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後世番外一(1 / 2)

加入書籤

何殊也沒想到,她前世早亡,這輩子竟能高壽,而且是與沈卓一起,一直頭腦清醒的活到八十三歲,夫妻二人都沒出現她所擔心的那種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等傷尊嚴的現象。

退位後的十八年裡,她與沈卓很少回宮,哪怕發現孫女雖然繼承了她的政治理念,但在施政風格方麵更為強勢,她也不曾試圖乾涉。

在不同的政治環境下,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應對各種局勢與挑戰,對此,何殊當然是深有體會。

隻是她因自身的經歷,謹慎周全慣了,早已形成固有的執政風格,再加上她早就認清一代人隻能對一個時代負責,連大安朝未來都不一定能再傳多久的現實,所以堅持將精力放在夯實國家基礎,打造民族思想文化傳承教育等方麵,沒想過要多擴張疆土。

畢竟受前世的生活環境與成長經歷影響,何殊自己打骨子裡講,一直是個熱愛和平,尤其敬重生命的人。

所以她在這輩子被命運推上這麼一個位置時,哪怕受身份與大局形勢所迫,不得不做出某些看似冷酷的決定,也會盡量秉承剛柔並濟的風格。

寬仁,可以說是幾乎刻到她骨子裡的本能。

即便她也確實下過一些在部分後世人看來,有些殘忍的旨令,卻無人敢光明正大的指責她什麼。

因為設身處地的想想,沒人敢自信能比她做得更周全,取得更好的效果。

對何殊而言,她也確實做到了一生竭盡所能、問心無愧。

而後世對何殊的評價,也沒有辜負她的一生辛勞。

作為華國歷史上的首位女帝,在何殊執政的後期,她就已經成為舉世所公認的承華大帝,不再是之前的承華女帝。

大帝與女帝之間,雖然隻有一字之差,涵義卻是大不相同,影響也更為深遠。

在世人對男女性別存在某些固有印象的大環境下,女帝意味著特例,才會特意強何殊是女帝。

大帝則代表著無上威嚴與絕對地位的象征與認可,是由當時的異邦在呈給大安的國書中,率先將何殊尊為大帝。

「……這才是承華帝被尊為大帝的由來,縱觀世界歷史,能有資格被尊為大帝的統治者,本就屈指可數,像承華大帝這般,不是由自家自封,而是由全世界共尊的大帝,隻有我們承華帝,這才奠定了承華帝在世界史上無人可撼動的地位。」

聖賢祠內,聽到帶隊老師的講解,有學生忍不住提問道。

「老師,中正大帝派大軍配合水師,將當時的大安近鄰,與西方各國殺得聞風喪膽,被尊為大帝也就算了,執政風格以沉穩保守著稱的承華帝,為什麼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更為崇高的威望與影響力呢?」

站在承華大帝的塑像下,帶隊老師神情嚴肅的為學生耐心解釋道。

「因為在承華大帝的指揮下,大安接連大勝當時的西方霸主古赤羅大軍,讓古赤羅敗得徹底,在後來再也鼓不起想要東征的勇氣。」

「而當時的古赤羅四處征戰、殖民各國,讓無數人都深受其害,卻接連東征失敗,讓古赤羅損失慘重,國力大降,從此走向沒落,直到徹底結束他們在西方稱王稱霸的歷史。」

有聽得的熱血沸騰的學生迅速接話道,「老師,這麼說來,也就相當於當時的大安是踩著古赤羅的威名,成就世界第一強國的威名和地位?」

帶隊老師笑著點頭道:「也可以這麼說,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打敗古赤羅,固然能讓大安因此而名震全世界,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當時的大安,所展現出的先進生產力,盛世繁華景象,征服了所有懷著各種目的到訪大安的外國人。」

「所以說,當時的大安所展現出的強大戰鬥力,隻是硬實力,可以讓大安揚名一時,真正能讓大安在全世界範圍內,奠定強大地位與影響力的,卻是軟實力,也就是我們代代相承的安文明,也是從正寧、承華兩朝開始,大安文明開始在世界各域遍地開花。」

有學生笑著接過話道,「所以我們安語,才會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

「是啊,會安語,走遍世界都不怕,不會安語,出國寸步難行,所以我們要永遠銘記和感謝偉大的先祖們。」

帶隊老師的話,讓一群十二三歲的中學生們,都聽得鄭重其事的點頭。

他們基本都是從小就聽著先祖們的事跡長大的孩子,知道什麼是代代相承的大安文明。

這是他們上初中,開始正式學習歷史課後,必上的一節課,就是被老師帶到附近的聖賢祠內祭拜聖賢。

這種聖賢祠在華國境內,如城隍廟般,是各地區的標配,不僅方便附近百姓過來祭拜,官方也會在重要日子來此舉行祭拜活動,同時也為方便教育學生。

在這些聖賢祠內,都供奉著許多史上明君、賢臣與名將的靈位,擁有塑像者,隻有不到十人,其他人都是雕像,每位都曾在華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和奇犽網戀之後 疾風吻玫瑰 偏執丞相寵妻日常(重生) 全球升溫 愛意延遲[娛樂圈] 異種大食堂[無限] 綠茶白月光[快穿] 職業嘴替,日入十萬 豪門離婚指南 博物學家,專業暴富[綜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