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選擇〔1〕(2 / 2)

加入書籤

然而,盧象昇沒有行動,他依然按兵未動。

因為此時他的手下,隻有五千人,楊嗣昌講道理,高起潛卻不講,陰人陰到底,調走了大部主力,留下的隻有這些人。

打,隻能是死路一條,盧象昇很猶豫。

就在這時,他得知了一個消息——高陽失陷了。

高陽,位處直隸(今河北),是個小縣城,沒兵,也沒錢。然而,這個縣城的失陷,卻震驚了所有的人。

因為有個退休乾部,就住在縣城裡,他的名字叫孫承宗。

他培養出了袁崇煥,構建了關寧防線,阻擋了清軍幾十年,熬得努爾哈赤(包括皇太極)都掛了,也沒能啃動。無論怎麼看,都夠意思了。

心血、才華、戰略、人才,這位舉世無雙的天才,已經奉獻了所有的一切,然而,他終將把報國之誓言,進行到人生的最後時刻。

清軍進攻的時候,孫承宗七十六歲,城內並沒有守軍,也沒有將領,更沒有糧草,彈丸之地,不堪一擊。

很明顯,清軍知道誰住在這裡,所以他們並沒有進攻,派出使者,耐心勸降,做對方的思想工作,對於這位超級牛人,可謂是給足了麵子。

而孫承宗的態度,是這樣的,清軍到來的當天,他就帶著全家二十多口人,上了城牆,開始堅守。

在其感召之下,城中數千百姓,無一人逃亡,準備迎敵。

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會想起黃道周,想起後來的盧象昇,想起這幫頑固不化的人,正如電影《集結號》裡,在得知戰友戰死的消息後,男主角嘆息一聲的那句台詞:

老八區教導隊出來的,有一個算一個,都他媽死心眼。

黃道周和孫承宗應該不是教導隊出來的,但確實是死心眼。

這種死心眼,在歷史中的專用稱謂,叫做——氣節。

失望的清軍發動了進攻,在堅守幾天後,高陽失守,孫承宗被俘。

對於這位俘虜,清軍給予了很高的禮遇,希望他能投降,當然,他們自己也知道,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被拒絕之後,他們毫無意外,隻是開始商量,該如何處置此人。

按照尋常的規矩,應該是推出去殺掉,成全對方的忠義,比如文天祥等,都是這麼辦的。

然而,清軍對於這位折磨了他們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崇拜到了極點,所以他們決定,給予他自盡的權利。

孫承宗接受了敵人的敬意,他整頓衣著,向北方叩頭,然後,自盡而死。這就是氣節。

消息很快流傳開來,舉國悲痛。

崇禎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日,聽說此事的盧象昇,終於下定了決心。

此前,他曾多次下令,希望高起潛部向他靠攏,合兵與清軍作戰,但高起潛毫不理會。而從楊嗣昌那裡,他得知,自己將無法再得到任何支援。他的糧草已極度缺乏,兵力僅有五千,幾近彈盡糧絕。

而清軍的主力,就在他的駐地前方,兵力是他的十倍,鋒芒正銳。

弄清眼前形勢的盧象昇,走出了大營。

和孫承宗一樣,他向著北方,行叩拜禮。

然後,他召集所有的部下,對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作戰多年,身經幾十戰,無一敗績,今日彈盡糧絕,敵眾我寡,而我決心已定,明日出戰,願戰者隨,願走者留,但求以死報國,不求生還!

