救濟糧呢?

大家都把不得把糧食發放下去,以免糧食壞在自己手中,也提高了救濟災民的效率,讓受災百姓早日領到朝廷的救濟糧,以釋天子之恩。

至於說災民吃此大米糧食時的困擾,其實是都是誤解,於災民來說能有得吃已經不錯了,大部分災民受災之後領了救濟糧都不會像普通人一樣渚成米飯,而是熬成米粥。

這樣一來砂子本就比米重,自然會沉入底部,災民吃喝上麵的米粥反到並不影響,就算略有微言,可在吃飽肚子麵前,誰還會抱怨呢?

由此一來,借此賑災可以為皇上清除一些潛藏的貪官汙吏,同時也可以更快更充實的把朝廷皇上的恩意傳達到災民手中,以解救萬千災民,真正的救災民於水火之中。」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王穿一次把話說完,此時大家都又靜默起來。

就連朱由校也在感嘆,王穿這一餿主意確實與眾不同。

當然王穿從未當過官,也未賑過災,那裡會有這麼深遠的想法,其實這個餿主意還是從後世人中學來的,此人就是後世大清之時有名的貪官和紳。

和紳是貪官不假,可也隻有貪官才知貪官的心思。

所以他的主意雖然說起來坑人,也背著壞名聲,但確實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當然王穿隻是知道這個餿主意,卻並不知道和紳當年使這個餿主意的時候是不是這樣想的,至於後邊所言這些理由,也是王穿一邊說一邊想出來的。

可他此時雖然說完之後,心裡也覺得小有得意,卻不知此事已得罪了魏忠賢與王體乾。

若說當年萬歷帝征收礦稅時,大部分都是朝廷直接派人征收,而下到地方執行礦稅的大部分是太監,而這些太監貪汙受賄,又仗勢欺人,最後才會好事辦成壞事,成為萬歷帝歷史上的詬病。

剛才重提征收此稅,朱由校之所以如此謹慎非是不想同意王穿,而是怕再因為重走當年萬歷帝的用人而讓民間更加動亂,所以要由信王牽頭,由朝中眾臣提出才會施行。

可此時明顯針對地方貪官來說,這就明顯於魏忠賢不利了。

此時魏忠賢是九千歲,朝廷之上除了朱由校權力數他最大。

隨著東林黨的失勢,地方官員大部分也與魏忠賢有關,而魏忠賢這些年當然也撈了不少,若說後世人是因為他的東廠因為他與東林黨之爭而有意把他塑造成一個太監亂政的典型而略有偏頗,與此時的魏忠賢還是有很大出入,至少此時的魏忠賢對朱由校對大明江山還是效忠的。

可若說貪汙受賄,想來魏忠賢並不乾淨。

許多貪官已是毫無人性,毫無良知的,越是國難之時越是貪汙的囂張,這在什麼朝代都一樣,大明天啟自然也是一樣了。

所以王穿的法子就是斷了地方官員的財路,同時也得罪了此時的魏忠賢,隻是王穿並不知道而已。

魏忠賢的臉色在王穿敘述的時候也是一變幾變,顯然想怒卻又不好怒,畢竟王穿為的也是大明百姓,要怪隻能怪他下麵的那些官員確實如王穿所言,雁過拔毛,貪贓枉法,其身不正了。

「信王五弟,還有五位王叔,你們覺得王穿的想法是否可行。」

朱由校當然也知道其中的厲害,其實當皇帝的對官員貪汙那是痛心疾首之事,可每一個皇帝都不會把貪汙治得完全乾淨。

水至清則無魚,千裡為官隻為財,這都是人之常情,隻是把握這個水渾的程度而已。

真正說為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其實也與人性中的貪欲不相符,隻能是一個追求理想信念而已。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宗教尚畫幾個成佛成仙,往生彼岸的大餅,或者是來生可以投得好胎,這樣來誘惑世人行善積德,可為百姓服務卻並沒有什麼遠景,反而成為公仆,似乎比百姓身份還要低一等。

雖然歷朝歷代都有一些清廉如水之人,為國為民而憂之人,可大部分卻很難做到,這也是因為此與人本性裡的貪欲相背。

所以朱由校此時還是慎重的問起信王,同時他也深知此事針對於魏忠賢,對魏忠賢不利,於此之時朱由校並不想公然得罪魏忠賢,而且此事由王穿提出,拉上五位王爺就是想以此來為王穿撐月要,而這些想法,王穿自然弄不明白了。

「回皇上,王穿大統領忠君愛國之心確實可覽日月,依此法確實有利於朝廷此次賑災,不過此事涉及甚廣,臣弟也不敢亂議,還需皇上定奪。」

信王朱由檢猶豫不決的性格還是體現無疑。

其實此事朱由校本就已決定同意,隻是需要他的支持,畢竟朱由檢是賑災主使,負責此事。

朱由校一聽,再看了看四位老王爺,也是一臉失望。

他知道連幾位王爺都十分忌憚魏忠賢,那麼誰還會此時出頭呢?

