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 223 章(2 / 2)

加入書籤

說笑了一回,話題又轉到了黛玉任期滿後的安排上。

林珝的玲瓏洞府可以移動,隻要黛玉這邊確定了地方,她就可以帶著黛玉和林家一眾利用玲瓏洞府提前過去任職。

黛玉肯定也知道林珝最需要的就是靈氣,至於去世俗界的哪裡,她是最無所謂的。所以黛玉這邊隻需要考慮她自己的意願就好。

林如海和羅寧也是這個意思。

都已經慣孩子到了這份上了,那再慣著些又有什麼關係。

人就這一輩子,隻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在律法規則範圍內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也隻是在對自己好罷了。

黛玉並沒有什麼想去的地方,隻要不是回京城,卻哪裡都可以。啟恆帝那邊則因為林珝現在跟著林家住在一塊,所以他還是要問一回林珝的意思。

你是想回京城呢還是想要繼續呆在地方上。

看了啟恆帝派人送來的信,林珝直接問了一回黛玉意思,然後給啟恆帝回信的時候就直言不諱的告訴啟恆帝,除了京城,哪裡都可以。

你是皇帝,咱們都聽你的安排。

呸,旁人說這話還有幾分可信度,你丫的說這話虧不虧心?

吐槽了一回林珝,啟恆帝便決定對黛玉公事公辦了。

黛玉這些年在地方上的政績非常喜人,至少啟恆帝覺得花在黛玉身上的官員俸祿沒讓他心疼。

對得起他付的那筆俸祿。

這不是廢話嗎?

你這邊隻付了一個人的俸祿,林家那邊卻是父女齊上陣。林如海是什麼人,他為官多年的經驗和閱歷那是一般人能比的嗎?如今林如海免費給他閨女做師爺,那絕對是朝/廷占了大便宜的。

不說林如海,隻說黛玉,黛玉也是正經科舉入仕的官員,能力不比其他進士差。在處理地方事務的時候,羅寧也能用後世人的眼光提些有用的建議。

除此之外,林家不差錢,放外的地方官還有養廉銀,黛玉這裡就更不會出現貪汙受賄這種事了。

就問人家一家三口一塊給你打工,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吧?

於是啟恆帝根據黛玉這些年的履歷琢磨了一回後,並沒有給黛玉升官,而是直接將人平調到了通州府做知府。

通州離京城極近,一邊是京城直隸等重要區域,一邊又是沿海碼頭,水運交通以及一些內運河。

將黛玉調過去,未嘗沒有借黛玉之手嚴查河務海運的想法。

雖然沒有回京城,可也算是離京城極近了。

對於這個新工作,黛玉到沒說什麼,而是認真的研究起通州府那邊的事。

一發水,內運河的河堤就會沖垮。但朝/廷年年都撥下不少銀子修整內河,就修了一個寂寞不成?

通州離京城極近,河務海運還都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京城的達官顯貴不少都在通州置了田產。

可以說在通州府,十個莊子裡有七個是皇親國戚,剩下三個也絕對有勛貴世家的份。

這樣的通州,有時候比更偏遠的地方還要難以入手。

不過有難度,才更有挑戰性,不是嗎?

~

吏部的調令到了,林家這邊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林如海和黛玉一邊跟上上下下的人進行各種交接,一邊還要忙些官場應酬。

大家都是天南地北做官的,誰知道

以後還會不會來這邊或是這邊的人再跟黛玉在其他地方碰上?

羅寧則是開展了一回夫人外交,之後就是處理林家在這邊的房產。

宅子仍是買的,家裡的行李也不用怎麼打包,隻要規置出來,回來有林珝負責。按往年的習慣,宅子肯定是不會出手,最後仍舊用於民生教育的。

隻是這一次因為府城這邊就有這樣的啟蒙之地,所以宅子就隻能留做他用了。

瑤光廟,有了。

養生堂,這裡也有。

啟蒙的地方,這裡還有。

思來想去,羅寧便決定將這裡弄成一個圖書館。

至於書從哪來?

