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復原古菜(1 / 2)

加入書籤

在將分給自己的豬肉丟到小車上後,楊戩和孝天犬決定留下來給道士們做頓飯。

本來楊戩是不想要留下的,但姚遠卻說近日來他和楊戩麻煩道士們甚多,理應有所表示。

楊戩聽了覺得很對——金霞洞的道士們對她都很好,自己沒道理就隻受恩不回報。

於是她留了下來,準備做頓飯給師兄弟們吃。

見到廚房的鹽、青梅、薑和醋後,姚遠腦子裡突然想起了一道菜,一道有故事的菜,一道可以在目前水平下做出來的菜。

在河南安陽殷墟郭家莊的墓址中,考古人員在160號墓曾經翻出過一個裝著燉帶皮豬肋的青銅鼎。

這座墓的主人是一名貴族武將,生活於商朝廩辛、文丁統治時期,殷商陪葬又講究侍死如生,所以陪葬的東西和平時吃的東西相比也不會差到哪去。

可以說這鍋豬肉算得上是殷商時期最頂級的的珍饈美味了。

這事出來後,有比較好事的店自然會琢磨著怎麼蹭這股網紅熱度,於是便將這道菜還原了出來,命名為「亞址烹豬」。

姚遠曾經慕名去吃過,但結果卻大失所望。

因為這個居心做網紅的小店明顯沒有用心去復原這道菜,隻是將它當成了一個噱頭,用銅鍋煮了一鍋現代的肉湯出來。

因為要掩蓋不新鮮豬肉的氣味,那家店香料用得極重,所以做出來的東西連「味道平平」都不能算,隻能說是糟蹋了那個造型看著還可以的銅鍋。

更關鍵的是,他們用的香料明顯和商朝時期的左料習慣有所不同。

商朝人燉肉通常隻加鹽和梅子來調味,連薑都隻有南方偶爾才有見到。至於大蔥和豌豆,那還要等齊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後,中國人才能吃到它們。

所以若是想要復原的話,那主料就隻能用鹽和白梅或青梅,其餘香料絕對不應該喧賓奪主。

《尚書·說命下》裡曾經記載過——「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而從其它殷墟遺址中挖掘出的鼎中,也經常發現獸骨、鹽結晶和梅核,可見這個「爾惟鹽梅」的說法是千真萬確。

此外,日本人飲食習慣中也有將鹹梅乾入菜、入飯團的,也不知是受了影響還是殊途同歸,而韓式炸雞的雞排醬料裡麵也有梅子口味,頗受現代人的歡迎。

雖然對那家網紅店感到有些失望,但姚遠還是將這道菜記了下來,並且十分公正地給了一顆紅星,一顆黑星的評價——也就是還算好看,也有故事,但味道嘛

雖然星星不多,但這卻是姚遠此時能想到的唯一一道立刻就能復製出來、同時還有故事的菜了。

現在想來,味道也沒有那麼不可令人接受——姚遠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多給這道菜幾顆星星。。

不過他很快又釋然——既然《中華美食大典》是自己遵從本心、不求名利而寫出的先天靈寶,若是當初出於某些功利的原因而加了些內容的話,那就不是遵從本心的作品了,也就起不到寶物的作用。

紅星不紅星的不重要,姚遠現在對那個會讓自己狂暴化的星星不感興趣,但他非常想知道黑星是什麼效果。

姚遠攛掇著楊戩去做銅鼎燉肉排,楊戩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因為她也好久沒吃過了。

既然提供豬排的施主都那麼說了,道士們也沒有意見,左右不過是用點鹽、梅而已。

不多時,一個三足銅鼎便被架了起來,等著楊戩他們施為。

盡管說是要復原古味,但姚遠也沒有打算一點改進都不做,至少汆水還是要做的。

「來,將排骨切成小段,用鹽和薑片搓掉血水,然後冷水下鍋汆一下」

姚遠一邊在旁邊指指點點,一邊叼來了一大捆乾柴,然後向鼎下的乾草吹了口氣,試圖用餘盡將火點燃。

隻可惜不太成功,也不知道是狗嘴不好吹的原因,還是因為餘盡沒什麼溫度的關係,火沒有點燃不說,反而嗆了姚遠一口黑煙,把臉都熏黑了。

他不會生火,自然有人會。

一名平時就專管燒火的小道士看到孝天犬狼狽的樣子後,忍俊不禁。

「讓貧道來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黑科技農場 家父隋煬帝 永夜神行 快穿之大佬手撕炮灰劇本 重生在高考:帶著糙漢發家致富 朕的愛妃太能卷了 我,呂布,開局被雷劈 詭異提示:我瘋了,詭異更瘋了 巨星從港娛97開始 職業選手,加載了電競經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