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金殿請婚(1 / 2)

加入書籤

第133章 金殿請婚

第一次上朝,懷玉有些緊張。

李世民現在還是太子,但軍國庶務悉由總攬,皇帝現在天天太極宮裡彈琵琶,早朝自然也就在東宮舉行。

兩位通事舍人當值引導贊禮,又有兩名殿中侍禦史負責殿庭禮儀,糾彈朝會班次。

懷玉要做的就是按步就班,跟在那些王八綠通事舍人同僚身後就行。

宮門外整了一次班,按這次序進宮入殿。

今日早朝不是朔望朝,也不是正旦等大朝會,官員們無須著禮服、朝服,穿公服便可,文官們進賢冠、武官則是武弁,唯有禦史台的台官們較特別,他們戴獬豸冠。

王公們的三梁冠上還佩著金貂蟬,格外特別,其餘文官則在進賢冠上還插了一支白筆。

懷玉今天也是束黑介幘,戴進賢冠,二梁,冠也沒金貂蟬,卻也插了支白筆。

進賢梁冠黑介幘,絳紗單衣白裙襦,革帶鞶囊紛雙佩,假帶方心烏皮履。

這公服的樣式,跟他之前做三原捉錢令史領的那套絳公服有些類似,要復雜一些,但比起朝會則不係蔽膝,也不加黑領不穿白紗內衣,也不佩劍係玉佩、綬帶,

隻在月要上佩帶一條標誌著他五品官的小彩帶:紛,還有用彩色絲線繡的鞶囊,這是裝印綬的,他還有個銀魚袋,裡麵裝的銀魚符,他發現殿上其實穿緋袍的官員,也不是個個都佩銀魚袋,好像隻有小部份才有資格佩帶。

三省本來應當是六個宰相,現在卻有八個。

「通事舍人許延族。」

懷玉在那裡暗暗打量那位吐穀渾尊王,結果旁邊一個王八綠小聲在旁邊介紹。

這充分說明李世民對於整個朝堂的掌控,還沒有完成。

他本以為這隻是個早會,例行其事打個招呼,就各自回衙辦公。

他們代表的是供奉天子的近臣。

古人以西為右,他們這班也叫西班,西班就是兩中書令房玄齡和郢國公宇文士及為首,東班則是侍中高士廉、江國公陳叔達。

便把慕容順光送回了吐穀渾。

東宮大殿的木地板上,一個小蒲團,跪坐著雖沒有高腿椅子舒服自然,但習慣了也還不錯,起碼不用一直站著更不用跪著。

懷玉聽到這都是第三回了,估計也要走完程序了,三辭三讓嘛。

兩位老宰相還都有國公之爵,新宰相卻都連個男爵都還沒有,可這兩位新任的宰相,站位卻還在老宰相之前。

另一個右仆射安邑公裴矩,原名裴世矩,八十歲了,曾是楊廣心腹大臣,此前是檢校侍中。

供奉班裡,門下省的在左,中書省的在右。

「武二郎最近風頭正勁,大名如雷灌耳啊。」那人也不怕被殿中侍禦史抓到,彈他個殿庭失儀之罪。

他還在想著,那邊已經進入第二項議題了。

「這人叫達延芒波結,慕容伏允的小兒子,其兄慕容順光本是伏允與隋光化公主之子,早立為太子,後來隋開拓青海,慕容順光曾被送入隋為質。但楊廣後來還是滅了吐穀渾,以其地置四郡,伏允逃入西羌仍不斷襲擾,楊廣便立慕容順光為可汗,並以大寶王尼洛周為為輔,

可很快尼洛周被其部下所殺,慕容順光也隻好逃回隋朝,大業末,慕容伏允趁中原大亂,恢復故地。

懷玉小聲的道,對他點了點頭。

這讓武懷玉很老實,不敢東張西望,也不敢隨意抬頭去看李世民。

而渭橋之盟好像就是八月末還是九月初,這麼說來李世民估計真的馬上就要登基了。

挺有意思。

他發現這人長相上其實跟漢人區別不大,服飾上倒是挺花的,但其錦服綾袍,也明顯是中原所產。

這麼說自己從隴右回來,還真給趕上了這大事件,也許要不了多久李世民就應當登基稱帝了?

「這個達延芒結波,事先根本沒有跟朝廷說過要請婚,結果現在突然來這招,太子殿下肯定不允。」

宋國公蕭瑀也是李淵舊宰相,但跟宇文士及一樣,之前與太子爭鬥時是站在李世民這邊的。

綠豆小眼,卻挺有神。

門下中書兩省,做為決策、審議機構,在內廷是有內省衙門的,這也是他們成為供奉班的原因,這兩省本來在漢代時就是內廷機構。

當李世民駕到的時候,他穿赭黃文綾袍,戴烏紗帽,九環玉帶六合靴,懷玉從他的臉上看不到絲毫的波瀾,他臉上帶著微笑,充滿自信,龍行虎步。

他代表其父向大唐進貢請和,同時還希望互市,還在殿上求婚,希望大唐能夠賜婚公主和親,永結盟好。

常參早朝,大抵還是文東武右,各按品級站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娛樂秦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領主模擬器 穿越後,我有一顆綠化星球 解約後,我倒欠金主三千萬 係統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我真不會輔助 人在諸天隨心所欲 精靈:訓練家真司 我在南韓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