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終點,起點:最後的朋友們〔3〕(1 / 2)

加入書籤

三十歲的朱元璋用刀劍去爭奪自己的天下,三十歲的朱棣用隱忍去謀劃自己的將來。

朱棣就像一個優秀的體操運動員,省略了所有花哨和不必要的動作,將全部的心力放在那最後的騰躍,以獲得冠軍的獎賞——皇位。

當然,當時的朱棣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做到這一點,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把俘虜人數清點好,然後回去復命。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體現朱棣的豐功偉績,與他同時出征的晉王是個膽小鬼,根本沒有進入蒙古腹地。用今天的話來說,他還沒有進人家的門,在門口放了兩槍,吆喝兩聲就走人了。

有這麼個窩囊的兄弟幫忙,朱棣一時之間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全國人民都把他當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高興,他賞賜朱棣一張支票——麵額一百萬錠的寶鈔(明朝紙幣)。

其實這個賞賜不算豐厚,因為我們前麵介紹過,洪武年間的紙幣發行是沒有準備金的,估計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見朱棣之前,才讓人準備好了紙張,印上了一百萬錠的數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寫多大數字都行。

如果朱棣聰明的話,就應該早點把這張支票折現,換糧食也好,換布匹也好,總之是在通貨膨脹讓這張支票變成衛生紙之前。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朱棣通過這一次的成功表演讓朱元璋看到了他的價值,獲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實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個臉熟。

但這次遠征帶給朱棣的也隻有這些,並沒有人認為他能夠成為皇位的繼承者,他心裡也清楚,無論自己如何表演,也無非是從龍套變成配角,要想當上主角,必須得到朱元璋導演的同意。可是很明顯,朱導演並無意換人。

如果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滿懷抱負的朱棣可能最終會成為朱標的好弟弟、國家的邊界守護者,他的能力將用來為國效力,他的野心將隨著時光的流逝被永遠埋葬。

就在看似事情已經定局的情況下,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轉機。

朱標死了,主角的位置終於空了出來,時機到了!

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不過是個毫無經驗、年幼無知的少年,這樣的人怎麼能承擔帝國發展的重任,換人吧,也該搞個公開招考之類的玩意兒了。退一步說,就算不搞公開競爭,也該給個抓鬮的機會啊,老爹,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給點民主吧。

朱棣曾經有過無限的期待,他相信隻要公開競爭,自己是很有優勢的。那個小毛孩子懂得什麼,論處理政事、出兵打仗,誰能比得上我!當然,寧王打仗也很厲害,不過他隻是一介武夫,這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也想繼承皇位?

除了我,還有誰!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對朱標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操作,他真的任命隻有十五歲的朱允炆為太子。

白乾了,這下真是白乾了。

等待時機的到來

朱標雖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長兄為父,論資排輩,心理上還說得過去,畢竟人家參加工作早,可那個十五歲的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無論如何想不通,無論如何辦不到!

但這是事實,一旦父親死去,這個小孩子就會成為帝國皇位的繼任者,到時不管自己是否願意,都將跪倒在這個人的麵前,發誓效忠於他。他懂得什麼?既無戰功,又無政績,憑什麼當皇帝?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於有一個悲慘的結局,而在於知道了結局卻無法改變。

如果說之前的朱棣隻是抱怨,那麼朱允炆繼位後的朱棣就是真的準備圖謀不軌了。用法律術語來說,這是一個從犯罪預想到犯罪預備的過程。

但朱棣可以不服氣,卻不能不服從。洪武二十九年(1396),明太祖決定對北元再次發動遠征,主帥仍然是朱棣。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製定的最後一個作戰計劃。

他真的老了,青年時代的意氣風發、縱馬馳騁隻能在腦海中回味了。但他的意識還很清楚,必須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掉,這樣大明帝國才能不斷地延續下去,永遠強大繁榮。國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卓越的軍事直覺告訴他,北元仍然是國家最強大的敵人,一定要把這個鄰居連根拔除!

而朱棣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統帥,雖然他已經不再願意去乾這些活,畢竟自己隻是打工的,每個月按時拿工資,出兵打仗成了義務勞動,乾好了是老板的功勞,乾壞了還要負責任,這樣的差事誰願意乾?

可是即將卸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誰讓你當年表現得那麼好,就是你了!不乾也得乾!

同年三月,朱棣帶著復雜的心情從北平出發了。此次他的戰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在軍隊抵達大寧後,他先派出騎兵去偵察元兵的方位,在確定元軍所在位置之後,他帶兵翻山越嶺,在徹徹兒山找到了元軍,這一次他沒有再玩懷柔的那套把戲,連殺帶趕,把北元軍趕到了數百裡外,並活捉了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等人。

按說任務已經完成,也該班師回朝了,北元的難兄難弟也在遠處等著呢,既然仗打完了,人也殺了,帳篷也燒了,您就早點走吧,等您走後,我們再建設。但這一次朱棣似乎心情不好,於是北元就成為了他發泄的對象。他一氣追出幾百裡,一直追到兀良哈禿城,打敗了北元大將哈剌兀,這才威風凜凜地回了家。

鬱悶的人真是惹不得啊。

朱棣得勝回朝,卻沒有以往的興奮,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朱元璋的心思卻大不相同,在他看來,國家又多了一名優秀的將領,朱允炆又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好叔叔,當然,這隻是他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的歸宿

此時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覺到一種解脫,他打了一輩子仗,忙了一輩子公務,不但乾了自己的工作,連兒子孫子的那份他也代勞了。

此時的大明帝國已經恢復了生機和活力,人民安居樂業,商業活動也有相當的發展,朝鮮歸順了大明,北元已經被打成了遊擊隊。而朱元璋對他製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來,後世子孫隻要有著基本的行為能力,就能根據他的政策治理大明,並保萬世平安。

都安排好了,我也可以放心地走了。

對大臣們來說,朱元璋可能不是個好君主,但是對朱元璋的子孫們來說,朱元璋絕對是個好父親、好祖父。其實朱元璋的這種行為反差的理由也很簡單,就如同今天獨生子女的家長,特別是那些當年曾經挨過餓的人,自然不忍心讓孩子受自己那樣的苦,他們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擔他們將來要經受的苦難。

朱元璋確確實實是一個好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團結一致,共同輔佐他選定的繼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所謂的「代溝」一樣,子孫們有自己的打算,特別是皇族的子孫,他們是無法體會朱元璋這種深厚的父愛的,在他們看來,這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早就應該領退休金走人了。他們關注的隻是這個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朱元璋奮鬥一生,為子孫積攢下了大筆的財富,可當他走到人生的終點時,他的子孫的眼睛卻隻盯著他手中握著的那筆財富,投向這個老人的隻是冷冰冰的目光。

這無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