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第169章(1 / 2)

加入書籤

聖人也不曾想,值此恍惚之際,朝堂的局勢便是陡然一變,扯到了當年的舊案。

他不由神情微怔,凝眉看著底下接連上奏的朝臣。

對於此事,有人贊同,自然就有人站出來批駁。

一時間,整個宣政殿吵嚷不休:一方指責對麵的不切實際,竟敢妄想重查十八年前的舊案;另一方則義正詞嚴地正言直諫,道是這般方可安定民心,彰顯陛下明德。

雙方各執一詞,誰都不肯退讓。

聖人在旁邊聽著他們的爭執,臉色是愈發難看。

終於,他猛然一拍扶手,怒道:「宋頤的案子,是由朕親自決斷!當年,他私自調兵、擅離鎮地,危及朕的皇權,是事實!鐵證如山,還要朕如何重審?」

許是情緒過於激動,說罷,他不由得撕心裂肺地咳嗽起來。

見到這樣的一個情景,原先聚訟紛紜的諸多朝臣,也因此歸於肅靜。

侍奉在旁的內侍連忙上前,適時地給聖人遞上一方綢帕。

聖人順手接過,用以捂唇,再拿開的時候,素色的綢帕儼然是殷紅的血色一片。

這就是報應。

宋家對他的報應。

聖人眼神微黯,默不作聲地收好那方綢帕。

良久,他抬首看向底下這眾噤若寒蟬的朝臣,道:「此事,容後再議。」

說完,他也不欲多留。

正當朝會將散之際,這時,冷不防地自外頭傳來一陣擊鼓之聲。

按理說,此鼓是為朝會秩序而設:在百官進殿之前桴鼓相應,命令禁軍列仗殿前殿內,以護佑朝會的平安。

可如今,這麵鼓卻不合時宜地響起。

眾人俱是為此一怔,不由自主地回首,看向宮殿外頭。

奈何相隔甚遠,他們在殿內,隻能望見一道素白的纖薄身影,弱不禁風地立於那麵夔皮大鼓前。

她手裡握著鼓杵,廣袖滑落臂彎,露出細白的手臂,極盡所有微不足道的力量,努力地擊著鼓。

她的四周,是手持陌刀,意欲將她抓捕的金吾衛。

可她的身邊有一個暗衛相護,這些金吾衛始終都近身不得。

鋒銳的刀劍相接,發出尖銳的鏗鏘之音。

她的嗓音柔細輕軟,卻足以穿透刀光劍影,越過遙遠的距離,傳至殿內——

「罪臣之女宋初瓷,求見陛下!」

「請陛下,容我回稟要事!」

盡管距離削弱了她的音量,但在殿內的人,卻還是若有似無地聽見些許。

官階稍低的,立於靠門較近的地方,聽得最為真切。

他們一個傳一個地,轉述著宋初瓷的話。

很快,聖人也知曉了此事,「什麼,竟然會是宋初瓷?她是怎麼進到宮裡來的?」

一時間,偌大的殿內又是竊竊私語。

「這個宋初瓷,不是在七夕那晚葬身火海了麼?」

「這青天白日的,總歸不是鬼魂罷?」

「所以,她現在這是死而復生了?」

……

聖人也不由得為宋初瓷的突然出現而愣神。

最後,他到底是應允,讓金吾衛準她進殿。

從前,她尚且是常寧公主的時候,總是華冠麗服地出現在世人麵前,一舉一動之間,盡是身為帝女的雍容閒雅。

如今,她一身素裙,頂著兩旁諸多朝臣的肅容打量,慢步走近金碧輝煌的大殿,仍舊不顯半分怯懦,一如既往的儀態萬方。

宋初瓷行至殿中,高舉手裡的竹簡跪下,陳詞道:「陛下,罪臣之女宋初瓷,今日以死明鑒,懇請陛下徹查當年,我們宋家的謀逆一案!」

「十八年前,家父宋頤擅自調兵離境,並非是蓄意起兵,妄想奪得皇位,而是為了和吐蕃兩國的敦睦邦交。」

「當年,吐蕃王薨逝,他的兩位王子一個主戰、一個謀和,家父不願見到吐蕃的皇權更迭,致使兩國的兵戈擾攘,是以,便決心出兵,助那位一向謀和的大王子奪得王位。」

「這些,便是家父和吐蕃的大王子鬆瓚,來往的書信,還請陛下過目。」說著,她俯身愈低,鬢邊一縷烏發垂落在地。

「家父終其一生,都在為天下的太平勞心,又怎會犯下大逆之罪?」

「還請陛下,重審此案!」

她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溫柔又堅定的嗓音,回響在大殿之內。

聖人如何都不敢相信,她一個柔心弱骨的小姑娘,竟會找到十八年前,宋頤留下的信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末日求生法則 這個Alpha不太行 美漫:我真不是祖國人 誅弒三千 異世龍行 尋仙訪道 崇禎三百年 拯救魔法女神 龍淵渟嶽峙之十九洲屠魔錄 修仙:分身掛機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