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姨上門,雞飛狗跳(1 / 2)

加入書籤

民間傳說傳承美好願望和寄托。

聽老輩人講,老固鄉原鄉供銷社所在位置是始建於隋文帝18年(公元599年)的玉皇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玉皇閣設九門九殿,大院套小院,院院相連,小殿拱大殿,殿殿生輝,布局層次分明,嚴密合理,共有大小殿宇樓閣七十餘座,各殿(廟)風格各異,內供有仙、道、聖、佛,集佛、道、儒三教為一體,俗稱原玉皇廟為全國「四大陰都之一」,享有豫北地區最大廟宇之美名,香火旺盛。

當年建玉皇閣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隋朝時候有一個風水先生路過老固,見老固地理非同一般,認定是九龍會首之相,九龍涉及的範圍內,必定出帝王。

消息傳入朝廷,隋帝大驚,便召集能臣商議破解之法。其中有謀士獻計,在九龍會首之處建造玉皇閣,以玉皇大帝來壓沒有成氣候的新帝王。

於是隋帝便采納了他的建議。到了後來,九龍之一涉及到的韋城(萬古鎮妹村)出了個翟讓,他率民起義,創建瓦崗軍,反抗隋朝統治,其聲勢驚天動地,英雄業績彪炳千秋。

而令人嘆息的是:翟讓這一揭竿而起的義軍領袖太寬厚仁慈,他無意帝王,把第一把交椅拱讓他人,以至後來中計被害。

另一種說法是,老固廟院起初隻有一座小廟。有一戶人家家裡人生了病,多方求醫無效。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這家人就到萬古廟祈禱,結果病人很快痊愈。河(黃河)東有一戶人家有個孩子有病,聽說老固廟靈驗,便不顧路遠也到老固廟許願,結果也病情好轉。老固廟靈驗傳遍四鄰八鄉,於是香火日盛。捐款捐物的多了,管事的就把這些錢物修建成大的廟宇,這就是玉皇閣。

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這組古建築群被「破掉」了。據說當年被拆掉的時候,有很多「水桶粗」的大蛇從裡邊出來。

改革開放之後,有民間團體向坊間的善男信女募資重修了部分建築,但老人們說重修的部分用工、用料都很考究,但總是沒有原建築的神韻。

傳說,起初建造老固玉皇閣的時候,方圓數來裡的匠人都匯集於老固,沒有工錢,但有善男信女提供的資金管飯。

這一天,工地上來了一個老頭。背著個破箱子,工師一看,這老頭少說有八十歲,瘦筋巴力的,膿眼眵目糊,哆哆嗦嗦似有雞爪瘋。工師想,這老頭,讓你料理梁檁,你歲數大沒氣力;讓你雕花刻紋,你有雞爪瘋。不給活吧,這麼大歲數找來啦。就愛理不理地指著工地上的一堆樹疙瘩說:「你劈樹疙瘩吧。」就再也顧不上管他了。

玉皇閣快建好的時候,遇到了難題:前麵托簷椽的檁條比設計低了一寸,簷椽也比設計短了一截。咋辦?工匠們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乾撓頭皮。工師更是頭上直冒汗,但工師畢竟是工師,他想起了那個老頭劈樹疙瘩的事。如果用劈柴把托簷椽的檁條墊高,說不定能湊乎。

工師領著幾個人,急急忙忙到了工地一角抱劈柴片。到那兒一看,傻眼了,哪裡有劈柴?樹疙瘩原舊沒動,就上麵有這一道那一道的打滿了墨線,還有畫的大大小小的圓圈、方塊。

工師那個急呀,朝樹疙瘩踢了一腳!這一踢,「呼啦」一聲,所有的樹疙瘩全散了架,碎在地上的成了一個個帶有龍頭和一寸厚龍尾的椽頭。

工師喜出望外,和其他幾個人趕緊抱起所有的椽頭,來到玉皇閣前,把龍尾壓在簷椽下,龍頭後部和椽頭接口勿,剛好補上了短少的一截。簷椽和龍頭口勿接得嚴絲合縫,自然天成。

人們猛然省悟,是魯班師傅早就料到此事,專門下凡解難來了。

正因為魯班等神仙下凡幫助修建玉皇閣,玉皇閣的氣勢就與眾不同。人們把老固玉皇閣列為中國四大名閣之一。這四大名閣是:

江西南昌滕王閣,

山東蓬萊有仙閣,

萬壽山前佛香閣,

老固有個玉皇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快穿:反派他人前冷冰冰人後粘人精 係統帶我闖盪五行大陸 散古靈 盛氣年華 肖博士異界縱橫 驅魔龍族之極品鬼王 最後一個玩家 花都浮塵決 異聞:從試睡凶宅開始 三界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