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鬼無欺墓誌銘(1 / 2)

加入書籤

訝然片刻之後,李曜收斂心神,趕緊把心思放在了平陽昭公主的墓誌內容上。

「公主諱兆月,字天琚,號明真,今上之第三女,東宮之同母妹,母曰穆皇後。武德六年二月乙卯,公主薨於長安崇仁裡第,春秋廿七……」

現在看來,這種事兒極有可能就是歐陽詢開的先河,隻不過從那醒目的「奉勅」二字上不難看出,身為皇帝的李淵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隋末大亂時,歐陽詢先是被弒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當作隋朝屬臣擄持出走,後來又給夏王竇建德當了近兩年的太常卿,再後來李世民在虎牢關擊敗了竇建德,歐陽詢亦因此成了俘虜,可他非但沒事,反而在不久之後就被李淵破格授予侍中一職。

隋唐之後,墓誌的內容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文體,動輒就是洋洋灑灑數千字,充滿了各種華麗而奇特的辭藻,如果後世之人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怕是很快就會看得頭暈腦脹。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在史書上大做文章,卻對其墓誌銘極為忌憚。墓誌上本應記載的生平、功績、評價,寧可不寫,也不敢教人在內容上編造一二。

由此可見,古人敬畏鬼神之心遠遠超過了後世之人的想象。

「大唐故平陽昭公主墓誌銘並序,侍中歐陽詢奉勅撰。」

李曜完全沒有料到,誌文的作者居然是古代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

或許史書可以被統治階層銷毀和纂改,但作為私人撰述的墓誌,上麵的內容卻往往都是真實的歷史資料。

李曜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曉歷史的真相,麻利地搬開了墓誌銘的石蓋,但當墓誌的首列文字映入眼簾時,李曜卻為之一愣。

正如「大唐故息王墓誌之銘」的墓誌,上麵僅僅寫了李建成的名諱、諡號、死亡時間、下葬時間和地點,總共隻有五十五字,簡短到令人咋舌。

從南北朝到隋朝,再到唐朝武德年間的其他墓誌,都是沿襲古製不署作者姓名,但到了唐代,請書法家撰寫墓誌卻漸漸成了一種風尚,有的名家價碼高達千金一字,更有甚者竟然到了「造其門如市,至有喧競構致,不由喪家」的地步,而墓主的家人和後代還把這事當作了墓主及整個家族的榮耀。

李淵命秦王李世民領軍征討劉武周,李世民屯兵於柏壁,與宋金剛相持不下。此時,平陽公主見戰事陷入僵局,第三次請纓,李淵終於應允,下詔以平陽公主為並州道行軍總管,西河公張綸為副總管,征召關中的娘子軍舊部馳援河東。不久之後,平陽公主在浩州城南擊破劉武周軍,斬首數千,並搶占數堡進逼汾水,嚴重威脅劉武周後方,使其不敢輕易分兵增援宋金剛,因而極大緩解了秦王李世民的壓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我是全能學霸 娛樂宗師 反派明明那麼可愛 鬥羅之我可以偷別人武魂 空間小福女 禦靈真仙 藥門聖女 穿書後我在八零當團寵 我真的不算鄉村教師 神話復蘇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