但這也是朱由校的謀略,他之所此問其它朝臣而直接問五位王爺,其實就是要讓魏忠賢自己看的。

讓魏忠賢知道大明朝的幾位王爺都顧忌於他,說明他的權勢已然危及到了大明天啟王朝的安危,朱由校也希望魏忠賢能收斂一些。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歡迎下載a免費閱讀。

這也算是給魏忠賢的一點警告,也希望魏忠賢再次主動來說。

「回皇上,老奴覺得統領大人的主意非旦不是餿主意,反而是天大的好良策,這樣可以防止地方官員串通一氣,貪汙受賄,同時也可以快速救濟災民,穩定地方局勢,有百利而無一害,老奴對此支持統領大人的主意,也在此舉薦將來由領統大人負責賑災事宜。」

魏忠賢此時跪於朱由校麵前,親口承諾,而且也依著朱由校的意思舉薦王穿。

此時王穿這才明白過來,知道自己無形中得罪了魏忠賢。

正所謂拿人的手短,若說受賄,不知道那一萬兩銀票與懷中的火槍算不算。

可王穿也是沒有辦法,為真正救災,得罪於魏忠賢也不沒有辦法,隻能以後小心度日了。

「好,既然如此信王五弟就依魏愛卿所言辦理,至於王穿的任命,待糧食籌集好後朕再行下旨。」

朱由校此時已經把事情確定下來,大家的氣氛也緩和一些,但看了看王穿還有魏忠賢一樣跪在地上。

「魏愛卿,王穿你們都起來吧。」

王穿一聽,此時也是鬆了一口氣,雖然知道得罪了魏忠賢,但自己隻能裝作不知道,這樣或許也讓魏忠賢拿他沒有辦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

而他確實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剛才朱由校之所以沒有把王穿當賑災執行使的旨意下了,看起來還有下文,王穿也是回到坐位之上。

可朱由校一看,魏忠賢卻並未起身,心裡也覺得怕是魏忠賢又有什麼鬼點子了。

「魏愛卿為何還跪在地上,朕已讓你起身了。」

朱由校還是加重了略許語氣,也帶著疑惑。

此時大家都又有些緊張的盯著魏忠賢,就怕他因為剛才的事會亂咬人,畢竟以東廠的本事,要找一個人的毛病也是很簡單的。

「回皇上,老奴正好有事要稟,所以等稟完了再起身,免得一起一落的,老奴這腿腳到也不方便。」

魏忠賢話中有話,但卻也把來意說明,大家更是緊張了,什麼一起一落呢?

「說吧,剛才的煩心事朕已解決,現在不會再是煩心事吧。」

朱由校也是提醒著魏忠賢,不願意魏忠賢再扯出什麼事來,也怕魏忠賢會對王穿不利。

「說來還真是一件值得欣喜之事,此事也與統領大人有關,而且在此事之中統領大人是立下大功。」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

魏忠賢知道朱由校的意思,所以再次引出一點,意思是想給王穿請功的。

「說吧。」

「皇上,統領大人昨日之計奏效,昨夜老奴親自在統領大人房間守著,當年揚名於京城的關東大俠,現如今的鐵臂神猿會東武館館主董會東現身於統領府院,就是想查探統領大人是否真的病已將死,但見老奴已有防備,知道是計,也知道逃無可逃了。

所以他向老奴親口承認,是他從前工部尚書董可威口中得知王恭廠與乾清宮的地下水道相通之事,就策劃了王恭廠大爆炸一案。

而統領大人當日調查此案從宮中出來之後,去找了董尚書,繼兒去找了會東武館的董會東。

當時董會東知道統領大人來意,就想殺了統領大人,所幸統領大人身邊有玄靜真人保護,所以董會東才沒有得逞。

後來統領大人走後,他自覺統領大人會再去找董尚書,所以就趁機去刺殺了董尚書。

而當夜董會東就無故失蹤成為最大嫌疑,此事統領大人已然查處明白。

直到統領大人遇刺之後,這個董會東覺得他已無法逃脫,這才前往統領大人府院,想一探究竟,不想老奴已布下天羅地網。

而他也知難逃一死,所以與錦衣衛使田爾耕,東廠副督主許顯純還有工部崔呈秀侍郞於昨夜大戰於城南十裡亭。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歡迎下載a免費閱讀。

這個董會東不僅暗器了得,昨夜還藏了十幾顆關外霹靂堂的霹靂彈,最後不敵三人之下,欲圖同歸於盡,最後自己反而被那些霹靂彈炸死,粉身碎骨,屍骨不存。

所以依老奴來看,王恭廠大爆炸已然告破,這個董會東之所以欲圖謀害皇上,其實也並沒有其它陰謀,隻是因為奉節夫人,想來皇上清楚,奉節夫人原本就是這個董會東相好,隻因為當年他們的兒子夭折之後,才被選入宮中成為皇上的奶媽。

而哺乳完皇上與信王之後,原本她該出宮,可後來卻得當年的李選侍留在了宮中。

到後來先皇把她賜與了前司禮部主事魏朝作為對食夫妻。

在皇上即位之後,皇上又把她賜與了老奴。

所以他一直懷恨在心,不僅恨老奴更恨皇上,這才製造了此次王恭廠大爆炸,欲圖謀害皇上,也借此來嫁禍於老奴。

隻是他也未曾想過,此次大爆炸竟然會與統領大人講的後世的爆炸相連,造成嚴重的後果。

隻是所幸皇上卻無恙,而他現在也身死。

所以老奴才鬥膽把此情匯報於皇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亡靈還願APP 人生再次起航 漫漫修行刀劍狂 長公主重生後被迫綁定了強國係統 鬥羅:唐三是我哥 三國之我非豚犬 隻想低調的我被迫在洪荒逆襲了 紫虛傳 甜係青梅養成計劃 渡劫失敗後,冷冰冰的仙尊愛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