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帝王的煩惱〔2〕(1 / 2)

加入書籤

因為朱棣是皇帝,而且是搶奪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須是馬皇後的兒子,因為隻有這樣,他才是嫡出,才有足夠的資本去繼承皇位。

他絕不能是一個身份低賤的妃子的兒子,絕對不能!

正是由於這些政治原因,這位母親被剝奪了擁有兒子的權利,她永遠也不能如同其他母親一樣,欣慰地看著自己的子女成長,並在他們長成後自豪地對周圍的人說:「看,那就是我的兒子!」

在所有的官方史書中,她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妃子,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值得驕傲的子女,平凡地活著,然後平凡地死去。

雖然朱棣反復修改了史書,並消滅了許多證據,但「歷史無法掩蓋」這句話實在是很有道理的,破綻是存在的,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就存在於官方史書中。

第一個破綻在明史《黃子澄傳》中,其中記載:「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一個事實,那就是燕王朱棣和周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句廢話,因為《永樂實錄》中也記載了他們兩個是同母兄弟,但問題在於,他們的母親是誰?

於是下麵我們將引出第二個破綻,《太祖成穆孫貴妃傳》中,有記載如下:「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無子,命周王肅行慈母服三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貴妃死後,由於沒有兒子,所以指派周王為貴妃服三年,但關鍵的一句話在後麵:「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

「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看清楚這句話,關鍵就在這裡。正是因為周王是庶子,他才能認庶母為慈母,並為之服三年。再引入我們之前燕王和周王是兄弟的條件,大家對朱棣的身份就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可以用更為簡單明了的方式來描述這個推論過程。

條件a周王和燕王是同母兄弟。

條件b周王是庶子。

得出結論c燕王是庶子。

這是正式史書上的記載,至於野史那更是數不勝數,由於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不引用野史,但另有一本應屬官方史料記載的《南京太常寺誌》曾記載朱棣母親的真實身份——妃。

這裡我們先說一下太常寺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太常寺屬於禮儀機關,主要負責祭祀、禮樂之事,凡是冊立、測風、冠婚、征討等事情都要在事先由該機關組織實施禮儀,所以它的記載是最準確的,按說有了太常寺的記載,這件事情就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了,但好事多磨,又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此書已經失傳了。

可能看到這裡,有人就要罵我了,說了這麼多,結果是空口說白話,不是逗人玩兒嗎?

實在抱歉,因為這書也不是我弄丟的,即使你找遍所有的圖書館,也是找不到這本書的,但是不要著急,因為雖然本人也沒有看過這本書,古人卻是看過的,並在自己的書中留下了記錄。如《國史異考》、《三垣筆記》中都記載過,《南京太常寺誌》中確實寫明,朱棣的母親是妃,而孝陵神位的擺布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標、秦王、晉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朱棣。

要知道,在古代,神位的排序可不是按照姓氏筆排列,是嚴格按照身份來擺列的。

而《三垣筆記》更是指出,錢謙益(明末大學問家,後投降清朝)曾於1645年元旦拜謁明孝陵,發現孝陵神位的擺布正如《南京太常寺誌》中的記載,妃的靈位在右第一位,足見其身份之高。

雖然以上所說的這些證明力度不能和明史相比,但從法律角度來說,也算是證人證言,屬於間接證據,當我們把所有證據連接起來時,就會發現朱棣生母的身份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這裡也特別注明,關於成祖生母的身份問題已經由我國兩位著名的史學家吳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論證過,在此謹向兩位偉大的先人致敬,是他們為我們揭開了歷史的謎團,還原了歷史的真相。

但是遺憾的是,那位生下朱棣的妃的生平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了,我們隻知道,他的兒子抹殺了她在人間留下的幾乎全部痕跡,不承認自己是她的兒子。

為了權力

朱棣又一次向馬皇後的神位行禮,雖然馬皇後確實是一位慈祥的長輩,雖然她也曾無微不至地關照過自己,但她畢竟不是自己的母親。

我也是迫不得已,為了坐上皇位,已經是九死一生,如果再背上一個庶子的名分,怎能服眾?怎能安心?

所以我修改了記錄,所以我湮滅了證據,我絕不能承認你是我的母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排出你的神位,提高你的身份,我能做的就是這些了。我知道這些並不夠,也不足以報答你的生養之情,但我沒有別的選擇。

您是我的母親,隻在我的心中,永遠。

兄弟不相容

建文帝真的死了嗎?這曾經是朱棣長時間思考過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他思考了二十二年,從建文四年(1402)靖難成功開始,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結束。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僅僅在他臨死的前一年。

讓我們回到建文四年(1402)的那個夏天,看看謎團的開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