十二月二十一日,盧象昇率五千人,向前進發,所部皆從,無一人留守。

出發的時候,盧象昇身穿孝服,這意味著,他沒有打算活著回來。

前進至鉅鹿時,遭遇清軍主力部隊,作戰開始。

清軍的人數,至今尚不清楚,根據史料推斷,至少在三萬以上,包圍了盧象昇部。

麵對強敵,盧象昇毫無畏懼,他列陣迎敵,與清軍展開死戰,雙方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戰況極為慘烈,盧象昇率部反復沖擊,左沖右突,清軍損失極大。

在這天臨近夜晚的時候,盧象昇明白,敗局已定了,他的火炮、箭矢已經全部用盡,所部人馬所剩無幾。

但他依然揮舞馬刀,繼續戰鬥,為了他最後的選擇。

然後,清朝官員編寫的史料告訴我們,他非常頑強,他身中四箭、三刀,依然奮戰。他也很勇敢,自己一人,殺死了幾十名清兵,但他還是死了,負傷力竭而死,盡忠報國而死。

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盧象昇雖然位高權重,卻很年輕,死時,才剛滿四十歲。

他死的時候,身邊的一名親兵為了保住他的屍首,伏在了他的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死。

他所部數千人,除極少數外,全部戰死。

我再重復一遍,這就是氣節。

在明末的諸位將領中,盧象昇是個很特殊的人,他雖率軍於亂世,卻不擾民、不貪汙,廉潔自律,堅持原則,從不妥協。

《中庸》有雲:

「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

無論這個世界多麼混亂,堅持自己的信念。

我欽佩這樣的人。

幽默

記得不久前,我去央視《對話》節目做訪談,台下有位觀眾站起來,說,之前一直喜歡看你的書,但最近卻發現了個問題。

什麼問題?

之前喜歡看,是因為你寫的歷史很幽默、很樂觀,但最近發現你越來越不對勁兒,怎麼會越來越慘呢?

是啊,說句心裡話,我也沒想到會這樣。應該改變一下,這麼寫,比如崇禎沒有殺袁崇煥,皇太極繼位的時候,心髒病突發死了,接班的多爾袞也沒蹦幾天,就被孝莊乾掉了,然後孤兒寡母在遼東過上了安定的生活。李自成進入山林後,沒過幾天,由於水土不服,也都過去了。

然後,偉大的大明朝終於千秋萬代,崇禎和他的子孫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是的,現在我要告訴你的是,歷史的真相。

歷史從來就不幽默,也不樂觀,而且在目前可知的範圍內,都沒有什麼大團圓結局。

所謂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它的殘酷之處在於:無論你哀嚎、悲傷、痛苦、流淚、落寞、追悔,它都無法改變。

它不是觀點,也不是議題,它是事實,既成事實,拉到醫院急救都沒辦法的事實。

我感覺自己還是個比較實誠的人,所以在結局即將到來之前,我想,我應該跟您交個底。客觀地講,無論什麼朝代的史書,包括明朝在內,都不會讓你覺得輕鬆愉快,一直以來,幽默的並不是歷史,隻是我而已。

雖然結局未必愉快,歷史的講述終將繼續,正如歷史本身那樣,但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將延續特長,接著幽默下去,不保證你不難受,至少高興點兒。

忽悠

正如以往,清軍沒有長期駐守的打算,搶了東西就跑了,回去怎麼分不知道,但被搶的明朝,那就慘了。

首先是將領,盧象昇戰死,孫傳庭、洪承疇全都到了遼東,準備防守清軍,我說過,這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沒辦法,不拆房子就塌了。

其次是兵力,能打仗的兵,無論是洪兵,還是秦兵,都調到遼東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東牆補上了,西牆塌了。

說起「忽悠」這個詞,近幾年極為流行。有一次我跟人聊天,說起這個詞,突然想起若有一天,此詞沖出東北,走向世界,用英文該怎麼解釋,隨即有人發言,應該是cheat(欺騙)。

我想了一下,覺得似乎對,但不應該這麼簡單,畢竟如此傳神的詞,應該有一個傳神的翻譯。苦思冥想之後,我找到了一個比較恰當的翻譯:here and there。

回想過去十幾年,自打學習英語以來,我曾翻譯過不下兩篇英語文章,雖然字數較少(三百字左右),但回望短暫的翻譯生活,我認為這個詞是最為恰當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