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1 / 2)

加入書籤

盡管康樂人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但五十萬人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覷。巴牛為了慎重起見,采納了林詩棟的半屯田半圍城的狀態,用他的話來說:「攻城絕非上策,困守才是第一選擇」。

他建議做長久之計,采取屯田的方式,解決糧草問題。敵人不出城,就固守,出城就進行打擊。給敵人造成一種始終被扼住脖子的感覺,讓他們先自亂陣腳,然後再視情況而定。這樣兒還有另外兩個好處,一個是鞏固後方,一個是示天下以形勢。後方鞏固了,就永無後顧之憂,示天下以形勢,可以消滅異己,招攬天下英雄。

屯田製實行之後,巴牛又在大都之外,修建了一道圍牆。這道圍牆,就是後來的界牆。界牆整整修建了十年,在這十年裡,原屬於康樂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巴牛所征服,大都也徹底失去了與外界的聯係。這期間,康樂人也曾試圖沖破壁壘,但都無功而返。當巨大的界牆合攏之後,他們更是成了甕中捉鱉,等待著最後的油盡燈枯。

巴牛從離開樓櫓村,到經營秋山半島,再到為麥家王朝抵擋康樂人。之後在秋山半島擊敗時秋雨、盛世源、楚雲深、楚雨蕁等,再到奪取東鐸,吞並鳴沙山,建立新東鐸王朝,之後奪取龍石堡、攻打昌圖,一路過關斬將,來到大都,到現在,前後整整二十二個年頭兒。他也從一個躊躇滿誌的少年,變成了城府極深的中年人。他也從一個普通農民家的後代,變成了絕世獨立的人物,現在,整個兒九州大陸,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沒有人不知道他的豐功偉績,人們對他的贊頌,就像對太陽的贊頌一樣兒,充滿希望又飽含深情。

可以說,現在的巴牛,正是他人生的鼎盛時期,並且還在上升的階段之中。紀伯倫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而且,他已經是風燭殘年。據上次和巴牛開戰,已經過去了十幾個年頭,他也已經七十多歲。在這些年裡,他和盛世源發生過幾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卻誰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導致了昌圖城內的耗損極其嚴重。盛世源雖然也有耗損,但他的耗損是可以彌補的,紀伯倫卻不能,他的周圍,已經全部是東鐸人,他完全是處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之下。但最近,他聽說了一件事情,盛世源和巴牛之間,有了非常明顯的裂痕。事件的起因,是盛世源想要把家人接到昌圖,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因為他自覺心中已有老態,正不知何時遭遇不測。但巴牛對此事的處理卻讓他十分不滿。巴牛雖然答應了他的請求,也讓他的大部分家人都從京都搬到了昌圖,並且做了妥善的安置,但盛世源最喜歡的小兒子,他卻沒有讓他來,而是把他調到了巴牛的身邊。

這種極其明顯的不信任,讓盛世源勃然大怒,他當時就給巴牛寫了一封措辭極為淩厲的書信,上麵說「韓信不做三齊王,蒯通以為非計。文種不能功成身退,範蠡以為智拙。此皆世之君子,忠君愛國之士,卒遭此災,聞來豈不令人傷心」?

之後又說:「君帶臣以誠,臣盡君以忠,盛某人自歸降之日起,直至於今日,可曾有半點兒背叛之心?而其中曲折,王爺自能知之。今舉家皆在,獨缺幼子,王爺帶在身邊,自是能多進益,於某來講,殊非益事,望王爺體下之心偶動,讓其前來,則死之日能在眼前,亦不枉某追隨王爺幾十年,且慰天下歸順者之心」。

從截取的片段來看,問題不是很大,但其中所表達的意思,足夠讓人深思,尤其是說到慰天下歸順者之心這一截,更是具有要挾的意味,所以,信件送達之後,巴牛也是為之心動,他一麵密信馬旭東和常林,讓他們時刻注意盛世源的動向,一麵下令龍石堡守將石墨川,讓他做好出兵準備,同時,分出一支人馬,駐守黃家鎮。然後,才給盛世源回復,說:「將軍若盼幼子,可舉家前來,就在界牆之外居住,地方已經選好,或是仍回京都,父母墳墓所在,也該望望」。大致的意思就是說,你要麼到我這裡來,我給你做個安排,要麼回京都,我讓你合家團聚。總之,就是不能讓你在手握重兵、獨霸一方的情況之下,完全解脫了束縛。

盛世源接到這個回復之後,心涼了半截。他立刻在自己的家庭內部召開了一次小規模的秘密會議。會議的內容沒有人知道,但從最終的結果上來看,顯然和那次幾乎顛覆了東鐸王朝的叛亂有關。

秘密會議之後,盛世源並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而是上書朝廷,稱自己年老體衰,再難勝任大都督、大將軍之職,願賜他幾畝薄田,他好去養老。不過,耐人尋味的是,他既沒有要求回京都,也沒有要求去大都,就連他的小兒子,他都沒有再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天命狂少 陰陽師手劄 赫斯迪亞戰記 一不小心成為全服公敵 亂紀元 離婚後,美女總裁跪求復婚 開局繼承一座天機閣 陰陽點妝匠 在海賊開孤兒院 極品敗家子