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昆吾吹雪(1 / 2)

加入書籤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元月初三,巳時,江北道,揚州府,揚州城內,大江樓。

徐恪坐在這揚州城內有名的大江樓中,正手舉杯中之酒,自斟自飲。這座酒樓依京杭大運河而建,倚窗而望,外麵的大運河蜿蜒流過,河麵上,幾首漕運的船舶悠悠流過。樓下的街麵上,則熙熙攘攘,盡是過往的人流,瓜果點心、飾品百貨……各種攤販店鋪也是應有盡有。這座江都古城,雖不比京城長安的恢弘氣勢,但比起那蕭條的許昌城而言,卻不知繁華多少了……

三日前,他與姚子貝在荒山中露宿後醒來,略往北走了十裡後,卻發現那「哺人莊」其實就在不遠處……

徐恪敲開了莊門,向管家祝恆發說明了來意,祝恆發自然滿口應承。不過,祝恆發在言語之間,總不經意地流露出一些愁容。徐恪詢問才知,祝管家是擔心莊中存糧不多,這周圍十裡八鄉的難民若均聞風而來,估計也撐不了多久。徐恪便笑著安慰道,他回京之後,當想法子托人送來錢糧,再者,朝廷的賑災款不日便到,叫他切莫擔憂……

徐恪將姚子貝托付給祝管家之後,心念著急趕揚州,便沒有多作停留,轉身離了莊就要上馬。不料,剛剛進莊的姚子貝卻哭著跑了出來,她依依不舍地問道:

「徐公子,奴家能知道公子的住處麼?若公子他日公務繁忙,行程急迫,顧不上來這裡接……奴家……奴家也好自己尋過來……」

徐恪笑道:「姚姑娘,你也別一口一個『公子』了,我跟你一樣,也是生在窮苦人家,自小就沒了爹娘,這一路走來,多虧鄉人施舍救濟,幸喜還有一口飯吃,這不也順順利利地活到今日了……今天是元日,也算是新年了,算起來,今日我可就二十一歲啦,不知姚姑娘……?」

姚子貝也笑著回道:「奴家昨天還十八,今日,我也就十九歲啦……」

徐恪道:「好!今後,咱們就兄妹相稱,愚兄家住長安城北的醴泉坊。妹子放心,日後,我這做哥哥的,定當護你周全!用不了多久,愚兄一定會來接你回長安!……」

說完,徐恪雙腿一夾馬肚,座下黃驃馬四蹄騰空,振鬣長嘶了一聲,迎著朝霞,就往南奔去……留下姚子貝,兀自在身後揮手呼喊著:「徐哥哥,保重!保重!……你一定要來接我啊……」一邊喊,一邊忍不住,眼眶裡又已盈滿了淚水……

之後,徐恪更是不敢耽擱,打馬疾行了三日之後,終於在元月初三趕到了揚州城。進城之後,他四處打聽欽差的消息,可都未曾聽到,想著腹中飢餓,便先來了這大江樓中,喝起酒來……

這揚州城裡,各式貨物盡有,獨缺名酒。徐恪問了掌櫃半天,他要的名酒,酒樓都拿不出來。徐恪無奈之下,隻得喝起了酒樓中的幾壇紹興「女兒紅」,但覺酒味寡淡,喝進去如水一般,不過聊勝於無……

這時,忽聽得遠遠有一桌客人中,有人小聲說道:「幾位聽說了嗎?今天,咱揚州府的幾十個富商大戶,都被知府老爺給請到府衙裡了……」

徐恪一聽這話,頓時留心了起來,遂運起耳力,著意傾聽。

另一個年長的聲音接口道:「哪裡是楊知府請的,你們都不知道嗎?真正做東的,是……欽差大人!聽說,這欽差可是從京城來的一位王爺,是……什麼……魏王呢!」

「欽差?王爺?……這欽差王爺沒事這麼愛請客啊?還把咱揚州府的富商們,給請了個遍!看來,京城來的王爺,出手到底是闊綽啊!這麼多富商,怕是得十幾桌吧?」

「你知道個屁!你道欽差真是請客啊!那是鴻門宴!是讓你掏銀子的!聽說咱大乾兩淮、山東有四道十六府都遭了大旱,災荒鬧得厲害呀!連長安城都有逃荒的難民了!這欽差可是奉了萬歲爺的令,來咱揚州籌款賑災的……這明麵上說的是請客,到時候欽差大人把手一伸,你倒捐銀子還是不捐啊?……」那個年長的聲音又說道。

「別問我!……反正我是沒錢!我要有個十萬兩,我就他娘的捐個……十萬兩!」最先的那個聲音說道。

「你小子也別逞能了,十萬兩你是沒有,可一千兩呢?兄弟們可都知道,要論身家,這裡可還就是你有錢!……」又有一個沙啞的聲音笑道。

「這上百萬的災民,我這一千兩頂個什麼用啊?要捐就得讓那幾十個大戶去捐,光販鹽這一項,他們每人一年少說也賺五萬兩以上!」先前那人又說道。

「咳!聽說,這次來的欽差可不簡單啊,京城裡都稱他為『鐵麵王』!做起事來鐵麵無情!今天這四十多個鹽商進了那鴻門宴啊,每人不放個幾萬兩銀子的血,怕是出不來嘍!」那個年長的聲音喝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說道。

