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萬裡腥脂(1 / 2)

加入書籤

「乾什麼!吳三桂這是要乾什麼!」

水鏡之前的無數看客都驚駭難言。

而明末之人尤其震怖,不禁失聲驚呼。

隨著李自成占領北京城,許多人已經漸漸接受大順取代大明的事實。當吳三桂閃亮登場,眾人還不曾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見他乾脆利落接受李自成的招降,沒有人因此大驚小怪,隻覺得此事理所當然。寧遠總兵?駐防山海關?那又如何?

——李自成一路走來,改換門庭的大明降將還少嗎?居庸關守將唐通就是其中之一。吳三桂手中雖有遼東精兵,總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抗衡大順吧?北京城裡殉的大臣都隻有二十餘人而已,可見大明臣子的忠心。吳三桂的選擇不過是隨大流罷了。

就連崇禎一朝的君臣,都並未對此發表言論——自從「二十餘人」、 「七千萬兩」這兩個簡單的數目出現,朝堂便陷入沉默。

前者是北京城中自殺殉國的官員數量,後者是李自成在北京追贓助餉的收獲。須知北京城中官員共有二三千之數,且崇禎皇帝想盡辦法都隻摳出了二十萬。如此鮮明的對比擺在眼前,令大明朝臣一片尷尬,他們隻恨自己為何不是不用上朝的貴戚!

而崇禎皇帝則是氣得眼冒金星。

好一群大明忠臣啊!

大明有你們真是朕的福氣!

一想到未來的亡國之禍,再看這群裝傻的朝臣,崇禎皇帝朱由檢當場就暴走了。

不是有錢嗎?通通拿來吧你!

反正最差的下場也就是亡國,他還有什麼不敢乾的?哪怕最後還是要在歪脖子樹上吊死,他也不願放任這群國蠹活著享福!

皇帝發瘋,大明朝堂頓時亂作一團。於是接下來水鏡之中播放了什麼內容大家都無暇理會了,直到他們聽見多爾袞的書信。

?

於是,歷朝歷代不約而同發出驚呼。「乾什麼!吳三桂這是要乾什麼!」有人猜到了他的打算,神色大變。他怎麼敢——

然而,吳三桂他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人類的下限總是一次又一次被刷新。靖康之恥創造出「天子北狩」的新詞匯。大明

戰神橫空出世前,從未有有皇帝集喪師敗國、留學域外、帶頭叩門、二度登基等一係列「傳奇」經歷於一身。而吳三桂動手之前,又有誰能想到,隻因一個人的野心與私欲,就會讓一個民族幾乎萬劫不復?】

【至少李自成是萬萬想不到的。】

【由於明清部分文人的抹黑,李自成在後世的名聲一度與昏庸殘暴掛鈎。但一個能讓天下百姓趨之若騖、推翻大明三百年江山的起義軍領袖,豈會當真如此不智?】

【須知華夏數千年歷史中領導農民起義成功推翻封建王朝統治者,唯有朱元璋一人而已。漢高祖劉邦,或許也能算半個。】

【事實上,李自成的個人品行與軍紀,放在歷代農民起義軍中都是出類拔萃。且不說他起義以來對百姓秋毫無犯,曾下令「殺一人者如殺吾父,淫一女者如淫吾母」。在成功攻入北京城後,他也並未如某些傳言中那樣突然變得驕奢淫逸。大順軍隊的軍紀依舊十分嚴明,時人有載「賊初入城,有兵二人搶前門鋪中綢緞,即磔殺之,以手足釘於前門左柵欄上」。直到他出發前往討伐吳三桂,他在北京城中也不過才待了二十日,如此短的時間,遠不足以讓一支征戰天下多年的鐵軍腐化。】

【然而,君子之心難以揣測小人之腹,道德水準在一般封建軍閥之上的李自成,又哪裡知道無恥之徒能無恥到何等地步?】

【他帶著道理和利劍而來,本以為若是不能說服吳三桂,也能用拳頭降服吳三桂,卻不知吳三桂從一開始就找好了外援。】

【——趁著李自成的大軍經過一晝夜的廝殺將吳三桂軍隊打得全麵潰敗,三軍疲憊之際,早有準備的清軍猛然殺了出來!】

「哎呀!」

烏壓壓的清軍突然殺出,一條條醜陋的金錢鼠尾滿屏飛舞,令眾人都嚇了一跳。如此恰到好處的埋伏和突襲,若說吳三桂沒有與之勾結,便是瞎子都不信。好一個吳三桂!無恥之尤!!

無論哪朝哪代,這種勾結蠻夷的行為都是要遭到萬人唾罵的,更何況眾人皆知滿清最終成功入主中原,隻是此前不知其中經過,現在看到,吳三桂就是罪魁禍首。

民族罪人!仙人所言半分不差!

