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莊公二十八年(3)(2 / 2)

加入書籤

【一個城市,尤其這時候比較小的國家可能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國家,理論上是由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組成的。內城以內就是核心區,宮城類似宮殿區。外城以外就是野,野中會存在一些相對較小的聚落,大概比較類似村子。】

【回到鄭國,根據楊注,桔秩之門是遠郊之門,純門是外城之門,而懸門是內城門的一部分。懸門顧名思義,平常不會放下,它類似於閘門,抵禦外敵的時候才會使用。】

【楊伯峻先生似乎是通過懸門在純門之內,從而推定桔秩之門是遠郊之門,事實上這個說法最初來自杜預的注。但是當時的城市應該是沒有遠郊之門這麼個東西的,怎麼想都覺得外城之外就已經算遠郊了,誰在那還建一道門啊。】

【所以有人認為這個遠郊之門可能更類似於有哨兵看守的城市邊界。不過我提供一種猜想啊,有沒有一種可能杜預是把後來的大城市代入了?假設桔秩之門是外城的門,純門是內城的門,宮城上有懸門似乎也算合理?】

【但是這種猜想也有問題,楚國軍隊趁鄭國沒有防備所以長驅直入穿過桔秩之門和純門,順利來到懸門之下。假設這時候他們已經進入內城,一路上不太可能無人反抗。】

【而且懸門這個東西,見於《墨子·備城門》。這是墨子搞城防的一個篇目,城防隻在內城布置已經有點過分了,隻布置在宮城似乎有點太過分了?但是逵的存在一定是在城內,所以確實純門是外城城門的說法比較可信。】

【算了算了,跳過這個問題,總之子元帶領著大軍來到了懸門之下。敵軍分明已經兵臨城下,明明有懸門這種城防措施,鄭國卻並沒有將懸門放下,幾乎算是敞開大門歡迎楚軍進城。這樣的行為,大家想到了什麼?】

【沒錯,是空城計。但是鄭國這個倒還真不是大家都看過的《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版本的空城計。諸葛亮當時是手中無人,而非故意

示敵以弱。示敵以弱的目的是將敵人騙進來甕中捉鱉,鄭國不將懸門放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而諸葛亮嘛,是利用了司馬懿懷疑他是在示敵以弱誘騙他們的心理,從而讓敵人主動退兵,主打的是一個攻心為上。當然這段應該不是歷史事件,隻是小說杜撰,但是思路確實是這個思路。】

【子元看破了鄭國的誘騙,於是用楚國的方言對左右說,鄭國這是有聰明人啊。然後帶著軍隊連夜跑路了,畢竟攻其不備嘛,都已經有防備了,自然就不好攻了。】

【同一時間,鄭國的國君十分擔心楚軍打過來,雖然做好了準備,但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想換個地方也很正常。這時候,有間諜,唔這時候應該叫細作?但是應該也不是細作,就是比較隱蔽的偵查兵告訴他,楚國的帳篷上有烏鴉。】

【如果是有人住的營帳,是不可能停留烏鴉的,言下之意就是楚軍已經走了,你不用挪地方了。鄭國國君於是安心地留了下來。】

詭諸瞥了旁邊鄭國和楚國的兩位國君一眼,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接下來就是一些單調的記載了,魯國今年收成不太好,穀子很多沒熟,出現了飢荒,於是向齊國買穀。這段經和傳都隻寫了一點,但是《國語·魯語上》有一整條,充分體現了什麼叫語言的藝術。】

【臧文仲先是勸魯莊公,你幫助四鄰、取信諸侯、結締婚姻、達成盟誓不就是為了應對國家的緊急情況嗎?鑄造名器、收藏財寶,不就是為了處理民眾的病災嗎,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用名器去和齊國買糧呢?】

【到了齊國又說,魯國最近慘啊,我們實在非常害怕不能好好祭祀周公和太公,這樣不恭敬會招致更多災難。隻能不吝惜我們老大的錢物,來向您求救。如果您救救我們,不僅僅是老大和我們這些臣子收益,周公、太公和各路神祇都可以借此被長久的祭祀下去啊!】

【嘖,真會說啊,畢竟周公是所有周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太公是齊國的祖先。齊國要是不答應,實在是太不通人情了。】

【然後都這樣了,魯莊公,居然還建城。築了一座叫做郿的城邑。這裡用詞也有講究,隻有建了宗廟、供奉了先君靈位的才叫都,沒有的都叫邑。建都叫「城」,建邑叫「築」。不過這些都是從國君等級來講的,卿大夫士一類又有不同,就不細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小城之冬 普通的我帶崩了異能高校 開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會造反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