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論壇體番外完(1 / 2)

加入書籤

隨著『手劄』這一話題的出現,這棟充斥著各種聲音的話題樓被蓋得越來越高。

八百二十三樓:我們宗族的家譜,可以追溯到正寧朝,因為祖上在正寧朝出過一位高官,好像也曾告訴過家裡人,說是承華帝天賦異稟,非凡人。

要是真能找到正寧帝留下的手劄,說不定就能知道真相。

八百四十一樓:哇,要真有正寧帝手劄的存在,或是傳下來,那也太棒了吧,那可關係到正寧帝與承華帝兩代聖君,能讓我們後人弄清許多歷史真相。

八百五十樓:(引用八百四十一樓)若能找到傳說中的正寧帝手劄,不僅對華國,對世界歷史的研究,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八百七十七樓:先不說正寧帝到底有沒有留下過手劄,也不說手劄能不能傳到這千百年後,就算真存在,難不成還真有人試圖去考古正寧墓?

誰敢大不敬的去動萬民墓,打擾聖君安寧,那是自尋死路,天下安人都不會饒他好嗎?

八百九十三樓:扯正寧墓做什麼?史書上有明確記載,正寧帝為遏製當時的厚葬之風,親自以身作則,為自己修了一座十分簡陋的皇陵,下葬時,沒有任何陪葬品。

八百九十八樓:所有膽敢生出大不敬之心,試圖考古三聖墓者,都是安奸,不配當安人的叛徒,不接受任何反駁。

九百零九樓:上一個試圖毀三聖墓的異族,現在已經輪回幾輩子了吧,不管那手劄是真是假,身為安人,我們絕對不會容許任何人動三聖墓,別扯什麼歷史科學研究。

九百三十二樓:嚴重懷疑樓裡已經混入某些成分不明之輩,建議決國安部順著網線查查背後的別有用心之輩。

九百四十一樓:某些人是在想屁吃呢,無論歷史真相如何,僅憑時人留下的那些歷史記載,就足以讓所有人都無法否認三聖的功績。

至於傳說中的那份正寧帝手劄,存不存在並不重要,三座萬民墓是我們大安民族的精神信仰支柱,誰都不能動。

九百四十二樓:所有膽敢打萬民墓主意者,都其心可誅!

九百五十五樓:做人不能忘本,三聖相輔相成,功績不分大小,我們後世承其蔭澤,才在華國如今的強大,應該永遠感恩和銘記,不該比較,更不該拉踩。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所有試圖考古萬民墓的人,都該被判斬立決!

九百八十七樓:不過是好奇而已,倒也沒必要這麼上綱上線吧。

九百九十九樓:(引用九百五十五樓)總算還有個明白人。

一千零五樓:笑死,這樓真是歪得沒邊了。

一千零七樓:哇,首次趕上這種千層高樓的崛起,承華大帝可是我最崇拜的偶像。

依我看,正寧帝若真的有留下手劄,應該早被發現了吧。

史書上不是用圖文方式清晰記載著,正寧帝夫妻下葬時,有數以萬計的百姓為他們哀悼送行空前盛況。

正寧墓中的寒酸景象與沒放任何陪葬品的事實,有無數人親眼見證,讓當時的百姓們感動不已,這才有了第一座萬民墓的出現。

一千零二十樓:看到那些逮住機會,就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試圖通過輿論力量打開萬民墓的嘴臉,就覺作嘔。

鬼魅心思昭然若揭,打量誰看不出來?

一千零二十五樓:真是可笑,人家新安洲、瑞國的皇室,年年派人來大安祭祖,鄭重其事地祭拜三聖墓,倒是某些安賊總惦記著要打開萬民墓。

一千零七十樓:大安已經亡國五百多年,華國的封建王朝也已被推翻近百年,看到至今還

有這麼多人緬懷那種落後的社會製度,惡劣的生存環境,真是可悲又可笑!

這番言論一出,讓蓋樓的速度再次得以加速,無數人都同仇敵愾的對這話生出反感。

一千零七十九樓:(引用一千零七十樓)回去跟你爹娘說三聖統治期間,大安實施的社會製度落後,百姓生存環境惡劣,看你爹娘削你不?

一千零八十五樓:(引用一千零七十樓)位又是哪來的大聰明,若沒有三聖,哪來如今的華國?

舉世公認,華國延續至今,外國爭相學習的先進政策與法規製度,到你口中,竟然成了落後的社會製度?

一千零八十八樓:(引用一千零七十九樓)肯定不會削,但凡他的家長是個識數的,就不至於養出個能說出這種話的玩意兒。

一千零九十三樓:我的天哪,這可真是活久見,在這種探討三聖的樓裡,竟然有人抨擊三聖時代的社會製度與環境?

一千一百零一樓:你們至於嗎?三聖再怎麼厲害,也改變不了他們都是封建皇帝,靠剝削百姓民脂民膏為生的事實,怎麼就不落後,不能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和奇犽網戀之後 疾風吻玫瑰 偏執丞相寵妻日常(重生) 全球升溫 愛意延遲[娛樂圈] 異種大食堂[無限] 綠茶白月光[快穿] 職業嘴替,日入十萬 豪門離婚指南 博物學家,專業暴富[綜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