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1 / 2)

加入書籤

【周忱,1381年生,江西吉水人,永樂2年進士。曾參與編纂《永樂大典》、《性理大全》。雖說明史稱「忱有經世才,浮沉郎署二十年,人無知者,獨夏原吉奇之。」

但是,他在永樂朝的吏部名薄下是被特別標注了「留著別用」。朱棣已經get到了這張特殊人才卡了。】

朱棣一聽,快活了,竟失聲說:

這竟是我抽的卡?是我那貧瘠的卡池,刮出來的?

但大家是很嚴謹的: 「可是你永樂朝22年,而那周忱,永樂二年進士,不是相當於在你永樂朝,宦海沉浮二十年,一日未得用?

【永樂元年,夏原吉被朱棣派去蘇鬆等地治水,這是表層邏輯。底層邏輯是借著治水扌莫江南核心地區的底。

宣德元年,朱瞻基也乾了一模一樣的事。蘇、鬆、嘉、湖「未知雨腸」,夏原吉,你派人去看看吧!

朱棣要解決內戰後的巨大創傷,要去瞅瞅。朱瞻基自然是為了稅糧問題。】

老朱道: 「表裡為輔,這表層邏輯,也是很重要的。治水,賑災,不好好治,遺患無窮。像當初我派去賑災的戶部主事趙乾,他就坐視水災蔓延六個月之久,見死不救,罪不勝誅!

老朱重重一哼。

這種人,殺他都不解恨!

這還用老朱說!朱棣可是沒啥家底的那個,他老珍惜自己的夏原吉了。

【除了戶部係統派人,他又令大理寺卿胡概、葉春前往江南視察,並鎮壓「土豪欺壓小民者」。胡概等人處死了不少糧長、豪民。理所當然的,他遭到了江南地主階級的報復。】

朱棣惋惜道: 這殺得還是不夠多啊!若是夠多,我那好聖孫,也就和我一個名聲了。大家: ……

不是說你那聖孫是蛐蛐天子嗎?聽著,也不像有多好名聲的樣子。

【宣德2年,都察院彈劾他作威作福,發兵護送,縱兵擾民。彼時的都察院掌院兼左都禦史的劉觀(後來甚至是太子少保),原本是嘉興知府,在任期間和兒子劉福多次受賄。

等他當了都禦史,就成了朝中的江南黑惡勢力保護傘。殺人放火、搶奪妻女、侵占良田之類的違法犯罪行為全都可以逃脫。

這群團夥光被宣宗揪出來的,就還有1個刑部侍郎,2個禦史,2個低階辦事官。

劉觀是宣德3年9月事發的,事發時,向來很閉嘴驚艷的蹇義都要求懲處,等到下獄,還公議稱快」。

估計宣宗早就在收集證據了,也很可能就是為了江南稅糧才盯上了他。】

大家掐指一算。

老朱很快甩鍋: 這劉觀,後來能當太子少保,少不了你的提拔吧!朱棣: ?

朱棣也算了算,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反駁。因為這劉觀,現在確實沒聽過。嚴謹的算,未來老爹也是有可能提拔這劉觀的。

但算了。

最孝順的他,決定不說!

【宣德3年7月,心裡有小本本的朱瞻基寬宥了胡概,又在12月派錦衣衛隨他同赴江南。宣德9年,胡概被土豪誣告,受賄黃金百兩。

怎麼說呢,u一向不認同妖魔化明初的「文官集團」,胡概、劉觀的事情就看得出,文官集團內部站隊也是不同的。

宣德5年,朱瞻基令吏部選官,用整整9名有清廉之名的京官一口氣替換了蘇州、鬆江、常州、吉安、溫州等地的知府。

緊接著,又選出了5名派往全國各地總督稅糧的「巡撫」,這五人裡,有一個人的名字如雷貫耳,那就是被升任為兵部侍郎的於謙!