「哈哈哈!這也不管咱們的事!該放血的時候,可不就得放點血麼……來來來,咱們喝酒……喝酒!」

……

徐恪聽到此節,便也無心吃酒,他心道此事若真,魏王便已在揚州府衙中了,當下徐恪不敢耽擱,便急忙付了酒賬,匆匆下樓,打聽得知府衙門的所在,騎上馬便趕了過去……

那大江樓離知府衙門頗近,隻過得半刻,徐恪便已趕到了府衙門口。這揚州可是整個江北道第一大城,自古繁華之地,知府的衙門也造得甚是宏偉,遠遠看去,比之尋常的府衙至少大了一倍。徐恪在一座巨大的鎮門獅子石獸前下馬,向守門的衙役講明來意。衙役見他一身青衣打扮,手中還有黑鐵獅牌,當下便恭恭敬敬地領著徐恪穿過正堂,進到了後院。

徐恪隻見這府衙的後院甚為寬敞,如今,這整個後院裡已擺著十幾張長桌,桌前各自站立著高矮肥瘦不一的人群,均穿著貂帽皮襖、錦衫華服,看打扮,就知一個個非富即貴……

此時,這幾十個富商躬身站立,一個個垂首無言,都在凝神聽著堂前正中那人的訓話:

「……揚州可是個好地方啊!不單產鹽、茶,還有絲綢布匹……揚州人又會做生意,自古以來,這江都城可都是富得流油啊!我父皇曾七次南下這江都城,都道揚州地方好,不光風物美,揚州人更是熱情好客,遵禮法,急公義!……如今,我大乾山東、山南、淮揚、淮南四道一十六府,大旱成災,百姓流離失所,災民嗷嗷待哺!災情緊急,一日都不能等啊!父皇特命我為欽差,南下江北、江南兩道籌集賑災錢糧,如今,我這第一站可就到了你們揚州啊……在座諸位,可都是揚州的鹽商大戶,聽說,你們平素便是樂善好施、聞名鄉裡的好人!……本王相信,當此災情緊急、國庫艱難之時,各位必能慷慨解囊,解朝廷之所急,救災民之所困啊!……」

說話的並非別人,正是當今皇帝的四皇子,敕封七珠親王的魏王李縝。徐恪見欽差在此,忙上前躬身施禮道:「卑職徐恪,參見魏王殿下!」李縝乍見徐恪在這揚州府衙裡現身,不禁微微一愣,隨即問道:

「你來做什麼?」

「卑職奉沈都督之令,快馬趕來,護衛殿下,一路隨行……」徐恪回稟道。

「嗯……這把劍,就是父皇賞賜你的昆吾劍麼?」李縝麵色不動,倒是對徐恪背負的寶劍好似格外關注……

「正是!」徐恪見李縝目光中有意,便解下了身上的昆吾劍,交到了魏王的手中。李縝將昆吾劍拔出了半截,隻見劍鋒透著寒意,劍刃上青光閃閃,不禁嘆了一聲道:「好劍!」這時,李縝似忽有所想,遂叫了一聲:「薛濤,接劍!」

旁邊立時跑來一位一身金色鎧甲的將軍,隻見他身形魁偉、濃眉大眼、滿麵虯髯,正是官拜正四品右羽林衛大將軍的薛濤。薛濤接過了魏王手裡的昆吾劍,上前一拍徐恪的肩膀,大笑道:「無病兄弟,你怎地才來啊?」

「無病在路上……有些耽擱了,薛大哥!」徐恪一抱拳,訕訕地回道。他想起這一路上的經歷,忽然腦海裡就閃現出人市中姚子貝的模樣,沒來由的卻是一陣子臉紅……

薛濤正要與徐恪敘舊,驀地見李縝咳嗽了一聲,急忙放開了徐恪的手,拿著昆吾劍,肅立一旁。隻聽李縝凜然如霜的聲音再次響起:

「諸位……本王來揚州已有三日,諸位先前也捐了些銀子,可惜呀……在座四十幾位鄉紳,攏共加在一起,才捐了不到一萬兩銀子……這點銀子對於賑災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本王回到京城,可也交不了差啊……」

可不管李縝在上麵怎麼講話,整個院子裡,始終無人應答,氣氛一度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

這四十幾個鹽商大戶,垂手肅立,一言不發,不約而同地抱了同樣一個心思「我錢也捐了,心意也到了,至於捐多捐少,可不是由我自願麼?你魏王就算官再大,也不能逼捐啊!……」

李縝在院子中間來回踱了幾圈,見場上無人響應,隻得先擺擺手,說道:「諸位先請坐下吧……你們今天,可都是本王的客人,無論如何,這地主之誼本王還是要盡的……」

眾人聽得欽差下令,終於鬆了一口氣,遂紛紛落座。這些富商大戶,平日裡重裀而臥、列鼎而食,今日已然站立了許久,都感月要酸背痛,此時終於能夠坐下,都各自挪動筋骨,有些個還揉起了自己的老月要……

「來!本王先敬各位一杯水酒!」李縝端起了自己的酒杯,說道。

剛剛坐下的幾十位鄉紳,急忙又站起身,端起各自的酒杯,喝了一口,但覺入口微涼,這哪是什麼酒啊!分明就是一杯清水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不思議大廈 拒絕舔狗:從此千古一帝 柯南之這個黑方超正義 聊齋大聖人 軸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學家 四合院:這背鍋俠我不當了 開局變成一顆龍蛋,震驚國家!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從武當開始的諸天之旅 從光字片開始的影視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