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山神廟(一)(1 / 2)

加入書籤

「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漢家處處格鬥死,一朝盡沒隴西地。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唐代詩人張藉的這首《隴頭行》,說的是張義潮率歸義軍歸唐後,作者在河西的所見所聞。河西之地數十萬漢家子弟淪落胡人之手的悲慘際遇。自從唐代中期開始,唐軍就與土蕃在青海與河西之地連年征戰不休,雙方不知有多少將士為此埋骨在了這片土地。

自安史之亂後,絲綢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就淪落到了土蕃人手中,其間雖有名將李晟統兵短暫收復過河西之地,但隨著大唐的衰亡,河西之地久與中原隔絕。但滯留在河西的數十萬漢軍和漢家百姓卻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由沙州張義潮建立了歸義軍,駐守涼州的鄆州軍也建立了涼州軍府,在亂世中與土蕃和回紇政權不停地抗爭著。

後唐共和五年(公元931年)初春,渭州北部的山地間依然是寒意襲人,背陽的山坡上殘雪尚未消融,倒是河穀兩岸枯草間已經冒出了星星點點的綠意。蕭關南邊的野狐嶺山路崎嶇,黃土飛揚,一支騎隊沿著山道,向西急行。

這一小隊騎兵顯得有些特別,他們身上的服色很不一致,有些人卻身著唐代邊軍的製式服裝,還有一些人是土蕃戰士的打扮。隊伍中間一匹純白色高頭大馬上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土蕃武將,須髯卷曲,滿臉的勇悍之色。在這武將身旁,是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麵白無須,總給人一種很別扭的感覺。

在這土蕃將軍的身後,還跟著二十來個騎士,大約有十多人身著勁裝,跟在那文官身後,很明顯他們是這文官的護衛,另外十來人則是土蕃騎兵。

天色漸暗,這一行人翻過山梁,在一座滿地殘枝枯葉,十分破敗的山神廟前停住了馬。打頭一位身穿唐式軍服的漢子抬頭看了一下,四周溝壑縱橫,已經分不清遠處的道路。他招呼隊伍停了下來,自己帶了四名騎手到前麵探查一下道路。

後麵的人跟了上來,正在等候的一位年青軍官在那土蕃將軍和麵白文士麵前翻身下馬,抱拳說道:「貢熱將軍,汪大人,這一帶沒有什麼人家,我們錯過了宿頭,附近看樣子沒有什麼村鎮。拓跋將軍已經帶人到前麵探路去了,我們是暫時打尖做飯,然後連夜趕路還是就在這裡就地宿營?」

那位叫貢熱的土蕃將軍看了一下遠處,然後吩咐道:「下馬,今晚就住在了裡!」他口中說的卻是帶著濃重河西口音漢話。

那位姓汪的文官坐在馬上,身上背著把黃綾包著的尚方寶劍,看了看空空落落破敗的山神廟,廟裡早就斷了香火,大殿的一角塌了下來,露出幾截折斷了的梁柱,牆壁上門窗早已沒了蹤影,「這……這能住人嗎?」他開口說道,聲音尖銳,原來是個宦官。

貢熱將軍皺了皺眉頭,心道都什麼時候了,這閹人還要窮講究,可是也不願過於得罪他,隻得好言相勸:「荒山野嶺,大人隻能委屈一下。來人啊,趕快把房間打掃出來,把我的熊皮褥子給汪大人鋪上!」他一邊說道,一邊下令手下生火做飯。

眾人紛紛跳下馬背,各自分頭乾了起來,幾個護兵從馬背上行囊中取出所攜的清水、乾肉等食物,開始生火,並支起架子把乾肉放在火上烤了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