不過,深受三楊賞識的他,彼時負責的僅是河南、山西、北直隸、山東。】

大家聽到了叫人欣慰的名字。心中,不禁也感覺到不少安全感,便議論紛紛:

宣宗也是個好眼神的。

「都已經給於謙升到了兵部侍郎了呢。」

「之前光幕還說了,山西河南的官吏百姓,數千人伏闕上書請求他留下呢,想就是這時候的事情吧。

老朱最是喜歡這種類似話本的裡的故事情節了,不禁欣慰又遺憾:

「可惜,那於謙還是太小了,否則,咱也可以賜他一柄劍,上斬貪官,下慰百姓。在咱這一朝,他能斬的貪官,肯定比咱重孫子,多得多。

別說,一路走來,都是老朱把朱棣的想法給抄抄。現在,朱棣發現,自己竟然能把老朱的想

法給抄抄了。他把這個主意記在心中。到時候,隻要自己活久一點,一切皆有可能。

【稅糧問題最最嚴重的南直隸、蘇鬆,楊士奇鄭重其事的向朱瞻基推薦了自己的同鄉,周忱。(楊榮也推薦了)

與他打配合的新任蘇州知府況鍾,江西靖安人,亦是深受楊士奇賞識,親自提拔,上奏選出來的。 (他還是楊溥的朋友、被蹇義推薦過)

他們是心腹中的心腹,信任中的信任。】

楊士奇成了眾人的關注點。

楊士奇則心酸在想:自己的這兩個老夥伴的名字,為何就如此普通。不然,為何直到現在,依然隻有自己一個人在這靈堂之內,獨木難支?

明明這周忱、況鍾,聽上去都是我們三楊同氣連枝,共同看好的人,怎麼最後,其他兩人徐徐隱身,變成了我楊士奇獨自在為自己的同鄉代言。

【這批人在江南地區都是超長待機,況鍾反常規的待了整整13年。鬆江知府14年。周忱呢,長達22年。

他們寫下的奏疏,留下了極為寶貴、詳實的15世紀初,蘇州地區百姓的困境。

如:朝廷下派造船備倭,一艘300-400料的小船,那些裡長卻讓一萬人交銀3錢,湊出整整3000兩銀。

——嘉靖10年的物價,一艘楠木400料戰船,木頭原材料+工人工資共220兩。然而頭頭們掌了錢後,卻不造船。

相當於,朝廷施恩,他們截留。朝廷有某種需求,他們以此為借口過量征收,然後借機進行大量的土地兼並。

朱棣又是個特別能折騰的人,這些魚肉鄉裡的糧長們不知道找到了多少亂七八糟的借口。什麼軍需啊、顏料啊、驛站馬匹啊、布匹啊……各色各樣,應有盡有。

老朱打死了一批舊的元末土豪,新的大地主們已經在這四十多年裡借由明朝逐漸發達的貨幣、商品經濟茁壯成長起來了。】

大家看向朱元璋。發現朱元璋再一次變得凶神惡煞了。

朱棣:……這不能全怪我。

他無力道: 這事情總的乾啊!那時大明百廢待興吶,我得再造大明!大家: ?你是真敢說啊。

老朱恨恨道: 「你,想必是想要拉攏那批江南人的心,讓他們

為你所用,刀子就不夠利,早說了,你的刀子不夠利,他們就敢在你頭上拉屎!

朱棣:

【周忱、況鍾等人還報告了一件更讓人憂心忡忡的事。

太倉一城,洪武24年有8986戶,宣德7年,竟然已經逃到了隻有738戶!僅82%!而這738戶,需要負擔8986戶人的稅收!

可怕的是,這還不是個例,況鍾報告蘇州府造冊人數和實際人數差距有10萬戶之多。僅宣德6年招撫的逃民有37993戶,占全體戶數的1/10。】

別說,大家聽到這裡,都聽傻了。

他們忙道: 「那其他人呢?其他人都去哪裡了,總不可能就這樣直接消失了啊!」

鬱新算了一算,麵色大變: 「若是本來每人隻需要交一石的糧,現在,每人需要交12石的糧,整整翻了12倍,這如何活得下去?如何不出亂子?

【人都去哪裡了?

周忱深入追索之後,給出了7個流向。

1、大戶包蔭

心甘情願的去給大戶人家當義子,當奴仆,當役使。然後大戶人家借他們的戶口,分散自己的田地,肆無忌憚的鑽國家空子兼並土地。

——農民階級的利益訴求和階級渙散使得其容易被支配。】

大家發現,自己有點聽不懂了。

原本他們可是自以為抓住了階級的主要矛盾了。但現在,他們發現,又出了新的詞。什麼叫做階級渙散?

不過。」茹瑞思考著, 上頭隻把佃農歸入了無產階級,連自耕農都沒有放入。那麼,咱們說的富戶,雖是農民,卻應該算是小地主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