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建立幕府(2 / 2)

加入書籤

吳從漢猶豫了一下,提醒道:「主上,如今聖人還在,直接撤刺史府、建幕府,這是會落人口實的!」

李從燕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可是熟知歷史的李從燕算了算時間,料定皇帝李嗣源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且此時的注意力全都在兩川的叛亂上,一小部分在洛陽城內的各種爭鬥中,對於自己這個遠在登州的義子,是沒有多大興趣的。

於是李從燕說道:「這個口實不用擔心,我自有理會,大不了對外還是以刺史府的名義就好,不過幕府必須立即籌建!」

說完,李從燕便與眾人商議了起來,吳從漢和李任、李魏眼見李從燕心意已決,便不再勸諫,而是積極獻言獻策。

眾人一直商議到深夜時分,最終在李從燕的主持下,製定出幕府的構架,以及各級官吏的人選。

新幕府分為民政部和軍政部,這兩個名稱可是李從燕花了好大一番力氣爭論下來的,吳從漢等人都認為這兩個名字既怪異又俗氣,可是架不住李從燕喜歡。

民政部就是原刺史府諸曹,由錄事參軍吳從漢任民政部部長,同時對諸曹進行了一番改革:

司倉參軍田麓改為府庫司司丞,負責登州各地府庫的管理、造冊、核驗,以及稅賦入庫、調撥之事;

司戶參軍郭甲改為戶籍司司丞,負責登州百姓戶籍管理,以及相關民政;

司田參軍李東賢改為屯墾司司丞,負責安頓流民、開荒、分地、收田稅等事;

司法參軍劉三水改為律法司司丞,負責懲辦法外之人,以及登州各地民間官司及刑獄;

司功參軍許銘之改為考核司司丞,負責登州官吏的年度考核、升遷、處罰。

同時,李從燕早在春耕日之前就將陳東理和李偲升正式收入麾下,提拔李偲升為民政部實業司司丞,負責管理幕府開辦的各種工坊、礦藏。

實業司下轄琉璃工坊、海鹽工坊、化肥工坊、木器坊,以及正在籌建中的正棋山銅礦、南山銀礦。

陳東理任琉璃工坊和海鹽工坊的主事,原化肥工坊主事郭思明兼領木器坊主事,原木器坊主事汪浩調去管理正棋山銅礦、南山銀礦。當然,陳東理和李偲升原本在兩個工坊內的分紅還是不變的,而且還能從幕府領取一份薪水。

如此,民政部各司齊備,完全取代了之前刺史府的執政職能。

接下來就是軍政部。

李從燕直接自領了軍政部部長之職,將軍權緊緊握在手中。

而後改司兵參軍薛明團為軍政部征兵司司丞,負責新軍征兵、操練之事;

增設兵仗司,提拔原刺史府工匠主事張鈞為司丞,負責新軍兵器、鎧甲等兵備的打造之事;

增設軍庫司,提拔原刺史府府庫主事魏秦為司丞,負責新軍兵備的儲存、保管和調撥之事;

增設研發司,提拔原刺史府工匠果甘為司丞,負責研發各類新式兵備。當然了,研發新式兵備肯定是在李從燕的指導下進行。

增設軍醫司,招募登州名醫孫逸為司丞,專門為新軍將士培養隨軍醫官,並且製作各種軍中所需的藥品和醫療之物;

增設輜重司,提拔新軍旅率魏陶然為司丞,負責為新軍將士籌備各種軍訓物資。

至此,軍政部各司齊備。

李從燕揉了揉酸脹的雙眼,對眾人說道:「今日幕府就算初步建立起來,民政部和軍政部各司的人選要各司其職,五日內各司要平穩過渡完畢,並開始正常運轉。」

接著,李從燕看向吳從漢,說道:「明日一早,將民政部、軍政部各司司丞,以及民政部實業司下屬各主事全部召集過來,我要給大家提點一二!」

「喏!」

次日一早,幕府各級官吏齊聚刺史府,李從燕當即宣讀了對眾人的任命,而後說道:「這裡雖然還叫刺史府,但你們已經是我李從燕的幕僚,所以從今日起,你們要記住自己的身份,也要記住自己的職責,切記!」

眾人互相看著,隻覺得心中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眾人都已經意識到,從今天起,自己已經不僅僅是朝廷的官吏,更是李從燕的幕僚,已經與李從燕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鎮怪77號店 九鴉 問鼎武道 當我重生的那幾年 醫路青雲 假太監:開局撞破皇帝女兒身 沒人比我更懂禁忌 假太監:從撞見女帝開始製霸天下 蘇洛帝婧 人間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