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門與周舅舅(2 / 2)

加入書籤

行吧,餘蓁也不勉強她,自己蘸著薑醋把一籠蟹黃湯包都吃了。

今天是回門的日子,她當然也盼著回家見見阿娘和芸娘,甚至還起了個大早,隻可惜剛一起床就有宮人來報,說太子詹事求見,李治便去議事廳了,臨走時叫她莫急,先用早膳,等他回來再一起去敦國公府。

其實良娣回門,倒不強製太子也跟著一起,餘蓁自己回去也行,隻不過李治既然明確表示要陪她回娘家,那餘蓁自然也不會傻到把他往外推,而且這樣也能讓阿娘更放心些,她相信,阿娘也是想親眼看看她夫婿是個什麼樣的人。

又過了半柱香,李治才姍姍來遲,見她一切都已備齊,微帶歉然地牽起她的手:「叫你久等了,孤已經讓人準備好車架,我們這就去敦國公府吧。」

餘蓁自然含笑點頭,又關切的問李治用過早膳沒有,李治說用過了,她才同李治相攜著往外走。

甲衛開道,東宮華貴的車架在敦國公府門口落下時,周氏等人早已等候在門口,不僅是芸娘,知道今天餘蓁回門,怕太子來了,餘家沒有男子可以接待,周舅舅雖然心裡有點怵,卻還是天沒亮就帶著周湛過來了。

李治先下車,又伸手將餘蓁扶下來。

周氏還沒來及多看看女兒,就被芸娘扯了扯袖子,與眾人一起跪下來。

「參見太子殿下。」

她身上有個從一品敦國公夫人的品階,比太子良娣要高,又是長輩,自然不用參拜,其餘人卻不然,還要接著再行一禮:「參見良娣。」

李治抬手:「不必多禮。」

餘蓁也跟著叫起,又連忙上前把周氏扶起來,周氏扶著她的手臂,細細看著她,眼裡含著淚:「蓁娘……」

欲要說些什麼,又收了口,轉身跟李治請罪,說家中人丁稀少,無男主招待,隻得請來良娣的舅舅,望太子不要見怪,待李治說了無妨,被周舅舅領著去了前廳,她挺著的月要背這才放鬆下來,緊握著餘蓁的手,帶她往後院走。

「太子對你可好?太子妃性情如何?嚴不嚴苛?那蕭良娣好相處嗎?」

餘蓁隻說太子對她很好,太子妃是個和善人,又說蕭良娣的女兒還小,她要照顧小郡主,並不怎麼搭理人……

周氏一一聽了,想起方才太子扶著女兒下馬車的樣子,心裡稍稍安慰了些,又跟著問了許多問題,芸娘也不時問上一句,可見這些時日沒少擔驚受怕,話語間都是怕她在東宮受欺負。

餘蓁兩下安撫著,又有點擔心前廳招待太子的舅舅和表兄,既怕李治因為周家是商戶而賤看二人,輕辱以待,又怕舅舅表兄不慎得罪他,實在有些坐不住,便要偷偷去前廳看看。

周氏說:「你舅舅有數,無需擔心。」

可餘蓁還是覺得不放心,帶著如意悄悄從後門的小道進了前廳,這是她自己家,沒人比她更清楚地形,三拐五拐,就找到了一個看不見人,卻能聽到聲的地方——角落一座大屏風斜後方。

當年就是在這裡,她聽到阿耶一個上門拜訪的下屬要給阿耶送妾,雖然阿耶當場拒絕了,可餘蓁還是很生氣,就讓人在這個意圖破壞她家庭的男人茶杯裡放了一大勺鹽,把他齁得臉都青了。

廳內的氣氛比她預計的和諧許多。

「……我唐人,大多取南道入蔥嶺,因為路途遙遠,往往都是三五個商隊結伴出行,彼此間也好有個照應。」

周舅舅聲音沉穩,說話不疾不徐,叫人聽著聽著就不由入了神。

餘蓁聽了會兒,忽然想起,以前阿娘說過,舅舅十四歲就跟著商隊走南闖北,最常走的就是西域商道,就靠著那條繁華的商道白手起家,慢慢支起了周家的攤子,而那條商道,餘蓁聽舅舅的形容,總感覺它就是唐代的絲綢之路。

「……波悉山之陰,有一個名叫率都沙那的地方,大唐稱之為曹國,盛產棗果,有一支千餘人的軍隊,隻不過此國原先無君主,是康國的附屬,由康國王子烏建統治,貞觀初年,這曹國暴起叛亂,自立為國,並向我大唐稱臣,但陛下認為曹國非正統,並不認可其地位。」

李治笑道:「孤也曾聽人提起過這康國,聽聞那國君原是月氏人,是個小國,約有大城三十座,小堡數百座,十幾年前,曾遣使者來過長安,進獻了幾匹良駒,如今皇宮的馬房裡,還有好幾匹康國馬留下來的後代。」

周舅舅雖然寫不出治世的錦繡文章,可談起這各地風俗、行萬裡路的種種見聞,長安城裡卻沒幾個比得過他。

「其實康國是咱們大唐的稱呼,他們當地更愛自稱為什麼薩秣建,盛產羊毛氈和各類皮貨,那裡的百姓尚武之風極濃,男女老少、全民皆兵,人人喜金飾,女子終身盤鬢、黑紗覆麵……」

接著他又說了些行商路上遇到的事,如雨中生火的竅門、遭遇野獸時的應對、如何穿過匪盜橫行的峽穀……樁樁件件都凝結著從實踐中總結的智慧。

李治認真聽著,覺得極有趣味,那西域商路周邊國家的諸多奇異的景狀仿佛就在眼前,讓他不由沉浸其中。

隔著屏風,餘蓁悄無聲息的走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要讓狗卷成為龍騎士 我在論壇分享毛茸茸日常後 [清穿+紅樓]林氏有女 警視廳內卷之王 立香醬今日也在絕贊日常中 山海喵喵喵 英雄救美後跡部要對我以身相許 高中生就應該拯救世界! [原神]群穿後鋼鐵直女拿了刷好感劇本 咒術師過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