羅寧以林家的名義買了一批回來,又招了一群書生抄了一批。將圖書館立起來後,羅寧又讓人在圖書館外麵留下了可以隨意抄書以及隨時接受社會各界捐書的牌子。

圖書館這邊按以前的慣例仍是從養生堂那邊搖人過來出工,不過工錢卻沒有。

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羅寧直接讓養生堂那邊的人在圖書館這裡支一個茶水攤子和賣筆墨紙硯的櫃台。

如此這般安排完,這邊的事情也就結束了。

林珝沒讓林家下人都上她的玲瓏洞府,而是拿出楊箋最早時送她的雕花玉碗,不光讓所有林家下人坐那個出行,還讓他們將行李家什馬匹寵物都放在上麵,之後又請黛玉,林如海以及羅寧等親近之人上了玲瓏洞府。

最後才收起地上的白玉樓梯,一前一後的朝著通州府飛去。

因為沒想到黛玉他們會這麼早就到了,通州府這邊都沒有準備,上一任知府也才剛剛帶著一家老小搬出衙門後宅。

通州離京城極近,這裡的知府府衙也修得比旁處眾觀。在府衙後宅逛了一回,發現連花園都有後,羅寧等人便決定不買宅子了。

一是未必能買得到稱心如意的宅子,二一個也是通州這邊的物價房價跟京城不相上下,高得離譜。他們家沒必要花大價錢買個環境還不如府衙後宅的房子。

至於說擔心黛玉暴露了身份什麼的那年啟恆帝被楊箋趕出來的時候,這個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黛玉女兒身的秘密以及啟恆帝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秘密……

當然了,雖然秘密不在是秘密,但也不能做得太明目張膽了。

林珝跟著林家住在一塊呢,所以就算是住在府衙後宅,整個後宅也可以隻有林家人進出居住,將門禁守得死死的。

而且有林珝在,一般人想要從前衙進入後宅,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因現在就職時間還有些早,於是留下林家下人打掃布置後宅,林珝又帶著黛玉和羅寧林如海回了京城。

先在京城小住幾日,過幾天再回通州也使得。

因林家祠堂立在京城林府,所以林如海一家三口每年除夕的時候都會回京城祭祖。隻是每次祭完祖就再坐著傳送陣離開,也沒怎麼在府裡逗留。

若說逗留,也就那年巧姐兒成親那會兒,羅寧和林如海在京城呆的時間久了些。

當時巧姐兒的嫁妝都已經備齊了,而且也早就出了賈母的孝期,成親的日子定下來後,羅寧得了消息便坐傳送陣回來了。

也算是頭一回幫古人張羅婚事,羅寧請了最知這些禮儀規矩的知事嬤嬤家來,那嬤嬤怎麼說她這邊就怎麼安排。從定下日子得到消息,一直到巧姐兒出閣回門,羅寧都在京城。

因羅寧在京城那邊呆的時間夠久,加之黛玉這邊又沒什麼事情,於是林如海沒多久也追了過來。

因有林如海和羅寧出麵幫著平兒一道安排巧姐兒的親事,又讓巧姐兒在婆家那邊極有體麵。

巧姐兒婚後過得極為幸福,不光與女婿感情處得極好,

這幾年還陸續生了兩個兒子。巧姐兒聽了羅寧的建議,孩子生下來後便將孩子都交給她婆婆幫忙帶著。

她婆婆是個明事理的,再加上有了年紀,又有孩子牽扯精力,不光痛快交了管家權,還不怎麼管巧姐兒和她女婿的事。這樣的生活環境,自是省了許多婆媳矛盾。

至於說孩子跟生母親不親?

