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選擇〔2〕(2 / 2)

加入書籤

那你還乾個屁啊!

但空隱畢竟是文明人,用了比較委婉的說法(似乎也沒太委婉):

「你兩樣都無,上麵(指皇帝)又這麼器重你,一旦你搞不定,要殺頭的!」

熊文燦比較昏,等了半天,才想出一句話:

「招撫可以嗎?」

然而,空隱回答:

「我料定你一定會招撫,但是請你記住,海賊不同流賊,你一定要慎重!」

這段對話雖然比較玄乎,但出自正統史料,並非雜談筆記,所以可信度相當高。空隱提到的所謂海賊,指的就是鄭芝龍,而流賊,就不用多說了。

他的意思很明確,熊大人你能招降海上的,卻未必能招降地上的。可問題是,熊大人隻有忽悠的能耐,就算海陸空一起來,他也隻能招撫。外加他還收了張獻忠的錢,無論如何,死撐都要撐下去。

死撐的結果,就是撐死。

張獻忠之所以投降,不過是避避風頭,現在風頭過去,趕巧清軍打進來,孫傳庭和洪承疇兩大巨頭都到遼東,千載難逢,決不能錯過。

於是,崇禎十二年(1639)五月,正當崇禎兄收拾清軍進攻殘局的時候,張獻忠再次反叛,攻占穀城。

穀城知縣阮之鈿真是好樣的,雖然他此前服毒自盡,沒有死成,又搶救過來了。但事到臨頭,很有點兒士大夫精神,張獻忠的軍隊攻入縣城,大家都跑了,他不跑。非但不跑,就坐在家裡等著。讓他投降,不降,殺身成仁。

很明顯,張獻忠起兵,是有著充分準備的,因為他第一個目標,並非四周的州縣,而是曹操。

以「曹操」作為外號,對羅汝才而言,是比較貼切的,作為明末三大頭領之一,他很有點兒水平,作戰極狡猾,部下精銳,所以張獻忠在起兵之前,先要拉上他。

羅汝才效率很高,張獻忠剛反,他就反,並與張獻忠會師,準備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奮鬥。

順道說一句,張獻忠同誌在離開穀城前,乾的最後一件事,是貼布告。布告的內容,是一張名單,包括這幾年他送出去的賄賂、金額,以及受賄人的名字,全部一清二楚,詔告天下。

不該收的,終究要還。

我沒有看到那份布告,估計熊文燦同誌的名字,應該名列前茅。但此時此刻,受賄是個小問題,瀆職才是大問題。

熊文燦還算反應快,而且他很幸運,因為當時世上,能與張獻忠、羅汝才匹敵的人,不會超過五個,而在他的手下,就有一個。

在眾多頭領中,左良玉最討厭,也最喜歡的,就是張獻忠。

他討厭張獻忠,是因為這個人太鬧騰。他喜歡張獻忠,是因為這個人雖然鬧騰,卻比較好打。他能當上總兵,基本就是靠打張獻忠,且無論張頭領狀態如何,心情好壞,隻要遇到他,就是必敗無疑。

所以左總兵毅然決定,雖說熊大人很蠢,但看在張獻忠的份兒上,還是要去打打。

幾天後,左良玉率軍,與張獻忠、羅汝才在襄陽附近遭遇,雙方發生激戰,慘敗——左良玉。

所謂慘敗,意思是,左良玉帶著很多人去,隻帶著很少人跑回來。

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太過囂張,瞧不上張獻忠,結果被人打了埋伏。

這次失敗還導致了兩個後果:一、由於左良玉跑得太過狼狽,丟了自己的官印,當年這玩意兒丟了,是沒法補辦的,所以不會刻公章的左總兵很鬱悶。二、熊文燦把官丟了,縱橫忽海幾十年,終於把自己忽了下去。

一個月後,崇禎下令,免去熊文燦的職務,找了個人代替他,將其逮捕入獄,一年後,斬首。

代替熊文燦的人,是楊嗣昌。逮捕熊文燦的人,是楊嗣昌。如果你還記得,當年推舉熊文燦的人,是楊嗣昌。

從頭到尾,左轉左轉左轉左轉,結果就是個圈,他知道,事到如今,他隻剩下一個選擇。

崇禎十二年(1639)九月,楊嗣昌出征。

明朝有史以來,所有出征的將領中,派頭最大的,估計就是他了,當時他的職務,是東閣大學士,給他送行的,是皇帝本人,還跟他喝了好幾杯,才送他上路。

崇禎是個很容易激動的人,激動到十幾年裡,能換幾十個內閣大學士,此外,他的疑心很重,很難相信人。

而他唯一相信,且始終相信的人,隻有楊嗣昌。在他看來,這個人可信,且可靠。

可信的人,未必可靠。

對於崇禎的厚愛,楊嗣昌很感動,據史料說,他當時就哭了,且哭得很傷心、很動容,表示一定完成任務,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當然,光哭是不夠的,哭完之後,他還向崇禎要了兩樣東西,一樣給自己的:上方寶劍,另一樣是給左良玉的:平賊將軍印。

然後,楊嗣昌離開了京城,離開了崇禎的視線,此一去,即是永別。

崇禎十二年(1639)十月,楊嗣昌到達襄陽,第一件事,是開會。與會人員包括總督以及所有高級將領。楊嗣昌還反復交代,大家都要來,要開一次團結的大會。

人都來了,會議開始,楊嗣昌的第一句話是:逮捕熊文燦,押送回京,立即執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