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祁王的養腎小妙招(1 / 2)

加入書籤

「口說無憑,你隻是動動嘴皮子,便給祁王套上了七樁大罪,竟對祁王所立之功一言不發,這便是你鄭之昌的為官之道?國家興盛,當倚有謀略有主見之能者,而非隻會跪在地上磕頭胡攪蠻纏之輩!」

張輔忽然提高了聲音,「都說書生誤國,我張輔以前還不信,如今看來果真如此,難怪你鄭之昌十九歲中進士為官二十年來卻碌碌無為,如此醃臢德行,若真讓你位居高官,那必然是朝廷之災難!虧你還曾讀過聖賢書,文人顏麵全都讓你丟盡了!」

朱高燨默默的給自家老嶽父點贊。

瞧瞧,什麼叫文化人啊,這才叫文化人!

沉著冷靜、從容麵對,靈活機動地運用了各種辯論之術,談吐間的言辭信手拈來,得心應手,既講清事理,又詳細陳述事實,就這樣將對手的發問一一化解,著實令人嘆服。

張輔不愧是大將,連辯論都是帶著兵法:在守住陣地後再發起反攻,使得論辯進退有致,引人入勝。若隻守不攻,則必陷於被動境地;若隻攻不守,則失去了據理陳詞的部分,使得論辯僅僅停留在口頭之上,而缺乏以理服人的成分。以碾壓之勢忽然沖擊敵人防禦,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在朝堂上的張輔,倒是頗有當年諸葛丞相舌戰群儒的風範!

「臣附議英國公所言!」

成國公朱勇打心底裡佩服張輔這位前輩,恨不得大喊一聲「俺也一樣」,而後五體投地的膜拜大老。

同為勛戚派係,朱勇和張輔這麼一開口,文化水平的差距就顯出來了。

朱勇是破口大罵,氣勢點滿殺傷力為零;而張輔是拐著彎兒罵人,不僅氣勢點滿,殺傷力更是溢出。

朱高燨心想:張輔這老嶽父能處,有事兒他真上!

「英國公好文采,罵的下官羞愧不已。」鄭之昌平靜的說道,「英國公家長女是祁王府的王妃,嶽父為女婿說話,也是自然,下官佩服。」

一針見血。

你張輔說的再怎麼天花亂墜,可你終究是祁王的老嶽父,礙於這段關係,皇帝的考量就不隻是在片麵上了。

張輔冷聲道:「我所言,皆是公道之言論,與私交無關!」

鄭之昌不屑一笑:「嘴是長在人身上的,英國公怎麼說,當然沒人管的了您。至於是否公道,您心裡自有估量。」

朱高燨不由高看了一眼鄭之昌。

雖說是敵人,但也是個值得欽佩的敵人。

區區一從五品小官,死劾親王,硬扛國公,竟仍能麵不改色,於夾縫中擇機而攻之。

這不是簡單人物,難怪漢王會把這姓鄭的頂上來打擂台。

隻是有些奇怪,這樣的能人,為何會在禮部員外郎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

朱棣就算再怎麼厭惡建文舊臣,也不會將如此能人棄之不用,當年的夏原吉亦是建文舊臣,後來還不是坐到永樂朝戶部尚書的位置上?

除非,在鄭之昌心中的皇帝不是永樂皇帝,而是建文皇帝。

可鄭之昌若心裡念的當真是建文皇帝,也不會在永樂一朝為官十餘年。

……

「噤聲!」

隨著皇帝一聲大喝,朝堂上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目光,齊齊投向了坐在金鑾椅上的朱棣。

皇帝思忖片刻後說道:「擢升禮部員外郎鄭之昌為都察院右都禦史,退朝!」

說完,朱棣毫不留戀的起身離開。

今日早朝,從五品的鄭之昌,連升數級,一躍成為了正二品右都禦史,與六部尚書平級,堪稱是鯉魚躍龍門了。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鄭之昌這條鯉魚,距離躍過龍門還差了一步——鬥倒祁王!

鄭之昌,是靠著祁王和漢王打擂台爬上來的,靠著死劾與搏命換來的右都禦史。若是他想坐穩這右都禦史的位置,就必須要幫著漢王,把祁王按死在地上,永遠的讓祁王埋在塵埃當中!

若是祁王沒倒,鄭之昌就該死了。

這也讓很多人想起來,永樂十一年,也就是去年的四月份,朝堂上亦是祁王與漢王相爭,那是祁王與漢王的第一次交鋒。漢王黨派出了都察院右都禦史陳進彈劾英國公,祁王挺身而出,持劍當庭斬殺陳進!

陳進死後,朝堂未曾復設右都禦史,時隔一年,同樣是漢王黨的鄭之昌坐在了這個位置上。

如今的局麵,與去年的局麵何其相似。

隻是如今的祁王,不再是當年勢單力薄的祁王,而是朝堂魁首之一!

而在今日的早朝上,鄭之昌彈劾祁王,是英國公站了出來,竭力為祁王辯解。

隻是不知,這新上任的都察院右都禦史鄭之昌是否會重蹈前任陳進的覆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家學姐,不是人! 我被病嬌女友愛的死去活來 極道長生之唯我獨仙 末世:我的能力畫風清奇 海賊:讓你去臥底,你成了大將? 擁抱你的夏天 娛樂圈大清醒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我在大虞長生 我拒絕戀愛,我隻想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