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親耕大典(2 / 2)

加入書籤

不是看那些被邀請來的觀禮耆老,而是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

是啊。

塬兒身子弱,可是不能久站的。

目光很快找到了某個少年的身影,站在一群大人身邊,瘦瘦小小的,這場麵,讓老朱頓時生出更多的憐惜,態度轉眼改變:「那就……就……這抽水機還繼續著,賜宴,也跟著來吧。唔……稍後,位置調一調,讓塬兒坐俺身邊。」

禮官想說不妥,打量了一眼皇帝陛下表情,稍稍遲疑,還是點頭答應。

老朱想想又道:「那先農壇外,定是有諸多百姓的,你也安排著,讓一些個百姓也能走進了看看,看一看咱大明這灌溉神器,有了這東西,將來……哪裡還會有什麼大旱!」

皇帝陛下再次突破常規,禮官卻還是答應。

這……

讓百姓看看,確實是好事。

這邊說著,下方觀禮的耆老人群中,忽然又騷動傳來。

老朱看過去,乍一眼,還以為有老者因為時間太長,累倒了,不過,仔細打量,才分辯出來,不是累倒,而是一位穿著樸素衣裳的老者,主動朝那蒸汽機跪了下去,正在很是虔誠地磕頭跪拜。

這仿佛帶了一個頭。

另外一些耆老,很快也跟著跪了下去。

老朱遠遠地看著下麵場景,一時間,有些想笑,卻也沒有笑出來。

不由想起自己。

若自己也是很久很久以前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農家少年,見了這神奇的抽水機,隻怕也想要跪下來,拜一拜。

這畢竟是……

幾乎奪了那天地造化啊。

遠遠地看著那些個老者跪拜之後,顯然,眾人也沒有忘記觀耕台上的皇帝陛下,因此也很快紛紛轉了過來,朝老朱行起了大禮。

這一次,老朱立刻吩咐人去把一乾老者扶起。

自己……

可有些受不起。

就算是,也該那孩子啊。

於是又看過去。

嗯。

某個少年……大概是真有些疲倦了,有些不顧形象地揣起了小手,精神似乎也不怎麼好,並沒有看向周圍的熱鬧,反而垂著頭。

這是倦了。

這可不行。

於是又連忙吩咐,趕緊把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扶進內壇那邊,先歇著。

朱塬確實是累了,不過,並沒有老朱想像的那麼嚴重。

隻是因為今天起得有些早,犯困。

倒是沒想到,會有禮官過來,一左一右,簡直體貼到不行地把他攙扶進了內壇的大院內。

這麼在內壇的一間本是皇帝專用的更衣室內休息了一會兒,再次出來,宴會已經開始。

朱塬的位置,很是顯眼地被安排在了老朱左手邊。

單獨的一張桌案。

這不合禮數啊!

不過,當朱塬有些忐忑地坐下,周圍的官員和耆老,沒有一個提出異議,反而不少人都目光裡帶著各種各樣情緒地朝他看來。

現場所有人,包括那些剛剛跪拜的耆老,都知道,那抽水機……其實是來自某個少年平章。

還是宗室的小郡王。

這絕對是大功。

開天辟地!

因此,皇帝陛下的安排,在他們看來,完全理所當然。

不僅理所當然,當宴會開始,一位士子裝扮的長衫老者上前,給老朱敬酒之後,就鄭重地轉向了朱塬:「平章之抽水機,足解我華夏數千年之困頓,小人鬥膽,替這天下萬民,敬平章一杯。」

這麼說完,不等朱塬回應,老者已經將滿滿的一杯酒仰頭一飲而盡。

朱塬沒想到這個,看了眼老朱,見老朱微笑點頭,也跟著喝了一杯,一邊道:「老丈過譽,小子不過提出想法,還是祖上支持,朝廷各部用事,這才有今天的場景。」

這麼客氣一番,等老者退下,眼看又有人上前,老朱不得不發話:「塬兒身子弱,就莫要勸他喝酒了,施禮即可。」

於是,來來往往的,開始不斷有人向朱塬施禮。

甚至讓朱塬再次想到了一開始那種不斷被『奪』的恐懼。

迷信啊。

因此還忍不住看了看老朱。

祖上洪福齊天,自己……也行個禮,從您這裡奪一些,轉移支付一下,不過分吧?