這個時代,家裡有些家底的人家,哪家孩子身邊不是丫頭奶娘的。你與其擔心孩子親祖母不親生母,不如擔心一下孩子更親乳/母呢。

巧姐兒是鳳姐兒的女兒,她又是自小被鳳姐兒尋了靠譜人用心教養過的。後來家敗了,寄居林家了,可羅寧也沒虧著她,仍是給了她最好的教養。

所以教養極好,管家理事樣樣都全才的巧姐兒擺弄她婆婆絕對是個中高手。

她時常會跟她婆婆說一些她二姑姑的事。

她二姑姑小時候養在老太太身邊,老太太身邊的孩子又多,總有顧及不到的地方。於是二姑姑就被她奶娘苛刻欺負得養壞了性子。

雖然沒明著說什麼,可話裡話外都在提點她婆婆盯緊了你孫子跟前的奶娘,別叫你大孫子被人虐待,再養歪了性情。

那之後,巧姐兒的婆婆就更忙了。

其實有些老人事多呀,總找兒女麻煩呀,在羅寧看來就是給他們閒的。將人用起來了,這也不疼,那也不痛了,人看著有精神了,也再不找你麻煩了。

多好的事呢。

巧姐兒將家裡的事擺平後,便時常帶著她的兩個妹妹出門應酬,最後又跟平兒仔細相看,終於給兩個妹妹都尋到了靠譜的親事。

兩個妹妹已經嫁了一個,另一個因為男方要守孝以及各種習俗弄得婚事一直拖了很久。

男方先是死了個八十歲的老祖母,不過一年,同樣八十多的祖父也沒了。之後又是男方要過本歷年,偏偏轉年又是隻有二十三個節氣的寡婦年……

婚事就定在今年九月,也不知道會不會再出什麼差頭了。

兩個妹妹定下親事,嫁妝也都備好後,巧姐兒和平兒又開始張羅家裡唯一男丁的親事。

小少爺被養得很是忠厚老實,看不見賈家和王家半點血脈遺傳,平兒有時候都在想是不是隨了小少爺的親生母親。

不過膝下有這樣一個性格的孩子,平兒到是不擔心自己將來的養老問題了。

從巧姐兒到後來這三個,幾乎都是平兒帶大的,四人待平兒的感情跟親生母親也不差什麼了。

平兒這些年一直沒想過要改嫁,不光守著四個孩子過日子,還從不讓人忘記他們生母嫡母是王熙鳳。

她會告訴孩子們他們的母親並不是真正的惡人。

除了天生的壞胚子,誰不想做個好人。□□國府就是個吃人的地方,一步錯,步步錯,想要回頭時,已經沒有路了。

平兒很少提及賈璉,就算是提起來了,也是告訴小少爺,你可不能學你老子,讓你媳婦跟你娘似的。

平兒仍舊帶著孩子們住在林府後院的小賈府裡。

他們人口不多,那邊小賈府麵積又不小,住他們一家綽綽有餘。

那個瘸了腿的大觀園也被平兒重新整理了一回,園子裡的那條人工湖也重新歸整了一番。

將一些可以種植菜蔬的地方種上些家常吃瓜果疏菜,兩邊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處都放了漁網,之後每年都會下一批魚苗蝦苗到湖裡。

自家主仆吃菜吃魚蝦再不買了。

平兒到是沒養豬,不過卻養了些雞鴨在稻香村的那個院子裡。

沒敢散養,一怕丟,二也是嫌髒,將雞鴨都圈在那裡養,吃肉和吃蛋都方便。

除了稻香村,其他用不上的院子平兒都讓人鎖起來了。至於巧姐兒姐

弟都住哪?

平兒帶著她們姐弟住在賈母那個全是假貨的榮慶堂裡。

平兒是繼母,按規矩住了正房,巧姐兒姐弟四個則都住了廂房。

現在已經有兩個女兒出嫁了,還有一兒一女的正等著出嫁和議婚。平兒都想好了,等小女兒嫁了,她就搬到園子裡住去。

將這邊的屋子留在小少爺倆口子成親後居住。

園子裡不少空屋子,她挑一處住了,剩下的再收拾出三處住處等閨女們回門時住。

對於自己的養老生活,她要住在哪裡,將來要怎麼對待兒媳婦,要不要繼續養孫子,平兒很早就規化好了。

……

巧姐兒待平兒極親近,隔三差五就會派人回來看看平兒,平兒也領她的情,平時也是三五|不時的讓人送些東西給巧姐兒和她婆婆。

兒媳婦的娘家繼母特意給自己送東西是為了啥,自然是希望你能待我家丫頭好一些呀。

不光如此,平兒也極會做人,有什麼大事小情的也都主動去探望。

不光巧姐兒那,他們家最大的靠山北靜王府和林家那裡,平兒也沒有疏遠。

北靜王府在京城,過去極為方便。林家雖然在地方,可天南地北的驛站不知多少,捎些東西或是捎封信也是極便利的。

偶爾派人去前麵林府問問,有什麼東西要捎過去。

因著平兒會做人,所以幾家待平兒和巧姐兒四人都極好。

親戚關係什麼的都是越走越近,如果不經常聯絡走動,疏遠是肯定的。

總不能你平時沒事想不起來人家,一有事就急急嗆嗆的求人幫忙吧?

那叫什麼?

那叫現上轎再紮耳朵眼!

~

「秦檜都有三五個好友,鳳姐兒那樣的人物有平兒這樣的人一輩子記著她,也是難得。」羅寧聽說平兒來了,五邊讓人請進來,一邊不由對林珝說道:「就是可憐平兒這輩子,就這麼過了。」

挺好的人,可惜了。

林珝拿起一顆青綠青綠,看著就能酸倒牙的李子放在嘴裡咬著,吃得別提多歡快了。「人各有誌,子非魚,焉知魚不喜歡水煮魚?」

看著林珝吃,羅寧都被酸得倒牙了。聽到林珝這句話,嘴裡一下子又多了幾分辣味。不過,

真的會有魚喜歡水煮魚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穿書後,三個反派崽在我懷裡撒嬌 小貓咪生存日常 這個男配我要了[快穿] 來路不明的神別亂請[刑偵] 我的青樓有七個姐姐 賽博朋克2074:往日之影 從小鎮學霸到首席科學家 鹹魚大佬被迫救世後聽到係統音 玫瑰信徒 太子不孕不育?娘娘竟然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