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1 / 2)

加入書籤

一條鞭法!老朱精神一振。

這不就是他那好大孫乾的名留青史的事情嗎?總算要說到他的好大孫了?

總算不會被那些奇形怪狀的後代氣死了。也該輪到後世子孫,光宗耀祖一番了!

他咳嗽一聲,開始布置作業: 大家,都仔細聽了!這一條鞭法,回頭是要寫奏疏的!

【朱棣沿著運河修建了許多水次倉,其初衷想法是利用火箭式層層轉運的辦法減輕民眾負擔。然而實際的情況不如他所想。

貧農總是被迫運到更遠的倉庫,而富農卻可以運到近一點的倉庫。

這是由於負責組織運輸的人,就是中小地主階級的糧長。朝廷不分擔民眾寄包裹的運費,糧長們自然也不願意承擔,就把運費壓力分派下去。

富農呢,則可以賄賂糧長,以達到自己的運費便宜一點,也能就近運輸的效果。】

開頭就是暴擊。

朱棣……朱棣已經被暴擊習慣了。

他知道,自己做的有些決定,不那麼好。但沒有關係,這不是可以抄嗎?!他目光炯炯,豎起耳朵。

【周忱在永樂年間曾負責過漕運,對此弊端印象極深。他的平米法改革核心也圍繞於此。

本來應該由民眾自己承擔的運費開銷(包括道裡費、時間成本、船隻成本、路上損耗),現在在征收秋糧的時候就按一定比例一次性算了。

即,原本一畝田交10塊錢的稅,現在要交10+6=16塊。10是正稅,6是加耗,又稱餘米。

此後民眾不必再親自運糧到很遠的城市物流集散中心,隻需要放到家門口的菜鳥驛站,自會有「運軍」把它取走。

——永樂年間,運軍、百姓都得自己運糧,理論上運軍會運的多一點,但他們會被抽掉去打仗(如永樂19年,北征阿魯台),這時候百姓就得自行消化這部分缺失的運力。平米法改革的前提,是明確了專業的活專門的物流人員來乾。】

「可是……朱橚在疑惑, 之前已經說了,10塊錢的糧都交不上來了,這群抗稅的人,又怎麼會去交16塊錢的糧呢?

鬱新倒是聽懂了: 「原來如此,便是和兩稅法一般,那些路上的各類消耗便如那

時候的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兩稅法把把它們統一折算納入了地稅裡。

茹瑞嘆道: 「使富者多納,貧者少擔。若能嚴格執行自然是好的,可惜哪裡那麼容易。兩稅法之後,又有多少稅製改革。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偏遠地區等於貧農,浙江滬等於富農。

批發商一個定價10塊錢的東西,長期以來經銷商設定的運費模板都是:浙江滬包郵免費送,共10元;偏遠地區交20元快遞費,共30元。

現在統一放到天貓售賣,定價前,天貓發現富農10個人,貧農也10個人,那含運費收上來的所有金額400元,按人頭除以20。

貧農30→20元,富農10→20元。

本來逃稅的富農就被涵蓋在了應有的納稅體係裡,貧農的負擔被變相減輕。

接著天貓和物流公司談了談,發現發20個件的物流費沒有那麼高,隻需要統一給100塊就好。天貓算了算,我總共收上來400,交給批發商額定的200塊,交給物流100塊,我還留了100塊。

這100塊豈不是還能做點事?】

茹瑞又嘆了口氣:這法子,好歸好,可這100塊,恐怕將成別人攻擊周忱的借口。

朱棣則在思考: 所以這100塊,實際上是停留在當地。怎麼用,都是當地說了算。

老朱: 如果這100塊,源源不斷地出現,那麼未來的皇帝,一定會盯上這100塊的。必然想要將其變成正稅,由國家統一收取。

「再說,」朱樉總是公平的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每個人, 這100塊放在地方,好官把它給百姓用了;壞官,不都進了自己的月要包嗎?

【周忱便利用這往往能夠多出來的餘米」100塊」,建了一個「濟農倉」,給貧農提供低息or無息小額農業貸,讓他們不必去和大地主們舉債。

濟農倉還可以在災年賑災,在朝廷要征收一些不常見的軍需、物料時,用這部分糧統一去購買相關物資,用以折色。以防小民獨自購買時被坑害。】

朱樉銳評: 看來這周忱是個好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