嗯。

老朱當然不可能知道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在想什麼,見朱塬看過來,笑著道:「莫要多想,這是你應得的。」

哦。

這是我應『奪』的。

好吧。

當然知道老朱的意思,隻是笑了笑。

老朱卻很有興致:「塬兒,俺看這抽水機,這……已是很能用了嗬?」

朱塬能夠感受到老朱的迫不及待,想想道:「祖上來之前,塬兒還和姑爺說話,也說起祖上昨天的吩咐,加派更多人手製造這蒸汽機,剛剛也有斟酌。未來……就算三年時間,若是不計成本,三年之後,每年生產幾萬台蒸汽機,應該是沒問題的。幾萬台……足夠覆蓋京畿了。再然後,一年覆蓋一個行省,我覺得應該也沒問題。」

老朱飛快盤算:「一年覆蓋一個行省,這……隻怕是連三十年都用不到了嗬。」

「隻是一個理想狀態,」朱塬說著,側耳聽了聽,說道:「這次還不錯,直到我剛剛離開,12台蒸汽機都還在持續運作。不過,嗯,還在明州時,我一直都在推廣一個『耐久』的概念,這蒸汽機,包括各種部件,目前的一個主要難點,也就在這裡。」

老朱下意識重復:「耐久?」

開了口,倒也已經想起。

早前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在明州時,多次的書信上,都提過這一點。

那水力作坊,還有那在之前的岱衢大捷中大放異彩的輪船,其中一個關鍵限製,就是『耐久』問題。

另外,那滾珠軸承,看似簡單的一個小東西,卻能夠改善無論是車輛輪船還是作坊機械等方方麵麵,其中核心,也是因為耐久。

滾珠軸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各種運轉器械的耐久。

就像輪船。

輪船是很早就已經出現的一種船型,但,為什麼明明運轉效率更高,卻沒能得到廣泛推廣,千百年來反而一直都是風帆和槳櫓為主,關鍵……就是傳統的槳輪,缺少滾珠軸承的支持,因此顯得非常不耐用,花費超過帆船很多的成本製造一隻輪船,結果,短短幾個月,核心的槳輪係統就因為快速磨損出了狀況,比起那些結構簡單可以用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帆船,即使後者嚴重依賴風力,該如何選擇,也是可以想見。

現在,蒸汽機,也麵臨同樣的問題。

就說外麵那一排蒸汽機,每一台的造價……雖然沒有仔細估算過,但少說也是數千貫。

這樣昂貴的一台機械,甚至,暫時還不是那麼耐用,之前稍微運作幾刻鍾就會壞掉,也就根本不存在推廣的可能性。

老朱一旁,見自家祖上問了一句,就又是恍然又是思索,朱塬稍稍等等,說道:「沒錯,耐久是一方麵,接下來,工匠要鑽研的一個主要方向,就是如何讓蒸汽機的結構更加穩定,在我看來,一台機器,能夠連續不斷的運作一天,其實都是少的。能夠運作滿一個月不出現太大故障,才算合格。」

老朱點頭:「這些個……都你來操持,需要什麼,隻需和我說一聲。」

朱塬答應著,又繼續道:「除了耐久,其實,還有一點,就是成本了。」

這個……

老朱剛剛也想到,笑著道:「俺知道,你說過……要……唔,擴大那規模,造的越多,那成本,也就越低了。」

「這叫『規模效應』,」朱塬道:「具體到蒸汽機,降低成本的另一個關鍵,還是材料,祖上,咱們還是必須盡快轉向用鋼鐵製造蒸汽機。」

祖孫兩個在宴會現場這麼討論著,卻不知道,先農壇的外壇,因為皇帝陛下的開恩,一撥又一撥的百姓得以進入參觀,然後,當看到那『突突突』地驚天動地般運作的一排蒸汽抽水機,諸多百姓,比起那之前下意識跪拜的耆老,更是不堪。

天不亮時就趕來這邊還遇到了少年平章車駕的孫三和齊伯等人也跟隨人流得以進入。

當看到那一整排黃澄澄的蒸汽機,再看那不斷湧出水流的十二條水管,本來隻覺得孫三道聽途說很不可信的齊伯直接也跪了下來,一邊念叨著『老天爺』一邊砰砰砰地對著那些個蒸汽機磕頭。

這東西,人間怎能有啊?

除了許多震驚到腿軟的百姓,還有一些鄉紳,大著膽子找到留在這邊維護蒸汽機運作的官吏。

想買!

這等好東西,若是能買回去一台,自家田地,也就不會再受這春旱之苦了。

因此,隻要朝廷開價,哪怕要個一兩千貫,也有人想要弄回去一台。

隻需要一台。

就算一台出水慢一些,耐不住可以一直出水啊。

已經仔細問過了,這東西,雖然眼下燒得是煤炭,但,燒柴火也行,因為隻需要把水燒開。

不過,得到的結果,當然是不買。

打發走詢價的鄉紳,一直守在這邊的鍾合再次上到近前,一一檢查了一遍全部的12台蒸汽抽水機,不想再被糾纏,就轉到了一旁稍遠一些,與金三護匯合,很是滿足地笑著道:「這次也是上天保佑,12台機器,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出故障。」

「是嗬。」金三護抬頭看了看天,也帶著笑,說道:「這等……簡直奪天地之力的東西,俺剛剛就再想,會不會受到上蒼遷怒哩。」

「造福萬民的東西,怎可能被上蒼遷怒,」鍾合搖頭,轉向那些或震驚或感嘆或跪拜的百姓,又有些遺憾:「可惜了,剛剛一位鄉紳想要買這蒸汽機來著,俺隻能婉拒……這東西,如何能賣。」

