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返本還源,翻雲覆雨(1 / 2)

加入書籤

西北有山,名為「積雷」。

蓋因自宋末元初之時,傳山中有神人吞雷握電,故而得名。自此之後,此山每逢月中必有天雷降下,雷鳴電閃長達數日,為天下奇聞。

而此山之所以名傳天下,還有另一個原因,便是山中鐵石經年累月吸引雷氣,遭萬雷錘鍛,早已煉盡雜質,為世上一等一罕見的鐵精,更是江湖中人夢寐以求鑄造兵刃的奇寶。

當今武林,自昔年蒙古大漢忽必烈遭人射殺,魔宗蒙赤行敗亡身死,已是時去數十載春秋。

金、宋、元、明,四朝興衰,江河起落,不過倏忽一瞬而已。

昔年龐大的蒙古帝國早已成過眼雲煙,為大明朝所取代。

江湖之上,黑白兩道互相製衡。

黑道之中,共有三大勢力稱雄當世。

這三方分別是由赤尊信所創建的「尊信門」,以及黑道大豪乾羅的「乾羅山城」,最後便是「洞庭湖」上的「怒蛟幫」。

此三者皆當世非凡,不是橫行一方的大寇,便是威服江湖的霸主;而「怒蛟幫」更是已有裂土封王之勢,以「洞庭湖」為據點,統攝兩湖之勢力,又借長江水道,幫眾幾乎遍布中原,掌握著諸如私銅、私鹽等諸般買賣,餘下酒樓、客棧、馬場更是數不勝數,財富驚人,權勢通天。

而事實上,中原以外,尚有「魔師」龐斑所立「魔師宮」,雄踞一方,為天下高手所懼。

江湖傳聞,此人之能已遠超其師「魔宗」蒙赤行,除非大俠「傳鷹」重現人間,「無上宗師」令東來再臨世俗,否則天下無人能敵。

即便是當今武林「黑榜」之上最負盛名的幾位高手,「覆雨劍」浪翻雲、赤尊信、「邪靈」厲若海等人也難與此人匹敵。

……

時已殘秋,入夜。

正逢月中,群山山頭之上,一輪寒月懸掛高天。

趕上這個時候,積雷山下早已站著不少人,俱是望月靜候,神情凝重,如在等待著什麼。

果然,隨著皓月東升,原本皎潔的月華逐漸暗下,天空中已有無邊雷氣醞釀,雷雲厚積,眾人皆感覺到一股莫大的可怕力量在天地間升騰,毛發皆悚,根根浮空起立。

但奇的是,雷電雖見,卻未有雨落,更無風動。

「雷來了。」

一群人眼神一亮,也不知誰招呼了一聲,連忙縱身急掠,沖著「積雷山」頂峰攀登而上。

此山起初還能看見幾株花草樹木,然越往上去,便隻剩下光禿禿的山石,再往上,土石焦黑,宛若熔鐵,直至頂峰,所有人盡是驚呼出聲,震撼連連。

蓋因這山頂之上竟然是個巨大的深坑,形如盆底,口闊四五十丈,深及怕是不下三十餘丈,其內不見土石,而是由雷火煆燒後的鐵精,被人喚作「雷池」。

四周還圍有九根巨大的鐵柱,與山中鐵精渾然一體。

隨著天空雷氣醞釀,那九根鐵柱之上亦是隱約漫起電弧,如在上接天雷。

眾人頭皮發麻,趕忙遠避,同時還不忘留意腳下,等確認踩踏的是石頭,這才安心。

「這雷池越往深處,鐵精便越是純粹,據傳那浪翻雲便是在這裡尋到一塊奇異精金方才鑄成了『覆雨劍』。」

「既然如此,待會兒雷火降下過後,咱們一起下去看看。」

「使不得,此山蘊含了極為豐富的鐵礦,數十年來久遭雷火加身,早已千錘百煉,堅不可摧,唯有每月月中借天雷之力,趁鐵精融化時截斷那麼一點便足矣;而尋常時候,就是天底下最厲害的神兵利器也休想在雷池中留下痕跡。」

「非但如此,這雷池經年累月接引雷電,早已生出一股神異磁性,還暗藏雷氣,尋常高手隻需在外圍輕取即可,想要去往深處,非江湖上的絕頂高手不可……不過據我所知,連浪翻雲都未曾到達雷池中心。」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話間,有人卻是驚呼一聲,蓋因自己所攜的兵刃無由而顫,自行脫鞘離手,紛紛飛往焦黑的雷池之中,化為一副神異奇景。

眾人順勢瞧去,果然見那坑底依稀散落著無數兵刃,又得都已融化,與山中鐵精化為一體,難分彼此。

「嗯?坑底怎得有人?」

乍聽驚呼,卻見一名江湖上的後起之秀指著坑底大驚失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諸天從大奉打更人開始 戰錘:我在神明的注視下整活 致異世界 吞噬星空之主宰 極品廢太子 這個災厄文字遊戲不太對勁 這主播真狗,掙夠200就下播 奧術之語言學家 LOL:世界賽之神 嬌軟旺夫的小知青讓糙漢掐腰狂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