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11(2 / 2)

加入書籤

崔景榮也是兩榜進士,對土默川兩千來年的變遷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他執掌兵部以後,對朝廷有數的幾個馬場,那也是看的非常地仔細。

朱由校令劉時敏把大唐、北宋、前元、還有明的疆域圖,都懸掛起來。然後指著這些疆域圖說:「在元時期就沒有崔尚書所提的這些顧慮。所以朕認為遼東戰事基本達到了目的,兵部要做明年對韃靼用兵的計劃,未來的十年持續不斷地對韃靼用兵,像在遼東對付建奴一樣,不能把他們趕盡殺絕,也要把他們趕去不裡牙惕(貝加爾湖)的以北。

那樣才能保證我們大明的腹地不再受韃靼的威脅,韃靼這一片,也有足夠的草場供我們養馬。」

朱由校細長的手指從奴兒乾都司向左劃過不裡牙惕,一直到帖良古惕。然後歪著頭看著才劃過這一條直線,笑眯眯地看崔景榮。

「崔卿,你發現沒有,按著朕的這條線戍邊,比現在的九邊戰線短了很多的。會節省不少的戍邊將士。」

「陛下,那南方的糧食運過去就更難了。」

崔景榮提醒天子不靠譜的疆域計劃後麵的有糧草跟得上的。

唉,頭疼!疆域是君臣閉門在乾清宮裡這麼畫的麼?!

周嘉謨扶額,看來天啟是注定要戰火不消停的了。

黃克纘則樂得閉不上嘴,這樣的計劃可比永樂年間的成祖還瘋狂,武宗與自己侍奉的天子比起來,那就是小孩子遊戲,根本就沒法比。他又有了要去兵部做尚書的想法了。

朱由校聽了崔景榮的話,立即不高興了。

「崔卿,當初放棄交趾布政司,大明猶如自斷腳趾,結果呢?朝廷在整個南邊的勢力、影響越來越少。鬧了那麼多年的倭寇,若是水師仍然能下西洋,何至於被倭人欺負到家門口。」

崔景榮隻好躬身認錯,「但是土默川的馬場?陛下準備怎麼安排?」

朱由校更不高興了。

「年度預算不僅僅涉及到各部的事情。朕的根本目的是想諸位臣工有全麵考慮朝廷未來五年、十年大事行動的意圖。像戶部才提出來的遷徙計劃、工部的治水方略,表麵是在五年、十年的黃河治理就能看到成效的,可實際都是關礙到大明的五十年、甚至百年的大計。

崔卿,朕現在調你去戶部做尚書,你從工部治水的角度,全麵去考慮戶部的移民、兵部的馬場等事。」

崔景榮有點兒傻眼。

他不到二十歲就中了進士,這些年歷任平陽府推官、後來也曾做過禦史,累至四川巡安,寧夏巡撫,兵部右侍郎,右儉都禦史等,在萬歷四十一年就已經是兵部尚書了。

在兵部待的時日比較久,養成了他遇事從兵部尚書的角度考慮事情的習慣。他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盯著前麵的堪輿圖想著若自己是戶部尚書,該從那裡著手,才能配合工部好治水、又不耽誤兵部的養馬。

半晌之後,他接過劉時敏手裡那根細細的、才拿過來的點劃堪輿圖的竹竿,上麵隱隱還有剛撕去纏裹的痕跡,估計這細竹竿原是做雞毛撣子的。

「陛下,臣以為明年先從寧夏衛遷徙部分百姓去遼東的渾河耕種,現在發出遷移令,出了正月十五動身,到遼東的時候,能趕上種一季番薯、蘿卜等,這樣越冬的糧食,朝廷貼補的就會少點。太原府和大同府的百姓比寧夏衛離的近,他們往廣寧衛遷徙,應該能夠趕上農時,正常種莊稼的。這隻是臣倉促之間的想法。若是遷徙的百姓不涉及兵部馬場的那幾個縣,臣明年多花些精力,看看遼東的馬場能不能彌補土默川馬場的缺額。」

朱由校待他講完之後立即拍手,「崔卿果然大才,看來各部尚書要經常互換,是有道理的。」

黃克纘立即說:「陛下,讓老臣換去兵部可好?」

※※※※※※※※※※※※※※※※※※※※

崔景榮嘉靖四十四年(1565)出生,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

牛人吧?

更多的人在他中進士的年紀,還在努力考秀才呢。

計劃跨年的時候,隨機從今天的訂閱記錄抽200個id派新年利是,小小心意,應該是夠看兩章的

祝願親們2019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外修身材,內修氣韻,永遠年輕美麗。

/">/a>)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蛇精病男主愛上我 蠻荒之貌美如花[係統] [快穿]謊言之諾 [綜英美]論終結噩夢的方式 尚未瘋狂[綜英美] 王之妖精[綜] 木葉:誰說醫療忍者就不能C 傲慢與偏見之瑪麗 玄學幼崽靠算命成為頂流 修真之重登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