「再過個一些年,就能了。」

就在昨天,老朱拍板做出決定後,朱塬也第一時間讓人把事情通知了機械工廠這邊。

開始的計劃中,未來三年,每一座機械工廠增加到2500工匠,兩座一共5000人。

轉眼間,名額就擴大了六倍,可以達到三萬。

甚至,金三護就忍不住想,隻要自己兩個能夠操持,別說3萬,10萬人,皇帝陛下都會準許。

畢竟這東西,實在是太有用了。

當下這灌溉不說,兩人也沒有忘記去年他們在少年平章宅第內給百官進行的演示,若是能有千千萬萬台蒸汽機,這大明,也就翻天覆地,正是進入少年平章所說那工業時代。

到時候,不說其他,就隻是耕作一項。

按照少年平章私下裡偶爾說起的,有了各種大型機械,將來,從耕地到收割,全程都可以用機器來完成,一台機器,能抵得上千百人的效率。

那將是何等的景象啊!

金三護正幻想著,又有幾位百姓見他們穿了官服,大著膽子湊過來,詢問一番,又是想要購買機器。

當然還是隻能拒絕。

這次,一群百姓卻不甘心,恁好的東西,朝廷捂著算怎麼回事,其中一個老者還吵著,若是金三護兩個不願意賣,他們就要去求見皇帝陛下。

見皇帝?

金三護隻能詳細向老者解釋,蒸汽抽水機……不僅打造起來麻煩,而且本身價值也非常昂貴,暫時還不適合向民間推廣。

老者還是不依,搖著頭:「大人,俺都看過哩,不就是一個鍋爐,一個活塞,再加上那水泵麼,若不是這春播在即,急著用,等俺回去了,讓俺村子裡的後生慢慢打造一些個,也是能用。」

金三護:「……」

不得不說,眼前老者……說的還挺有道理。

就是一個鍋爐,一個活塞。

那抽水的……結構也是再簡單不過。

可是……

金三護想要把事情說的難一點,更多再講一些其中的門門道道,卻忽然發現……反駁不了啊。

這蒸汽機,確實簡單。

因此還想到了少年平章當初的一些說辭。

大概也就是,因為這蒸汽機結構足夠簡單,他們才能夠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裡,把這東西造出來。

現在,強行往復雜了說……簡直昧良心。

嗯。

那就不說了。

不過,還是不能賣的。

這東西,今天演示過,等搬回機械工廠那邊,就要改造成機床,專門製作各種各樣的蒸汽機部件,那才是緊要的事情。

金三護不答應,眼前自我介紹來自寧國府的老者果然就去見了皇帝陛下。

老朱聽到禮官通報,也果然見了對方。

攀談一番,蒸汽機……當然還是不能賣的,不過,聽老者隻是看過,就將那機器分析的頭頭是道,再一問,老者讀過書,且他所在村子裡上上下下都很擅長製作各種機巧,皇帝陛下就主動發出了邀請,希望老者並挑選一些族人一起為朝廷效力,共同參與製作蒸汽機。

兩家機械工廠,恰好都要人啊。

結果不錯。

老者雖然還念叨著春耕,但聽皇帝陛下一番許諾,還當場給了他一個八品官,很快就答應下來。

洪武二年二月十七的這一次親耕大典,也在這種圓滿的熱鬧當中,順利結束。

不過,因為這次親耕大典引發的餘波,卻剛剛開始。

不僅是親耕大典之後,《大明月刊》編輯部就開始為下月的專題文章做準備,而且,因為皇帝陛下特意安排百姓參觀現場的蒸汽抽水設備,一時間,消息如同長了翅膀,從金陵到京畿再擴散到周邊各個行省,乃至整個天下。

無數百姓也越來越知道,朝廷製出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抽水設備,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地下抽取井水,灌溉農田。

因為太多人親眼看過,消息確鑿。

雖然吧,親耕大典之後,老天還是沒有落下一場雨,但,無論是江南的江浙還是江北的兩淮,百姓們因為天久不雨的焦躁情緒莫名地消失了不少。

既然天不下雨,朝廷緊跟著也出台了措施。

核心是『人定勝天』。

要求各地官員積極組織百姓興修水利,盡可能保證春耕時節的基礎灌溉需求。

另一方麵,為了安撫民心,皇帝陛下還提前宣布,今年隻要是受災地區,賦稅都會進行減免。

不僅如此,賦稅減免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朝廷還會對百姓進行賑濟。

當朝廷的詔令發出,普天之下,處處都是感恩之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在大學食堂當大廚 生活係廚神 氣死相親對象,當大叔媳婦繼承他的財產 神醫小仙農 傻了吧,爺不當人了![無限] 畫中的薛定諤 夫人莫動手 騙了紈絝世子後 帝師成親後崩人設了 我用冰咆哮,席卷靈氣復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