漢武帝劉徹抬手按在了天子劍上。

好脾氣的長平侯衛青都是麵沉如水,更別提冠軍和霍去病,儼然已怒

發沖冠。

論對外族仇恨情緒最重的朝代,非漢朝莫屬。朝堂內外,無論文武百官還是販夫走卒,無論是太學生還是街頭遊俠……吳三桂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漢人的同仇敵愾。

明太祖朱元璋眼中寒光暴閃。

他固然不喜歡推翻大明的李自成,卻萬萬接受不了吳三桂這種行為,更不能容忍大明覆滅後中原大地竟然被蠻夷趁虛而入。

「……已經有了蒙元的先例,竟然還能讓滿清入主中原,五胡亂華之黑暗,漢民百姓之血淚,後世之人都忘了嗎?

一雙雙眼睛憂心忡忡地凝望著水鏡

【麵對數量更多且以逸代勞的清軍,李自成毫無防備,勉力苦戰終是敗下陣來。】

【清軍窮追猛打,李自成連夜撤退,一路退回北京。哪怕事後處死吳三桂全家三十餘口,也無法抵償一片石戰敗的後果。】

【——山海關已破,滿清大舉入關!】【繼蒙元之後,中原即將再蒙胡塵!】

【而背棄民族、拋棄全家的罪魁禍首吳三桂,卻在山海關大勝之後接受了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的封賞,成了滿清的平西王。】

【民族概念雖形成於近代,但華夷之辨自古有之,以華夏入夷狄,天下恥之!】

【吳三桂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此後多年前,替滿清南征北戰,鎮壓一切反抗勢力,上至南明皇帝,下至漢民百姓,用無數同胞的鮮血與屍骨換來了他的榮華富貴。即便多年後他舉兵叛清,卻也在清廷平定叛亂之前先一步病逝,可謂善終。】

【後世之人讀史,未嘗不氣憤難當。】

大量畫麵從水鏡上飄過,幾乎集齊了吳三桂一生的縮影,而每一幕畫麵之中,伴隨的都是百姓的血淚,中原大地的黑暗。

一聲聲慘嚎仿佛回響在每個人心底。

「叛國棄家,荼毒百姓,不死何為?」

眾人的雙目赤紅一片。

「啊啊啊吳三桂!你該死!!!」

伴隨著無數人聲嘶力竭的怒吼,不同平行時空的吳三桂,都迎來了提前的報應。

回府路上,被憤怒的人群堵住,死無全屍;駐守關外,軍中忠義之士憤然揮刀,人頭落地;哪怕在自己家中,迎接他的也是家人冷漠如冰的眼神,當皇帝派兵抓捕,他第一

時間被家人出賣送入獄中——這也算犧牲他一人保全全家叭?

明末之人至少能直接逮住罪魁禍首發泄怒氣,其他平行時空之人就隻能跳腳怒罵。甚至有氣性大的人被氣暈了過去。一時間,歷朝歷代醫館生意興隆。

【世道昏亂之時,英雄人物往往不得好死,奸佞禍害反而得以善終。嶽飛和秦檜殷鑒在前,吳三桂不過是又一例而已。】

【在明末的關鍵歷史節點上,與他作出同樣選擇的識時務者,天下數之不清。滿清不僅向吳山桂伸出橄欖枝,也向其他的大明降臣、向漢人縉紳都伸出了橄欖枝。】

【麵對清廷許諾的高官厚祿、良田美宅,大批漢人晉紳毫不猶豫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出賣了天下數以千萬的漢人百姓。】

【就像不久前他們背叛大明投向大順一樣,他們又無比絲滑地出賣了大順。】【反觀大順天子李自成,自一片石戰敗之後,他的命運迎來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從窮困潦倒的驛卒到推翻明王朝的大順天子,抵達北京的路他走了足足十六年。可短短42天後,他就不得不逃離此地。】

?

縉紳?這裡頭還有他們的事?

聯想到之前仙人提及縉紳們對李自成的不滿,許多人終於後知後覺地反應了過來。原來一切早就埋下了伏筆……

早就恨透了那方縉紳地主的百姓也終於明白過來,頓時咬牙切齒。原來是擱這裡等著呢!

「闖王可萬萬不能上了他們的惡當……」低沉而悲傷的背景音樂輕輕飄盪。眾人的心頭都蒙上一層淡淡的陰霾。

【早在當初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前,多爾袞就特意傳書李自成,企圖與他相約共取中原,不過李自成根本沒有將多爾袞的話放在心上——區區蠻夷,也想竊據神州?】

【相較於他的驕傲輕敵,多爾袞卻不然。被李自成拒絕後,多爾袞立刻動員滿清全部兵力,決心不惜一切擊敗立足未穩的大順——他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旦大順取代大明,成為中原萬裡江山的主人,滿清再想入主中原將會難如登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失憶後我靠戲精人設在綜藝大爆 救世主他又凶又美[重生] 嬌貴雄蟲直播爆紅 炮灰媳婦的人生(快穿) 陸總別追了,夫人已嫁人 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每天都有人想救贖我 在直播間透劇諸朝歷史 年代文女配她能穿越修仙界 顏先生的小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